2021-2022学年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3节波的干涉和衍射
每课自我检测
一、单选题
1. 如图所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振幅、频率均相同的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此刻,M点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点始终处在波峰位置
B.P、N两点振动始终减弱
C.O点距离两个波源的位移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
D.从该时刻起,经过二分之一周期,M点所在位置变成振动减弱区
2. 甲、乙两列横波在同一介质中分别从波源M、N两点沿x轴相向传播,波速为4,振幅相同;某时刻的波形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波的起振方向相同
B.甲、乙两波的频率之比为
C.甲、乙两波在相遇区域会发生干涉
D.再经过3s,平衡位置在处的质点处于平衡位置
3. 如图所示,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有和两个波源,这两个波源的频率、振动方向均相同,且振动的步调完全相反,和之间相距两个波长,B点为和连线的中点,今以B点为圆心,以为半径画圆,在该圆周的上半圆部分(和两波源除外)共有几个振动加强的点(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 一根长的软绳拉直后放置在光滑水平地板上,以绳中点为坐标原点,以绳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为x轴建立图示坐标系。两人在绳端P、Q沿y轴方向不断有节奏地抖动,形成两列振幅分别为、的相向传播的机械波。已知P的波速为。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时,在之间(不含两点)绳上一共有5个质点的位移为
B.两列波叠加稳定时之间(不含两点)绳上有10个质点的振幅为
C.两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D.两列波的叠加区域没有稳定干涉图样
5. 利用发波水槽得到的水面波形,如图甲和乙。由此可知( )
A.甲和乙都是衍射图样
B.甲和乙都是干涉图样
C.甲是衍射图样,乙是干涉图样
D.甲是干涉图样,乙是衍射图样
6. 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有两个沿z轴方向(垂直xOy平面)做简谐运动的点波源S1(1,0)和S2(4,0),振动方程分别为、。两列波的波速均为1m/s,两列波在点B(2.5,3)和点C(4,4)相遇时,分别引起B、C处质点的振动总是相互( )
A.加强、加强 B.减弱、减弱
C.加强、减弱 D.减弱、加强
7. 两列频率、振幅均相同的简谐波Ⅰ和Ⅱ分别从绳子的两端持续相向传播,在相遇区域发生了干涉,在相距0.48m的A、B间用频闪相机连续拍摄,依次获得1、2、3、4、5五个波形,如图所示,且1和5是同一振动周期内绳上各点位移都达到最大值时拍摄的波形。已知频闪时间间隔为0.12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谐波Ⅰ和Ⅱ的波长均为0.24m B.简谐波Ⅰ和Ⅱ的周期均为0.48s
C.绳上各点均做振幅相同的简谐运动 D.两波源到A点和C点的路程差之差的绝对值是0.48m
8. 为了观察两列波的叠加情况,某同学在同一介质中放置了两个振源,可以向外产生简谐横波,设某次产生的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轴正、负方向传播,在时刻分别到达、两点,如图中实线甲和虚线乙所示。已知实线波的传播周期为,两列波的振幅相同,均为10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列波在相遇区域内会发生干涉现象
B.甲、乙两列波的频率之比为2:3
C.对于的质点和处的质点,它们开始振动的时间之差为0.125s
D.时,处的质点的实际位移大小等于5cm
9. 在同种均匀介质中,A、B两波源分别位于x=0、x=10m处,t=0时刻起两波源开始振动,振动图像如图所示,A波的波长=4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列波能发生干涉
B.两列波的波长之比:=2∶1
C.t=7s时x=5m处质点的位移y=6cm
D.t=7s时x=5m处质点的位移y=18cm
10.如图所示,在平静水面上,为波源,M、为两块挡板,其中M板固定,N板可上下移动,两板中间有一狭缝,此时观察不到A点的振动,为了能观察到A点的振动,可采用的办法是( )
A.增大波源的频率 B.将波源S向左移动一些
C.将N板向上移动一些 D.将N板向下移动一些
二、多选题
11.如图为某时刻两列相干水波相遇时的干涉示意图,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两列波的振幅均为5cm,波速和波长分别为1m/s和0.5m,C点是BE连线的中点,在图示范围内不考虑能量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始终在波峰,B点始终在波谷
B.C点始终在平衡位置保持静止不动
C.此时C点正处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
D.此时A、B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20cm
12.如图所示,空间同一平面内有A、B、C三点,AB=5m,BC=4m,AC=3m。A、C两点处有完全相同的波源做简谐振动,振动频率为1360Hz,波速为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点的位移总是最大
B.A、B间有7个振动加强的点
C.两列波的波长均为0.25m
D.B、C间有8个振动减弱的点
E.振动减弱点的位移总是为零
13.如图所示,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波源分别位于和处,两列波的速度均为,振幅均为,图示为时刻两列波的图象,此刻两质点刚开始振动。质点M的平衡位置处于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列波相遇后会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 B.质点M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
C.甲波源的振动频率为 D.在时刻,质点Q的纵坐标为
14.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位于x=-5m处的振源P和x=3m处的振源Q分别发出甲、乙两列简谐横波。甲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乙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t=0时刻甲、乙两列波分别到达x=-2m和x=0处,两列波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已知甲波的频率为2Hz,则( )
A.乙波的传播速度为4m/s
B.x=-1m处质点的起振方向是y轴负方向
C. t=0.5s时,平衡位置位于x=-0.5m处的质点位移为10cm
D.0到0.75s,x=-2m处的质点运动的路程为100cm
15.用红光做光的双缝干涉实验,如果将其中一缝改用蓝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光屏上出现红蓝相间的干涉条纹
B.只有相干光源发出的光才能在叠加时产生干涉现象,红光和蓝光不会发生干涉现象
C.频率不同的两列光也能发生干涉现象,此时出现彩色条纹
D.两束光只能相互叠加,不能产生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三、解答题
16.如图所示,均匀介质中两波源S1、S2分别位于x轴上x1 =0、x2=14m处,质点P位于x 轴上xp=4m处,T=0时刻两波源同时开始由平衡位置向y轴正方向振动,振动周期均为T=0. 1s,波长均为4m,波源Sl的振幅为A1 =4cm,波源S2的振幅为A3=6cm,求:
(i)求两列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多少?
( ii)从t=0至t=0. 35s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多少?
17.如图所示,在操场平面内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10 m的圆形轨道,圆心在O处,A、B分别为圆上两点。现于A(-10 m,0)、B(10 m,0)两点分别安装了两个扬声器。两个扬声器连续振动发出简谐声波,其振动图像如下图所示。已知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率为v=340 m/s,两波频率均为f=68 Hz,振幅相等。试求:
(1)一同学从B点沿直线运动到A点(不含A、B点),该同学有几次听不到声音及听不到声音的位置坐标;
(2)一同学从B点沿圆轨道逆时针运动半周到A点(不含A、B点),该同学听不见声音的点的位置坐标方程。
2021-2022学年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3节波的干涉和衍射(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A C D D C C C
二、多选题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D CDE BCD AD BD
三、解答题
16.(i)40m/s( ii)32cm
17.(1)x=0,±2.5m,±5m,±7.5m;(2)无,都能听见声音
PAGE
第 2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