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每课自我检测(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每课自我检测(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9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6 15:4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综合训练
每课自我检测
一、选择题
1. (2021湖北襄阳谷城月考)下列有关盐的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   B.可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渍食品
C.小苏打可用于焙制糕点   D.纯碱可用于玻璃、造纸的生产
2. (2021·河南一模)下列各组物质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溶液质量变小的是( )
A.硝酸钾溶液和食盐水
B.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溶液
C.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D.锌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3. (2021浙江台州椒江模拟)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1),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2所示关系的是( )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
A 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溶液 稀盐酸
B HCl和FeCl3的混合溶液 NaOH溶液
C 碳酸钠和碳酸钙 稀盐酸
D 稀盐酸和稀硫酸 BaCl2溶液
图1
图2
4. (2021·承德一模)下列物质所对应的用途错误的是( )
A.氧化钙:干燥剂
B.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C.碳酸氢钠:焙制糕点
D.氯化钠: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
5. (2021·济南一模)食盐NaCl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下列关于氯化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6. (2021·牡丹江中考)实验室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将上述溶液分别标记为甲、乙、丙、丁,做如下实验:各取少许,将甲分别滴加到另外三种溶液中,观察到乙和丁中产生白色沉淀,丙中无明显现象。据此可判断甲是( )
A.碳酸钠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硫酸钠溶液 D.稀盐酸
7. 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杂质,应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氯化钡、碳酸钠等物质,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沉淀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实验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操作步骤也可以是①③④②⑤⑥
B.操作⑥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将滤液的pH 调为7
C.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不可以颠倒
D.操作⑤得到的沉淀中共有三种物质
8. (2021江苏苏州吴中月考)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区分的一组是( )
A.NaCl固体、NH4NO3固体(水)  B.K2CO3溶液、BaCl2溶液(稀硫酸)
C.炭粉、氧化铜粉末(稀盐酸)  D.NaOH溶液、Na2CO3溶液(无色酚酞溶液)
9. 做面包时常用到一种既能减少面粉发酵产生的酸又能使面包松软的白色物质是( )
A.食醋 B.苏打
C.食盐 D.蔗糖
10.(2021辽宁鞍山二模)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不需要另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Na2SO4、BaCl2、NaCl、Na2CO3
B.CuCl2、Ba(OH)2、HCl、HNO3
C.Ca(OH)2、K2CO3、CaCl2、HCl
D.FeCl3、NaCl、NaOH、HNO3
二、填空题
11.(2021·河东一模)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充分燃烧__ __;
(2)高温煅烧石灰石__ __;
(3)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__ __。
12.(2021河南驻马店汝南二模)为除去粗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MgSO4、CaCl2,某化学小组设计了以下方案:
(1)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2)写出加入Ba(OH)2溶液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微溶物不形成沉淀)。
(3)滤液X中含有哪些杂质       ;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
13.多角度看物质,有助于加深对物质的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酸、碱、盐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化学课堂上,同学们合作探究碳酸钠的性质,请你参与其中:
【实验过程与现象】
实验一: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实验二:向碳酸钠粉末中滴加稀盐酸,碳酸钠粉末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
实验三: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实验四: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1)实验一说明盐的溶液__ __呈中性(填“一定”或“不一定”); Na2CO3溶液显碱性,其pH__ __7(填“<”“>”或“=”)。
(2)用稀硫酸代替实验二中的稀盐酸进行探究,发现实验现象相同。从微观角度分析,这是因为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__ __。
(3)Na2CO3作为反应物之一,写出一个符合A+B→C+D的化学方程式__ __。
14.向Ba(OH)2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1)化学方程式是__ __。
(2)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 __。
(3)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__ __;__ __。
(4)下列物质中能与Ba(OH)2溶液反应产生沉淀的是__ __和__ __。(填字母)
A.NaNO3 B.HCl
C.MgCl2 D.(NH4)2SO4
15.(2021·安徽中考)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有一段儿童团员潘冬子给红军送盐的故事。冬子开始把食盐装在竹筒中,打算扮作上山砍柴的人将食盐送给红军。途中发现敌人盘查严格,冬子急中生智跑到河边,把竹筒里的食盐全部溶成盐水,再用棉袄吸收,最终顺利地将食盐送给了红军。
(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钠是由__ 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从元素角度分析,氯化钠溶液中+1价的元素有__ __(填元素符号)。
(2)从盐水中重新得到食盐固体,需进行操作的名称是__ __。
(3)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假设冬子的竹筒中有358 g氯化钠,10 ℃时最少需用__ __ __g水溶解。
(4)氯化钠在生活中的用途有__ __(写出1点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
16.(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小茗同学在学习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来参与她的探究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试管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当小茗同学观察到试管中出现           的现象时,得出了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乙试管中两种溶液不能发生反应,理由是      。
(2)实验结束后,小茗同学将三支试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观察到白色沉淀明显增多,废液缸中液体始终呈红色,为了得出废液缸中废液的溶质成分,小茗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缸中废液的溶质成分有哪些 (酚酞除外)
【进行猜想】
猜想一:NaCl、NaOH、BaCl2
猜想二:NaCl、NaOH
猜想三:     
【设计实验】请你帮助小茗同学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猜想一成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的废液于试管中,加入     ,充分反应      猜想一成立
【反思拓展】废液缸中的白色沉淀成分是      (写出化学式)。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综合训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B C B D D B D
二、填空题
11.C+O2CO2 CaCO3Ca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12. (1)漏斗 (2)MgSO4+Ba(OH)2BaSO4↓+Mg(OH)2↓ (3)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取样,不断滴入稀盐酸,开始没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
13.不一定 > 氢离子(H+) Na2CO3+Ca(OH)2===CaCO3↓+2NaOH(合理即可)
14.Ba(OH)2+Na2CO3===BaCO3↓+2NaOH 产生白色沉淀 OH- Na+ C D
15.离子 Na、H 蒸发 1 000 做调味品
三、实验探究题
16. (1)NaOH+HClNaCl+H2O 溶液由红色恰好变成无色 不能生成沉淀、水或气体(合理即可) (2)【进行猜想】NaCl、NaOH、Na2CO3 【设计实验】适量碳酸钠溶液(合理即可) 产生白色沉淀 【反思拓展】CaCO3、BaCO3
PAGE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