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陶罐和铁罐
先回忆一下寓言的特点
新知导入
黄瑞云,1932年生,湖南娄底人。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也钻研哲学和训诂学,业余从事文学创作。有《黄瑞云寓言》《春天岛》《魔镜》《溪流集》等。
新知导入
谦虚
骄傲
陶罐
懦弱
táo
jiāo
我会认
恼怒
代价
ɡuàn
dài
jià
qiān
xū
nuò
ruò
nǎo
新知讲解
骄
恼
谦
虚
懦
弱
提
瞧
我会写
尘
讶
新知讲解
怒
捧
代
价
翻
左右 结构
谦
骄
懦
捧
弱
上下 结构
怒
代
恼
半包围结构
虚
我们按生字结构给它们分个类
新知讲解
价
尘
提
瞧
讶
翻
加一加:马+乔=骄
小+土=尘
捧和擦都和手的动作有关系。
归类识字:
你们能用“加一加”、“部首归类”的方法识字吗?
新知讲解
尘
最早的字形是三只鹿加两堆土,表示群鹿奔跑时扬起的尘土。后省为一鹿一土,简化字变为“小”“土”。
我还会用“字理识字”
新知讲解
弱
“弱” 最早是软而无力的意思。 甲骨文写作 , 左边是 “水” , 右边是 “弓” 。代表弓浸水中则松弛疲软,无力。
我还会用“字理识字”
新知讲解
尘
chén
这里没有钩
我还要提醒你们易写错的字
新知讲解
擦
cā
不要读成“chā”
谦
罐
qiān
ɡuàn
我还要提醒你们易读错的字
前鼻音
新知讲解
一、读一读,连一连。
xī luò
骄傲
liú shì
jiāo ào
qīnɡ miè
流逝
奚落
轻蔑
课堂练习
二、选择合适的近义词。
骄傲——
懦弱——
羞耻——
美观——
恼怒——
轻蔑——
美丽 羞愧 轻视 愤怒 软弱 傲慢
傲慢
美丽
愤怒
羞愧
软弱
轻视
课堂练习
认真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陶罐和铁罐的一件什么事?
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国王橱柜里的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情,那么,这件事情究竟是怎样的?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一起走进国王的御厨,去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
新知导入
找出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比较陶罐和铁罐性格的不同之处。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新知讲解
分角色朗读第1-9自然段,体会铁罐和陶罐性格上各有什么不同。
傲慢无礼
谦虚
新知讲解
说说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他俩性格的?
新知讲解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不敢,铁罐兄弟。”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新知讲解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不敢,铁罐兄弟。”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新知讲解
“住嘴!”
“何必这样说呢?”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一个反问句加一个感叹句,看似强烈的语气却是和平的劝告,写出了陶罐并不想和铁罐吵架,表现了它的谦和与宽容。
铁罐无理取闹,陶罐克制住自己没有跟它吵下去,进一步体现了陶罐的宽宏大量。
新知讲解
骄傲的铁罐为什么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新知讲解
总结陶罐和铁罐各自的优缺点,说一说:
1.铁罐那么傲慢,究竟为什么?
2.陶罐那么谦虚,他为什么不跟铁罐碰一碰?
新知讲解
长处( )
坚固
短处( )
易碎
奚落
新知讲解
朗读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两个性格各异的罐子对话,特别是铁罐傲慢自大的语气和神态一定要读出来。
朗读指导
新知讲解
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铁罐是个什么样的人?
傲慢无礼 自以为是
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同桌合作找出表现
铁罐神态的词语。
奚落 骄傲 傲慢 轻蔑 恼怒
新知讲解
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陶罐是个什么样的人?
谦虚有礼 友好大度
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同桌合作找出表现
陶罐神态的词语。
谦虚 争辩 不理会
新知讲解
拿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相比,那是无法比较的。难道陶罐一点长处也没有了吗?
新知讲解
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个陶罐。
时间久远
新知讲解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对刚出土的陶罐发出由衷的赞美!
过了很久,陶罐的价值不可估计
新知讲解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
还是那样善良
听了铁罐对陶罐说的话,你想对铁罐说点什么?
拓展提高
铁罐为什么连影子也没看见?它去哪儿了?
铁很容易氧化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变成了粉末,这就是铁罐最后无影无踪的原因。
想一想、议一议:
课堂练习
易碎的陶罐成为了古董,坚硬无比的铁罐却变得无影无踪。从这篇课文中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课后第三题)
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因为人人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
课堂总结
陶罐和铁罐
铁罐:傲慢 多年后不见了
陶罐:谦虚 多年后依旧美观
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和缺点
板书设计
读《北风和太阳》,想想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课后第四题)
待人处事不是给人压力、给人逼迫, 就能成功, 就能获胜。
作业布置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