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进行听赏——学习——表演,感受速度、力度、演唱形式、歌词、情绪等相关因素对表现音乐作品的作用。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朗诵、舞蹈、歌唱等)进行歌曲表演,培养其丰富的创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知识与技能】
1、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情感和表情学会演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2、能够和同学们合作完成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的简单表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了解中国的抗日战争,激发其爱国主义思想。
2、了解歌曲内容,抒发对二小的敬佩和怀念之情。
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是花城出版社五年级下册《走进音乐世界》第8课中的唱歌部分的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和听赏部分的表演合唱《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广为传唱的叙事歌曲,曾经感动了无数人。歌曲曲调优美动听,感情容量大,是一首多段体讲述性歌曲,具有很好的教育性思想性。
教学重、难点:
演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感受速度、力度、演唱形式、歌词、情绪等相关因素对表现音乐作品的作用。选定正确的演唱情感、速度、力度。
教学对象: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欣赏能力、分析表现音乐的能力,但是他们对音乐的要素力度、速度、节拍、节奏的听辨能力还比较弱,以及音乐审美能力的加强。
教学策略、方法与手段:
1、教学采用视、听、唱、说、演相结合等手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感受歌曲节奏、力度、速度和优美、悲凉的情绪。
2、歌曲中一字多音处,让学生采取先放慢速度视唱歌谱的方法,将旋律连贯演唱再用原速度演唱歌曲,帮助学生解决一字多音演唱的困难。
3、针对歌曲中较长的乐句,教给学生科学的气息支持,使用深呼吸且加以保持的方法。
教具准备钢琴、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
·
) (
·
)2∕4
1 3 ∣ 5 1 ∣∣ 1 5 ∣ 3 1 ∣∣
老 师 ∣ 您 好 ∣∣ 同 学 ∣ 您 好 ∣∣
二、激趣导入
1.认识王二小(出示二小的图片。)
师:“听说你们在二年级就学过关于王二小的课文是吗?谁还记得这个故事的来介绍一下”(点名回答)
2师归纳、简介王二小的故事。(课件播放FLASH视频)
【设计意图:这儿用故事导入,让学生回忆中国人民抗日小英勇王二小的情况,即符合此曲叙事性歌曲的体裁和学生爱听故事这一特点,又符合音乐课要突出音乐性这一特点,通过让学生“看电影”,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聆听乐曲
师:他的事迹在老百姓中广泛流传,他的故事也被改变成了歌曲。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部音乐作品。(播放课件音乐)
师:听了这首歌之后,大家有是什么感受?
伤心、悲痛、勇敢、英勇、不怕牺牲(点名回答)
师:听着这么动听的歌曲,老师也想用自己的歌声来赞颂一下王二小。(教师范唱)
【设计意图:通过的听、看多媒体的演唱以及教师的范唱,为学生接下来学习歌曲做准备,多方位的体会歌曲的情感,速度,力度等】
四、学习歌曲
1、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形式读一读歌词。
2、教师弹琴,学生用“lu”哼唱全曲,
3、教师慢弹歌谱,学生唱歌谱,每次一小节,第一遍听,第二遍唱,弹一句唱一句。
4、教师弹唱第一段,学生跟唱第一段。
5、教师弹奏,学生齐唱第一段。
【设计意图:第一段重点练习,因为这首歌曲共七段,每一段旋律都一样,第一段学会其他也基本学会】
6、那二小到哪儿去了?让我们一起唱唱第二段,教师伴奏。
7、敌人来了,情况危不危急?第三段用什么样的速度和心情来演唱更贴切呢?
教师用慢悠悠的速度演唱一遍,问:“合适吗?”生“不合适,是着急的,速度快一些”,那请你们用刚才你们说的形式唱唱。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范唱,让学生做出判断,找到正确合适的演唱形式。】
8、第四段二小被抓,情况十分危急。说说二小是怎么做的,接下来发生了什么?(点名回答)
生:二小勇敢机智的把鬼子带到八路军的包围圈里,鬼子全部被歼灭了。
师:请你们来重现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创作表演这一段的故事。
一部分学生上台表演歌曲,另一部分学生演唱歌曲,教师伴奏。
【设计意图:创作表演教学作为一种教学领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且能够深化学生对已学音乐知识(速度、力度、情感等相关因素)的理解、运用。强化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9、敌人被歼灭了,但是我们的二小也英勇的牺牲了。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如何?有什么感受?(痛惜、惋惜、伤心、悲痛)生答
那就请你们用这些感受去演唱第五段,教师伴奏。
10、怀念、歌颂二小,向他学习。一起演唱第六、七段,教师伴奏。
11、歌曲学完了,我们根据刚才每一段的歌曲分析演唱,把歌曲完整的演唱一遍。(课件播放伴奏)
五、拓展活动
问:除了用歌曲来讲述故事外,还有什么方式?
生讨论:朗诵、绘画、舞蹈、小品、电影等
(多媒体展示,七段故事情节可以自由选择观看。并让学生跟学一些动作,感受其肢体的韵味。)
【设计意图:此内容是全国少儿舞蹈大赛中获得金奖的一个舞蹈精品,十三位小演员(十二只小牛和二小)通过肢体语言,直观地抒发了其丰富的情感内涵,在舞蹈这一流动的过程中,使舞蹈者与欣赏者心灵彼此融合,迸发心灵的共鸣。通过以舞助听的形式,学生不仅有视听结合的立体感,而且更容易受音乐气氛的感染。】
六、创作表演
师 :“你想用怎样的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呢?我们现在分成7个小组,每个小组设计表演一个段落,看看谁能把王二小的英雄事迹表现得好。”
2、小组讨论、创作。
3、表演展示。
【设计意图:前面的几环节安排使学生们深深地被歌曲吸引着,被歌曲激动着。为了让同学们尽情地一抒情怀,安排了创作表演这一环节。并用比一比、赛一赛的激励机制,使学生一个个都认真地投入了,由体验付诸于实践。并在观众的“点评”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五、课堂小结。
抗日战争整整持续了8年的时间,我们之所以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过上今天如此幸福的生活,正是因为在战争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像王二小这样的中国孩子、中国人。让我们永远也不要忘记这些保家卫国的小英雄们。
作业:今天的作业就是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一些其他小英雄的图片或资料,相关的歌曲下节课我们召开一个“颂英雄”的故事音乐交流会。
【设计意图:课外知识的延伸,让学生把意犹未尽的感情以及被着上感情的文化气息的心灵得以延续,产生的是一种文化熏陶后的“惯性”。深化主题。同时扩大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能够更充分地了解英雄,受到精神的熏陶与感染。】
板书: 歌唱二小放牛郎
表情 演唱形式 力度 速度
第一段 叙述地 独唱 mp 中速
第二段 激情地 独唱 mf 中速
第三段 焦急地 独唱 mf 中速稍快
第四段 歌唱地 领唱、齐唱 f 中速稍快
第五段 惋惜地 齐唱 p 中速
第六段 歌颂地 齐唱 mp 放慢
第七段 颂扬地 齐唱 mf 放慢
教学反思:
这节课基本完成教学任务:①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完成;②唱会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开阔了音乐视野,激发和发展了学生的音乐兴趣。
另在歌曲的演唱中还不能较好地表现歌曲悲凉的情绪以及歌曲力度、速度时,需要老师的范唱及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力度和速度。
但对于歌曲中长乐句旋律的演唱,完成得不够连贯、流畅,主要是因为学生的气吸运用不科学,需要老师指导学生科学使用气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