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
面积单位是在学生理解了面积的意义,能够初步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这些都是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基础,长度单位是度量长度的,面积单位是度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使学生体会到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然后在认识面积单位时要让学生在自己的身体上或者生活中找到与面积单位大小相近的面,这样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和记忆面积单位。再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面积单位估计生活中物体表面的大小,如此,在应用的过程中使学生对面积单位的认识更加深刻。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中,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知道它们的实际大小。
3、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探究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获得成就感。
教学重点: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能恰当地选用面积单位测量不同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面积。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喜欢淘气和笑笑吗?老师也很喜欢他们,老师喜欢他们就像喜欢你们一样,可是他们今天早上却因为学习上的事发生了争执,想请我们帮忙解决,你们愿意吗?那我们先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吧!(出示情境图)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要想准确地判断出面积的大小,应该怎么办呢?学生回答。同学们说的对,方格的大小要统一,也就是说面积单位要统一,只有统一了面积单位,才能准确地判断出面积的大小,那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大家想知道吗?下面,老师就带同学们共同来认识面积单位。(板书课题)
二、主动探究,构建新知。
1、认识平方厘米。
(1)请同学们剪出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
(2)观察你手中的这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你知道吗?板书:面积是1平方厘米。
(3)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和你的大拇指的指甲比一比,你会发现大拇指指甲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4)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2、认识1平方分米。
(1)学生动手操作,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桌面(不用量完),请学生谈感受。(感受:1平方厘米的面积太小了,量起来很不方便,如果能换一个大的面积单位来量就好了。)
(2)比平方厘米稍大的面积单位是什么呢?那就是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有多大呢?人们规定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老师出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同学们来观察1平方分米有多大?用手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
(4)估一估数学书的封面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
(5)大家来找一找生活中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的物体。
3、认识平方米。
(1)大家想一想,如果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测量咱们整个教室地面的面积,你们会觉得怎么样?那怎么办?你知道比平方分米大的面积单位是什么吗?(平方米)
(2)小组汇报(板书)
(4)老师借助2个米尺和黑板的2条边围成的这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米,大不大?
(5)同学们估一估,1平方米的面积大约能站多少名同学?我们亲自感受一下1平方米有多大,好不好?看一看1平方米大的地方能站多少名学生
(6)估一估黑板表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4、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运用到,因此我们称它们是常用的面积单位,那么这三个面积单位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呢?实际上还有其它一些面积单位,以后我们再学习。
三、巩固练习。
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回家观察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然后把它们记下来。
六、板书设计:
面积单位
边长 面积
1厘米 1平方厘米(cm )
1分米 1平方分米 (dm )
1米 1平方米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