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1、 概述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第八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
这是一节为以后学生学习方程以及深入学习代数奠定基础的数学课,学生对于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生初步知道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够用字母表示数或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感受到数学的简洁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
渗透代数思想,逐步建立符号意识,提高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生初步知道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情感的多媒体情境,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探究性教学活动。
·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方法
本节课信息技术成为创设情境的工具,并且为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提供了方便条件;有趣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件演示,使学生汇报时更加轻松从而彻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五、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数青蛙》这首儿歌我们都很熟悉,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前半句:1只青蛙1张嘴,2只青蛙2张嘴,3只青蛙3张嘴……”让学生接着说。(这简单的青蛙儿歌学生说着说着就会发现说不完,有的学生可能就会不说了或是声音渐小。)孩子们,快些说下去,说完后,我们好开始下一活动。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问学生为什么不说了?谁聪明?你能用一句话表示这首儿歌吗?( 学生可能会出现用字母a或x表示的现象。)
这里的字母可以代表哪些数?字母的作用真大呀,这节课我们学习《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字母表示数》。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由课件出示青蛙图,学生自由说出数青蛙的儿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儿歌说不完,又激起了学生的探究热情。课件在此起到了激趣的作用。]
(二)、合作探究、领悟新知
1、接儿歌游戏。
(课件出示青蛙图及儿歌)老师说规则,学生按规则做游戏。寻找方法解决儿歌说不完的问题。()只青蛙()条腿。
学生先在练习本上写出自己的想法,之后汇报。教师找出有代表性的意见在大屏幕上出示,引导学生讨论说理。找出正确的方法。
小结:字母不但可以表示数,而且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2、说完整的青蛙儿歌。
3、举例子:说一说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
(1)猜老师的年龄。
老师知道我们班大部分同学是10岁,对吗?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吗?猜一猜。学生先猜,后给出提示信息:老师比你们大30岁。(对于猜老师年龄的现实情境,学生会非常的感兴趣,由此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当你们11、12……的时候老师的年龄是多少呢?怎么用字母表示你们的年龄近而表示出老师的年龄呢?
小结:a+30这个式子不仅表示了我的年龄,还表示了我们之间的年龄关系。这里的a可以表示哪些数 (师生探索a的取值范围) 你又怎么用字母表示老师的年龄近而表示出你们的年龄呢?并说出为什么这样表示?
(2)、摆三角形
课件出示
· 提出问题:摆1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
(课件随之演示摆三角形的过程及汇报的正确结果)
·那摆2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3个呢?
· 摆10个呢?请算一算。摆a个呢?
(3)归纳总结:
(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1、练习(哈雷彗星) (出示课件)
2、随堂演练
3、随堂检测
(四)、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六、板书设计:
字母表示数
青蛙的只数 腿的条数 数量关系
a只青蛙4×a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