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情境发现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利用所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且理解其中的算法和算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学具辅助、算式比较等方法,逐渐丰富学生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理解算理,得出算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相加的算理。
考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
教学用具
教具:课件、小棒、计数器;学具: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数的组成
(1)出示53。
①这是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4表示( )个( ),个位上的()表示( )个( )。
②如果用小棒你怎样摆出这个数?
③如果在计数器上,你怎样拨出这个数?
2.口算题(课件出示)
20+20 60+30 30+50 你有什么发现?
20+7 30+5 40+8 你有什么发现?
(二)发现信息,完整表达
1.师:(出示主题图)在写字课上,小林和小红两位小朋友也在谈论着完成的作业情况。
2.发现信息。
师:从图片中你发现什么信息?(师板书)
生:小林写了25个大字,还要写2个;小红写了20个。
3.教师: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
生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生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4.尝试列式。
师:解决这些问题,怎样列式?
生说算式,教师板书出:
25+2= 25+20=
(三)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
1.自主探究,动手操作
师:25+2=?,你会计算吗?用你的学具摆一摆。
(1)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学具验证。
(2)学生汇报过程。
预设——
①小棒摆放。先摆出“25”,摆出2捆再摆出5根,再摆出2根表示加上2。
②计数器拨数。先拨出25,在增加2个,在个位上再拨出2个,最后是27个。
2.理解算理
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个位加个位,十位不变。
3.学生试着练习:32+4指名汇报计算过程
4.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54+3 35+4 23+2
(四)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
1.自主探究,动手操作
师:25+20=?你会计算吗?用你的学具摆一摆。
(1)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学具验证。
(2)学生汇报过程。
预设——
①小棒摆放。先摆出“25”,摆出2捆再摆出5根,再摆出2捆表示加上20。
②计数器拨数。先拨出25,再增加20个,在十位上再拨出2个,最后是45个。
2.理解算理
小结:25+2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个位加个位,十位不变。
25+2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十位加十位,个位不变。
3.比较发现。
师:这两题中,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生: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十位加十位,个位不变。
4.学生试着完成43+50,指名汇报计算过程
5.课件出示练习,指名回答
(五)巩固应用
1.口算
2.看谁算得快
3.小猴摘苹果。
4.我来试试。
5+3= 2+6=
35+3= 2+46=
35+30= 20+46=
课堂小结
25+2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个位加个位,十位不变。
25+2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十位加十位,个位不变。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