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光的干涉 精选训练题
一、单选题
1.从两只相同的手电筒射出的光,当它们在某一区域叠加后,看不到干涉图样,这是因为( )
A.手电筒射出的光是单色光
B.干涉图样太细小看不清楚
C.周围环境的光太强
D.这两束光为非相干光
2.图示中用刀片在涂有墨汁的玻璃片上划出有很小间隙的双缝。双缝的作用是当激光照射它时( )
A.在双缝处形成明暗相间等间距的条纹
B.形成相干光并在光屏上出现中间宽两边窄的条纹
C.形成两束增强的光并进行叠加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D.形成振动情况相同的两束光并在光屏上形成明暗相间等间距的条纹
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幕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已知红光与绿光的频率、波长均不相等,这时( )
A.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其他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
B.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其他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仍然存在
C.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
D.屏上无任何光亮
4.取两块平玻璃板,合在一起用手捏紧,从玻璃板上方会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干涉现象,关于这一干涉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上、下两块玻璃板的上表面反射光干涉
B.这是上面那块玻璃的上、下两个表面的反射光干涉的结果
C.这是两玻璃板间的空气膜上、下两表面的反射光干涉的结果
D.这是下面玻璃的上、下两个表面反射光干涉的结果
5.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图(a)是点燃酒精灯(在灯芯上洒些盐),图(b)是竖立的附着一层肥皂液薄膜的金属丝圈.将金属丝圈在其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缓慢旋转,观察到的现象是( )
A.当金属丝圈旋转3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
B.当金属丝圈旋转45°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90°
C.当金属丝圈旋转6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
D.干涉条纹保持原来状态不变
6.市场上有种灯具俗称“冷光灯”,用它照射物品时能使被照物品处产生的热效应大大降低,从而广泛地应用于博物馆、商店等处。如图所示,这种灯降低热效应的原因之一是在灯泡后面放置的反光镜玻璃表面上镀一层薄膜(例如氟化镁),这种膜能消除不镀膜时玻璃表面反射回来的热效应最显著的红外线。以λ表示红外线的真空波长,膜对该光的折射率n=2,则所镀薄膜的最小厚度应为( )
A.λ B.λ C.λ D.λ
7.某一质检部门为检测一批矿泉水的质量,利用干涉原理测定矿泉水的折射率,方法是将待测矿泉水填充到特制容器中,放置在双缝与荧光屏之间(之前为空气),如图所示,特制容器未画出,通过比对填充后的干涉条纹间距和填充前的干涉条纹间距就可以计算出该矿泉水的折射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空气的折射率为1)( )
A.
B.
C.该矿泉水的折射率为
D.该矿泉水的折射率为
8.如图所示的双缝干涉实验,用绿光照射单缝S时,在光屏P上观察到干涉条纹。要得到相邻条纹间距更大的干涉图样,可以( )
A.增大S1与S2的间距
B.减小双缝到光屏的距离
C.将绿光换为红光
D.将整个装置放在水中
9.小陆同学带领某研究小组观察杨氏双缝实验,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的双缝干涉的示意图,挡板上有两条狭缝、,由和发出的两列波到达屏上时会产生干涉条纹。已知入射激光的波长为,屏上的P点到两缝和的距离相等,如果把P处的亮条纹记作第0号亮条纹,由P向上数,与0号亮条纹相邻的暗条纹为1号暗条纹,与1号暗条纹相邻的亮条纹为1号亮条纹,1号亮条纹上侧相邻的暗条纹为2号暗条纹,则处的暗条纹恰好是10号暗条纹。设直线的长度为,的长度为,则等于( )
A. B. C. D.
10.用干涉法检查工件表面的质量,产生的干涉条纹是一组平行等距的直条纹.图中虚线所示标准样板或者玻璃板变厚,薄片位置不变,则( )
A.若标准样板变厚,干涉条纹间距将变大
B.若玻璃板变厚,干涉条纹间距将变大
C.若玻璃板变厚,干涉条纹间距将变小
D.无论是标准样板还是玻璃板变厚,干涉条纹间距将不变
11.如图所示是利用薄膜干涉检查平整度的装置,同样的装置也可以用于液体折射率的测定.方法是只需要将待测液体填充到两平板间的空隙(之前为空气)中,通过比对填充后的干涉条纹间距d′和填充前的干涉条纹间距d就可以计算出该液体的折射率.已知空气的折射率为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B.d′C.d′>d,该液体的折射率为
D.d′>d,该液体的折射率为
12.某同学用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条纹,仅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后,在屏上观察到的条纹如图乙所示,他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A.增大光源到单缝的距离
B.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
C.增大双缝到光屏间的距离
D.换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源
13.下面事实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 )
A.用光导纤维传输信号
B.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
C.水中的气泡显得格外明亮
D.照相机镜头在阳光下看上去呈淡紫色,是光的干涉现象
14.煤矿中瓦斯爆炸危害极大.某同学查资料得知含有瓦斯的气体的折射率大于干净空气的折射率,于是,他设计了一种利用光的干涉监测矿井瓦斯的仪器,原理如图所示.在双缝前面放置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容器A、B,容器A与干净的空气相通,在容器B中通入矿井中的气体,观察屏上的干涉条纹,就能够监测瓦斯浓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屏的正中央仍是亮纹,说明B中的气体与A中的空气成分相同,不含瓦斯
B.如果屏的正中央是暗纹,说明B中的气体与A中的空气成分不相同,可能含有瓦斯
C.如果屏上干涉条纹不停地移动,说明B中的气体瓦斯含量不稳定
D.只有用单色光照射单缝时,才可能在屏上出现干涉条纹
15.利用光的干涉,两台相距很远(几千公里)联合动作的射电望远镜观察固体的射电恒星,可以精确测定大陆板块漂移速度,模型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双缝干涉,将射电恒星看成点光源S,分别在地球上不同大陆的两个望远镜相当于两个狭缝S1、S2,它们收到的光满足相干条件,汇集两望远镜信号的接收器相当于光屏,设某时刻光屏上P点到S1、S2的距离相等,S到S1、S2的距离也相等,当S2向上远离S1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P点接收到的干涉信号先变强
B.P点接收到的干涉信号先变弱
C.干涉条纹间距发生改变
D.干涉条纹间距不变
16.如图甲所示,在一块平板玻璃上放置一平薄凸透镜,在两者之间形成厚度不均匀的空气膜,让一束单一波长的光垂直入射到该装置上,结果在上方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同心内疏外密的圆环状干涉条纹,称为牛顿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干涉条纹是由于凸透镜下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
B.干涉现象是由于凸透镜上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
C.干涉条纹不等间距是因为空气膜厚度不是均匀变化造成的
D.若平薄凸透镜的圆弧面半径增大,圆环状干涉条纹的间距将变小
二、填空题
17.如图所示甲为用干涉法检查平面平整程度装置.如图所示乙中干涉条纹弯曲处说明被检查的平面在此处是________(凹下或凸起);若仅增大单色光的频率,干涉条纹将________(变密或变疏);若仅减小薄片的厚度,干涉条纹将________(变密或变疏).
18.登山运动员在登雪山时要注意防止紫外线的过度照射,尤其是眼睛更不能长时间被紫外线照射,否则将会严重地损伤视力.有人想利用薄膜干涉的原理设计一种能大大减小紫外线对眼睛伤害的眼镜.他选用的薄膜材料的折射率为n=1.5,所要消除的紫外线的频率为f=8.1×1014Hz.
(1)他设计的这种“增反膜”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
(2)这种“增反膜”的厚度是______________.
(3)请判断以下有关薄膜干涉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薄膜干涉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B.如果薄膜的厚度不同,产生的干涉条纹一定不平行
C.干涉条纹一定是彩色的
D.利用薄膜干涉也可以“增透”
19.激光散斑测速是一种崭新的技术,它应用了光的干涉原理,用二次曝光照相所获得的“散斑对”相当于双缝干涉实验中的双缝,待测物体的速度v与二次曝光的时间间隔的乘积等于双缝间距,实验中可测得二次曝光时间间隔、双缝到屏之距离l以及相邻亮纹间距,若所用的激光波长为,则该实验确定物体运动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
三、解答题
20.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到光屏上点P的距离之差为0.6 μm,若分别用频率为f1=5.0×1014Hz和f2=7.5×1014Hz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试分析判断点P应出现亮条纹还是暗条纹?分别为第几条亮条纹或暗条纹?
参考答案
1.D 2.D 3.C 4.C 5.D 6.A 7.C 8.C 9.B 10.D
11.B 12.BC 13.BD 14.BC 15.BC 16.AC
17.凹下 变密 变疏
18.两反射光叠加后加强 1.23×10-7m A、D
19.
20.用频率为f1的单色光照射时,点P出现亮条纹,且为第一条亮条纹;用频率为f2的单色光照射时,点P出现暗条纹,且为第二条暗条纹
【解析】
如图所示,双缝S1、S2到光屏上任一点P的路程差Δr=S2S2′,当Δr等于单色光波长的整数倍时,S2和S1同时到达波峰或波谷,由S1和S2发出的光在点P互相加强,点P出现亮条纹;当Δr等于单色光半个波长的奇数倍时,若S2到达波峰(波谷),则S1到达波谷(波峰),这样由S1和S2发出的光在点P互相抵消,点P出现暗条纹.
频率为f1的单色光波长λ1===0.6×10-6m=0.6μm
频率为f2的单色光波长λ2===0.4×10-6 m=0.4μm
可见Δr=λ1,Δr=λ2
可见,用频率为f1的单色光照射时,点P出现亮条纹,且为第一条亮条纹;用频率为f2的单色光照射时,点P出现暗条纹,且为第二条暗条纹.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