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1节行星的运动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第1节行星的运动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25 23:2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1-2022学年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1节行星的运动
一、单选题
1. 如图所示为某卫星发射过程的示意图,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一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已知引力常量为G。对于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轨道1上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2上的机械能
B.在轨道3运行的周期大于在轨道2运行的周期
C.在轨道1上运行到Q的动能等于在轨道2上运行到Q的动能
D.若已知卫星在轨道3上的运行周期和半径,可以估算地球的密度
2. 两颗行星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轴分别为r1和r2,则它们的公转周期之比为( )
A. B. C. D.无法确定
3. 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
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
C.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
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
4. 下列对开普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地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相等
B.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同一个椭圆、有共同的焦点
C.火星与太阳的连线、地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D.哈雷彗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等于地球轨道(可视为圆形)半径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宇航员太空行走时,与飞船之间连有一根细绳,这样使宇航员处于平衡状态
B.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这个关系式是开普勒第三定律,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
C.引力常量G是由实验测量得到,而不是理论推导出的
D.所有地球同步卫星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都相同
6. 人类认识行星运动规律的曲折过程给我们的启示:从地心说的直接经验开始,到日心说的转变,不是简单的参考系的变化,而是人类思想的一次重大解放,从此人类的视野超越了地球,走向了宇宙.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与物理学的发展历史不相符合的是( )
A.腊科学家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太阳、月亮和星星从人类头顶飞过,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发表著作《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预示了地心宇宙论的终结
C.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的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开普勒三大行星运动定律
D.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为此被宗教裁判所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为科学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7. 1871年,人们发现了太阳系中的第七颗行星-天王星,但是,它的运动轨迹有些“古怪”: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轨道与实际观测的结果总有一些偏差;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年轻的天文学家雷维耶相信在天王星轨道外面还存在一颗未发现的行星;他们根据天王星的观测资料,各自独立地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这颗“新”行星的轨道,后来这颗行星被命名为“海王星”;设天王星和海王星各自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两行星的轨道平面共面,它们绕行的方向相同;设从两行星离得最近时开始计时,到下一次两行星离得最近所经历的最短时间为t;设天王星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假设忽略各行星之间的万有引力,那么海王星的轨道半径为( )
A. B.
C. D.
8. 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
C.由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不同,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其所对应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之比不相等
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
9. 某行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行,如图所示,在这颗行星的轨道上有a、b、c、d四个对称点,其中a为近日点,c为远日点,若行星运动周期为T,则该行星( )
A.从a到b的运动时间等于从c到d的运动时间
B.从d经a到b的运动时间等于从b经c到d的运动时间
C.a到b的时间
D.c到d的时间
10.如图所示,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运行的周期为T0,P为近日点,Q为远日点,M、N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经M、Q到N的运动过程中( )
A.从P到M所用的时间等于 B.从Q到N做减速运动
C.从P到Q阶段,速率逐渐变小 D.从M到N所用时间等于
二、多选题
11.如下所示四幅图片涉及物理学史上的四个重大发现。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是开普勒得到的行星运动三大定律中的其中一条规律
B.乙图卡文迪许实验示意图,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归纳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丙图奥斯特实验示意图,奥斯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D.丁图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装置图,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
12.(多选)牛顿在研究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时,把行星的运动看成是以太阳为圆心的匀速圆周运动,总结出了太阳与行星相互作用力的规律F=G,可以看出,太阳与行星间的作用是与行星的运动状态无关的.下列关于行星在绕太阳做椭圆运动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行星在远日点受太阳的引力最小
B.行星在近日点受太阳的引力最小
C.行星从远日点向近日点运动的过程中,引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90°
D.行星从近日点向远日点运动的过程中,引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90°
13.如图所示,在某颗行星的轨道上有a、b、c、d四个对称点,若行星运动周期为T,则该行星( )
A.从a到b的运动时间等于从c到d的运动时间
B.从d经a到b的运动时间等于从b经c到d的运动时间
C.从a到b的时间
D.从c到d的时间
14.如图所示是宇宙空间中某处孤立天体系统的示意图,位于点的一个中心天体有两颗环绕卫星,卫星质量远远小于中心天体质量,且不考虑两卫星间的万有引力。甲卫星绕点做半径为的匀速圆周运动,乙卫星绕点的运动轨迹为椭圆,半长轴为、半短轴为,甲、乙均沿顺时针方向运转。两卫星的运动轨迹共面且交于两点。某时刻甲卫星在处,乙卫星在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卫星的周期相等
B.甲、乙两卫星各自经过处时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C.乙卫星经过处时速度相同
D.甲、乙各自从点运动到点所需时间之比为1:3
15.图甲所示为小球在一端固定于O点的轻弹簧的牵引力在光滑水平面上做椭圆运动的轨迹,图乙为某卫星绕地球作椭圆运动的轨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由B经C到D点时间与由D经A到B点的时间相等
B.卫星由经 到点时间与由经到 点的时间相等
C.小球在A点的速度小于小球在B点的速度
D.若卫星在点的速度大小为v,则卫星在 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三、解答题
16.宇宙飞船围绕太阳在近似圆形的轨道上运动,若轨道半径是地球轨道半径的9倍,则宇宙飞船绕太阳运行的周期是多少?
17.有人发现了一颗小行星,测得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的8倍,则该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约是多少年?(结果保留1位小数)
人教版(2019)2021-2022学年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1节行星的运动(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D C D,故选D. C A C C
二、多选题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C AD CD AB AC
三、解答题
16.27年
17.22.6年
PAGE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