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蜘蛛开店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 蜘蛛开店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7 21:0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0、《蜘蛛开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店、蹲”等15个生字,会写“商”“店”两个字,理解“寂寞”、“商店”“罩”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蜘蛛的想法和心情变化。
3.根据示意图,学习讲述蜘蛛“卖口罩”的故事,并练习讲述“卖围巾”和“卖袜子”两个故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店、蹲、寂、寞”等生字,会写“商、店、决、定”等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发现故事结构反复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续编故事。
教学过程:(课前讲鲁冰写的《猎枪感冒了》的故事,通过学生猜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循环反复的故事情节,体会童话的乐趣。)板块一、营造童话情境,由“寂寞”走进故事
1.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鲁冰叔叔写的一个童话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呢?掌声有请故事的主人公闪亮登场!(拿出蜘蛛图片,贴黑板上)
师:请孩子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写它的名字。“蜘”和“蛛”都是虫字旁,横画变提。“蜘”字横变提,把“知”让。再写一个虫字旁。“朱”字在右写稳当。和小蜘蛛打声招呼吧!
2.理解“寂寞”
(1)师生共读:“有一只蜘蛛,每天蹲在网上等着小飞虫落在上面。”
(2)做动作认识生字“蹲”。师:你能做个“蹲”的动作,让大家一下子就记住这个词吗?指名一同学做“蹲”的动作。
(3)教师引读,理解“每天”:
出示填空:
星期一的时候,这只蜘蛛蹲在网上等着小飞虫落在上面;
星期二的时候,这只蜘蛛还是蹲在网上——(等着小飞虫落在上面);
星期三的时候,这只蜘蛛还是——(蹲在网上等着小飞虫落在上面);
晴天的时候,这只蜘蛛——(还是蹲在网上等着小飞虫落在上面);
雨天的时候——(这只蜘蛛还是蹲在网上等着小飞虫落在上面)。
师:从周一到周末,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它每天都蹲在网上。就这样,一天又一天,这只蜘蛛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蹲在网上等着小飞虫落在上面,而且,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假如你就是这只蜘蛛,你的心情怎么样?
(4)认读“寂寞”,引导学生理解“寂寞”。(出示词卡“寂寞”)
师:你有过寂寞的时候吗?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自己感到寂寞的时候。指名学生交流。
师:“寂”“寞”都是宝盖头和房子有关,房子里没有声音叫“寂”,房子里没有人叫“寞”。房子里既没有声音又没有人就叫“寂寞”。蜘蛛的网就是他的房子,每天蹲在上面等着小飞虫落在上面,没有声音,没有人陪,他觉得――指名学生交流。指名学生读“好寂寞,好无聊啊。”
师:加上这一个“好”字,就更显得寂寞了,谁来读一读这段话?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5)生活识字“店”
师:蜘蛛如此寂寞、无聊,于是它决定要做一件大事。
生:它要开店啦!板书“开店”,完成课题,生齐读课题结合生活经历认识生字“店”。
师:在生活中,你见过什么店?出示生活中各种“店”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设计意图:“寂寞”是本课生词,也是蜘蛛开店的起因。因此对“寂寞”一词需要深入学习。“蹲”是个动作,借助直观形象的肢体动作准确理解;“寂寞”是一种抽象的情绪,借助句式练习和生活经历,感受每天做同一件事情的心情,深入理解“寂寞”,让接下来的故事发展合情合理。)
板块二、感知相似结构,随文识字词
1.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读后思考:蜘蛛想卖什么?来了哪些顾客?圈画出来。
2.用句式汇报交流:蜘蛛想卖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了。学生借助课文插图,简要讲一讲这个童话故事的内容。
3.认读生字“罩”。
(1)与“网”有关。
(2)联系生活事物巩固认识,拓展词语“灯罩眼罩被罩笼罩”。
(设计意图:故事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相似,因此在整体感知环节设置主问题:蜘蛛想卖什么?来了哪些顾客?能较快速提取出关键信息,建立对应关系。同时将识字和理解词语贯穿其中,加深理解。在故事语境中,随文识字,理解词语,拓展运用。)
板块三、聚焦“蜘蛛卖口罩”,读故事,讲故事
(一)角色体验,读好“蜘蛛卖口罩”阅读要求:细读课文2-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蜘蛛是怎么卖口罩的?
1.读好招牌,招揽生意。(出示:口罩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
(1)师:谁来替蜘蛛老板叫卖?指导“编”的读音,指导朗读
(2)认识生字“付”。
2.对比凸显,感受蜘蛛心情。
(1)听到你们的叫卖声,看,第一位顾客来啦!(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蜘蛛给河马织口罩)这河马有什么特点?(贴词卡:嘴巴大)
①指导朗读,强调河马嘴巴“那么大”的特点。
②方法点拨:强调出关键的字词,是朗读的一种好方法。
(2)对比观察河马和蜘蛛在体型上的差异,理解蜘蛛织口罩的不易。
(3)假如你就是蜘蛛,看到河马光临,你心里会想什么?
4.默读第四段,圈画出能表现口罩难织的的字词。
(1)汇报交流。(好难织啊、一整天、终于)
(2)抓“一整天”体会用时长。
①设置情境,展开想象:天刚亮,蜘蛛______________,心想:口罩好难织啊!中午,蜘蛛__________,心想:口罩好难织啊!晚上,蜘蛛___________,心想:口罩好难织啊!
②交流横线上可以填什么内容,体会蜘蛛织口罩的不容易。
③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填入横线,引读感受。
④就像这样,从天刚亮一直忙到天黑,就可以说“一整天”。(3)齐读本段。
5.师:如果你就是蜘蛛小老板,忙碌了一整天,累趴在蜘蛛网上,腰酸背痛,手脚麻木,你心里会想些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伴说说。
6.朗读课文第1-5段。
(设计意图:由于课文有三段情节相似的小故事组成,因此选择“卖口罩”这个小故事进行深入地研读,梳理出“嘴巴大”、“一整天”,为下个环节的讲故事提供支架。对比插图,抓住“一整天”,引导想象蜘蛛忙碌的情景,走进蜘蛛内心世界,进行句、段的朗读指导。)
(二)借助支架,讲好“蜘蛛卖口罩”
1.师:读着读着,蜘蛛“卖口罩”的故事就出现在蜘蛛网上了。(引导学生观察板书示意图:寂寞——蜘蛛开店——卖口罩——河马——嘴巴大——一整天),你能根据上面的提示来讲讲这个故事吗?
2.“故事大王”擂台赛。出示评价标准:声音响亮,一颗星;
故事完整,两颗星;有表情,有动作,三颗星;用自己的话说,加入适当的想象让故事吸引人,四颗星。
3.同桌互讲互评。
4.请2-3名学生上台展示。
(设计意图:能根据示意图讲故事是本课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板书设计重在引导学生提取故事的关键信息,生成比书本示意图更丰富的故事支架。基于学生差异,讲故事的评价标准有四级梯度,鼓励每一个孩子。选择“卖口罩”这个情节细读,梳理出一条故事线索:卖口罩、河马、嘴巴大、一整天,为讲故事提供支架。讲故事的目标与评价相对应。接下来的“卖围巾”和“卖袜子”与之相似,“理、读、讲”就水到渠成了。这个环节的细读,仍然循着蜘蛛的心情来体会故事,“一整天”的理解与第一环节“每天”呼应,既是对时间的理解,又渗透了情境说话训练,落实低段阅读课的目标。)
板块四、自读“卖围巾”“卖袜子”,补充故事示意图
1.自读课文6-11自然段,提取信息,完成板书示意图。蜘蛛是怎么“卖围巾”和“卖袜子”的?这两个故事和“卖口罩”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照样子圈画、提取剩余信息,共同完成板书。
2.邀请两位同学尝试合作讲这个部分,评价。
(设计意图:由扶到放,把“卖口罩”的学习方法迁移到后两个情节中,自主学习“卖围巾”和“卖袜子”。照样子提取关键信息,形成完整的板书示意图,体现相似故事结构的学用关系,把课后练习题化到教学过程中。对照标准尝试讲述,体现了相似结构故事的学用关系。)
板块五、生字复现,学写汉字
1.儿歌再现,复习巩固。出示儿歌:“寂寞蜘蛛开商店,顾客来到编织店。大嘴河马买口罩,长颈鹿来买围巾,脚多蜈蚣来买袜,蜘蛛匆忙逃上网。”(诗歌中生字标红)
(1)有节奏地读儿歌。
(2)生字从儿歌中跳出,学生开火车认读。
2.观察“商”“店”二字结构,提醒要领。
(1)出示“商”字的识字儿歌:“一点一横长,倒八在中央。下接同字框,八口里边藏。”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集体评价。
(2)出示“店”字的书写要领:“左上包,撇舒展,里面部分露一点。”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师生共同评价
(设计意图:本课生字词较多,设计一首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儿歌,既是对生字的复习,也是对整篇课文内容的回顾。写字环节,选择了结构较难把握的上下结构的易错字“商”和半包围结构字“店”进行指导,儿歌识字,巧记字形,突破写字的难点。)
板块六、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鲁冰的《猎枪感冒了》《月亮生病了》
评测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xué qī jué dìnɡ zhōnɡ yú shānɡdiàn
( ) ( ) ( ) ( )
二、填写同音字。
jué ( )定 感( ) ( )对
zhōnɡ( )间( )表 ( )于
三、想一想,写一写。你觉得蜘蛛开店还可以卖什么?卖什么?发挥想象写一写。
课后反思
一、随文识字,方法巧妙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这节课随文识字安排得很巧妙,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多次创设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出示词卡,将读、说、写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比如“寂寞”一词的学习,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唤起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字理识字,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生字的音、形、义,同时又促进了他们语言的发展。生字的复现都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而进行的,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读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不断的在词卡上、课本上、课件上与汉字多次见面,在感受童话故事的情趣、增长语言智慧的同时,很好地落实了识字任务。
二、朗读课文,策略得当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教学策略上煞费苦心。采用了范读、引读、问读的策略。角色代入,让学生替蜘蛛老板叫卖,学生加上了肢体语言,带着表情朗读,童声童语声情并茂。一句“终于织完了”,学生带着表情朗读,语调、重音、停顿、语速自然形成,对蜘蛛心情的感悟自然流露了出来,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在一次次的朗读中,课堂上的童话氛围也越发浓郁。
三、训练复述,呈现梯度从看图复述到看关键词复述,老师在学生之前学习复述的经历的基础之上进行了复习巩固和过渡的提升,最终再到根据思维导图来复述完整的故事,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在发展区,逐步推进,有梯度的达成了复述的教学目标。统编版语文教材把复述作为作为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从低到高,循序推进。从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开始让学生听故事,讲故事,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中开始教学生抓关键词讲故事,《大禹治水》则是让学生根据提示来讲故事,《沙滩上的童话》给学生提供关键词和开头,让学生尝试编故事。《小马过河》给出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和表示心情的词语)让学生来讲故事。直到本课《蜘蛛开店》要求学生根据示意图讲一讲这个故事、续编故事。理清了这些才可以关注到最近发展区。老师在备课时有意识的梳理课标对每个学段的要求,注意到了教学目标的梯度。让二年级的学生在原有讲故事的学习基础之上,根据示意图讲好故事。有温度,有梯度。
四、有扶有放,一课一得聚焦“蜘蛛卖口罩”,提供支架,梳理故事脉络,根据示意图讲故事。后两个小故事,学生自主提取关键信息,对照标准,尝试讲述。体现了相似结构故事的学用关系。把握住了学情,训练目标清晰而明确。从读通故事到读好故事,再到讲故事,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凸显了舍与得,做到了一课一得。
五、凸显文体,富有趣味创设童话情境,引导学生走进童话故事,走进角色中,增强了文体的意识。这篇课文是童话,老师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读童话、讲童话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文字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想象力和思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