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了解孔子及《论语》等相关文学常识;
2、掌握课文中重要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掌握文中的文言特殊句式。
3、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掌握课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进行文言文诵读和翻译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
2、培养学生脚踏实地、谦虚好学的学习态度。
文言文学习方法
读----译----思----练
自主学习模块
一、我能读
二、我会译
三、我理解
四、我会做
第一环节:我能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
子路言志:自信满满
冉求言志: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公西华言志: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曾皙言志:放达洒脱,从容不迫
第二环节:我会译
翻译指导:
翻译口诀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进行翻译。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第三环节:我理解
本文围绕什么中心组织材料的?
本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子路等四人各有什么志向,孔子是如何评价学生的志向的?
孔子为什么赞同曾皙的话?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在课文中,孔子的形象如何?
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写作特点:
1、紧扣每个人的特点来记述,五个人的发言都合乎各自的个性、
身份、志趣和教养,深刻而生动。
2、全文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思路清晰,不枝不蔓,表现
力强;
3、运用语言、动作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第四环节:我会做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千乘(chéng)之国 因之以饥馑(jǐn)
B.以俟(sì)君子 风乎舞雩(yú)
C.端章甫(fǔ) 愿为小相(xiàng)焉
D.夫子喟(kuì)然而叹曰 夫子何哂(shěn)由也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摄(夹)乎大国之间 比(比较)及三年
B.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 何伤(妨害)乎
C.吾与(赞成)点也 宗庙会(诸候相见)同
D.其言不让(谦让) 孰(谁)能为之大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B.莫春者,春服既成
C.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D.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4.下列划线的字词不是名词活用的一项是( )
A.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B.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C.三子者出,曾皙后
D.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5.下列各句中的“如”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如(假如)或知尔,则何如哉
B.如(至于)其礼乐,以俟君子
C.宗庙之事,如(至于)会同
D.方六七十,如(或者)五六十
6、翻译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作业
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演讲稿。
老师寄语
不用扬鞭自奋蹄
自主学习好处多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愿为小相也。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译文: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赶集,他的儿子哭着闹着也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猪去杀。她就劝止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妻子,这可不能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于是把猪杀了,煮后吃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20年前,我从遥远的内蒙古来到淄博,我把淄博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两个月前,我又从淄博来到新疆。我热爱教育,热爱我所在的学校,热爱我的教学工作,热爱我的学生。我常常对自己说,要好好工作,不要辜负国家对自己的栽培、教育和期望。时至今日,我依然记得当初毕业时的夙愿,记得刚刚登上讲台时的誓言,工作再苦再累,也乐此不疲,因为心中有爱!
祝大家学习进步,梦想成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