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章末复习与测试(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章末复习与测试(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26 07:3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章末复习与测试
一、单选题
1.(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如图所示,将一半径为R、质量为M的均匀大球,沿直径挖去两个半径分别为大球半径一半的小球,并把其中一个放在球外与大球靠在一起,挖去小球的球心、球外小球的球心、大球的球心都在一条直线上,则大球中剩余部分与球外小球间的万有引力大小约为(  )
A.0.01 B.0.02
C.0.05 D.0.04
2.(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如图所示,三个质量均为M的球分别位于圆环、半圆环和完整圆环的圆心, 圆环、半圆环分别是由与丙图中相同的完整圆环截去和一半所得,环的粗细忽略不计,若甲图中环对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 则乙图、丙图中环对球的万有引力大小分别为(  )
A.F,2F B.F,0
C.F,2F D.F,F
3.(2022·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地球表面的平均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用上述物理量计算出来的地球平均密度是(  )
A. B. C. D.
4.(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火箭发射架上,有一待发射的卫星,它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为v1、加速度为a1;发射升空后在近地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为v2、加速度为a2;实施变轨后,使其在同步卫星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的线速度为v3、加速度为a3.则v1、v2、v3的大小关系和a1、a2、a3的大小关系是(  )
A.v3>v2>v1;a3>a2>a1 B.v2>v3>v1;a2>a3>a1
C.v2>v3>v1;a2v2>v1;a2>a3>a1
5.(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2019年春节电影《流浪地球》热播,观众分析《流浪地球》中的发动机推动地球的原理:行星发动机通过逐步改变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达到极限以后通过引力弹弓效应弹出地球,整个流浪时间长达几十年。具体过程如图所示,轨道1为地球公转的近似圆轨道,轨道2、3为椭圆轨道,P、Q为椭圆轨道3长轴的端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在1、2、3轨道的运行周期分别为T1、T2、T3,则T1>T2>T3
B.地球在1、2、3轨道运行时经过P点的速度分别为v1、v2、v3,则v1>v2>v3
C.地球在3轨道运行时经过P、Q点的速度分别为vP、vQ,则vPD.地球在1轨道P点加速后进入2轨道,在2轨道P点再加速后进入3轨道
6.(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如图所示,甲、乙两颗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已知甲卫星的周期为N小时,每过9N小时,乙卫星都要运动到与甲卫星同居于地球一侧且三者共线的位置上,则甲、乙两颗卫星的线速度之比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
7.(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三个质点a、b、c的质量分别为m1、m2、M(M远大于m1及m2),在万有引力作用下,a、b在同一平面内绕c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轨道半径之比为ra:rb=1: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a、b运动的周期之比为Ta:Tb=1:8
B.a、b运动的周期之比为Ta:Tb=1:4
C.从图示位置开始,在b转动一周的过程中,a、b、c共线12次
D.从图示位置开始,在b转动一周的过程中,a、b、c共线14次
8.(2022·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已知月球的半径为 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引力常量为 G,“嫦娥四号”离月球中心的距 离为 r,绕月周期为 T。根据以上信息可求出(  )
A.“嫦娥四号”绕月运行的速度为 B.“嫦娥四号”绕月运行的速度为
C.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D.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9.(2022·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如图,同步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运行速率为v1,向心加速度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半径为R,则下列比值正确的是(  )
A. B. C. D.
10.(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由三颗星体构成的系统,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作用,存在着一种运动形式:三颗星体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绕某一共同的圆心O在三角形所在平面内以相同角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三颗星体的质量均为m,三角形的边长为a,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星体受到引力大小均为3
B.每个星体的角速度均为
C.若a不变,m是原来的2倍,则周期是原来的
D.若m不变,a是原来的4倍,则线速度是原来的
11.(2021·吉林市第二中学高一期末)如图所示,a为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c为地球同步卫星。下列关于a、b、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角速度的大小关系为ωb > ωc = ωa
B.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aa > ab > ac
C.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vb > vc > va
D.周期关系为Ta = Tc > Tb
三、填空题
12.(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两行星A和B是两个均匀球体,行星A的卫星a沿圆轨道运行的周期为;行星B的卫星b沿圆轨道运行的周期为。设两卫星均为各自中心星体的近地卫星,而且,行星A和行星B的半径之比为,两行星的质量之比MA:MB =_____,则行星A和行星B的密度之比=_____,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_____。
13.(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一组太空人乘坐太空穿梭机,去修理距离地球表面的圆形轨道上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机组人员使穿梭机进入与相同的轨道并关闭助推火箭,而望远镜则在穿梭机前方数千米处,如图所示。设为引力常量,为地球质量(已知地球半径,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在穿梭机内,一质量为的太空人的视重是___________,轨道上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穿梭机在轨道上的速率为___________,周期为__________。
14.(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一宇航员站在某质量分布均匀的星球表面的斜坡上的点沿水平方向以初速度抛出一个小球,测得小球经时间落到斜坡上另一点,斜面的倾角为,已知该星球半径为,引力常量为,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__;该星球的密度为_________;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_____________;人造卫星绕该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小周期为__________。
四、解答题
15.(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宇宙中,两颗靠得比较近的恒星,受到彼此的万有引力作用而互相绕转,称为双星系统。双星以两者连线上的某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不会因万有引力作用而吸在一起(不考虑其他天体对它们的影响)。已知双星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相距L,求它们运转的角速度ω。
16.(2022·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如图所示,A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另一卫星B的圆形轨道位于赤道平面内,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自转角速度为ω0,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O为地球中心。
(1)求卫星B的运行周期;(2)如果卫星B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某时刻A、B两卫星相距最近(O、A、B在同一直线上),则至少经过多长时间,它们再一次相距最近?
17.(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2018年12月27日,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提供全球服务,标志着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由静止轨道卫星(即地球同步卫星)和非静止轨道卫星共35颗组成的。卫星绕地球近似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其中一颗地球同步卫星距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h,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
(1)求该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v的大小;
(2)如图所示,O点为地球的球心,P点处有一颗地球同步卫星,P点所在的虚线圆轨道为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已知h=5.6R。忽略大气等一切影响因素,请论证说明要使卫星通讯覆盖全球,至少需要几颗地球同步卫星。(cos81°≈0.15,sin81°≈0.99)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A
4.B
5.D
6.A
7.AD
8.BD
9.AD
10.BD
11.ACD
12. 2∶1 16∶1 8∶1
13. 0
14.
15.
16.(1);(2)
17.(1);(2)3颗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