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功和机械能》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机械能一定不变
B.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增加
C.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减少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下列式子中是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的是( )
A.加速度 B.功率
C.速度 D.角速度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在与竖直方向成角的恒定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一段距离l,在此过程中,小车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f;则( )
A.拉力对小车做功为Fl B.支持力对小车做功为零
C.阻力对小车做功为f l D.重力对小车做功为mgl
4.小球以某一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又回到出发点。由于阻力影响,机械能随高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小球上升的时间比下降的时间长
C.小球上升过程阻力做功比下降过程少 D.小球上升过程阻力做功比下降过程快
5.用绳吊一物体,手拉绳的一端使物体上升。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做匀减速上升。关于这段时间内物体势能的增加量与动能的减少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势能的增加量等于动能的减少量
B.势能的增加量小于动能的减少量
C.势能的增加量大于动能的减少量
D.无法确定势能的增加量与动能减少量之间的关系
6.起重机的钢索拉着重1.0×104N的物体,如果物体以加速度ɑ=2 m/s2匀加速竖直上升,则1秒末起重机钢索拉力的功率是( )
A.2.0×103W B.2.0×104W C.3×104W D.2.4×104W
7.我国的民用无人机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已占据全球市场一半以上。某品牌无人机出厂前进行竖直飞行测试,发动机起飞一段时间后关闭,再经历一小段时间到达最高点。已知无人机发动机提供的升力大小恒定,空气阻力恒为重力的0.25倍,无人机的动能E与上升高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
A.无人机的升力大小是68.6N
B.无人机的质量是4kg
C.空气阻力的大小是8N
D.加速段与减速段时间之比为7:5
8.有一固定轨道ABCD如图所示,AB段为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其半径为R,BC段是水平光滑轨道,CD段是倾斜光滑轨道,BC和CD间用一小段光滑圆弧连接。有编号为1、2、3、4完全相同的4个小球(小球不能视为质点,其半径rA.四个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不分离
B.当四个小球在圆弧轨道上运动时,2号球对3号球不做功
C.当四个小球在水平轨道上运动时,2号球对3号球做正功
D.当四个小球在CD倾斜轨道上运动时,2号球对3号球做正功
9.如图所示,水平路面上有一辆汽车以加速度a向前加速行驶,车厢中有一个质量为m的人正用恒力F向前推车厢,人始终相对于车静止,在车行驶距离L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车做的功为 B.人对车做的功为
C.人对车做的功为 D.人对车做的功为
10.两完全相同的斜面ABC和 A B C 与水平面分别平滑连接。小木块从A点以某一初速度开始下滑,恰好能运动到A 点。已知小木块与两斜面、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小木块开始下滑的初速度保持不变,D、D 等高,小木块可视为质点,若只改变斜面ABC的AC边,则( )
A.改变为AE边,小木块从A点开始下滑运动不能到达A 点
B.改变为AE边,小木块从A点开始下滑运动将越过A 点
C.改变为DC边,小木块从D点开始下滑运动将越过D 点
D.改变为DC边,小木块从D点开始下滑运动恰好到达D 点
11.北京冬奥组委召开“低碳管理工作阶段性成果新闻发布会”,为贯彻落实“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北京冬奥组委交通部积极推进低碳交通工作,在车辆筹措、交通运行、高铁运输、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目前,最大限度应用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减少碳排放量,制定了“北京赛区内,主要使用纯电动、天然气车辆;延庆和张家口赛区内,主要使用氢燃料车辆”的配置原则。电动汽车由于节能环保的重要优势,越来越被大家认可,电动汽车储能部件是由多个蓄电池串联叠置组成的电池组,如图所示。某品牌电动小轿车蓄电池的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电池只数 输入电压 充电参数 放电时平均电压/只 电池容量/只
100只 交流220 V 420V,20A 3.3V 120Ah
A.可以将电池组的两极直接接在交流电上进行充电
B.电池容量的单位Ah就是能量单位
C.该电池组充电时的功率为8.4×105W
D.该电池组充满电所储存的能量约为1.4×108J
12.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两根足够长的细杆L1、L2,两杆不接触,且两杆间的距离忽略不计.两个小球a、b(视为质点)质量均为m,a球套在竖直杆L1上,b球套在水平杆L2上,a、b通过铰链用长度为l的刚性轻杆L连接,将a球从图示位置(轻杆与L2杆夹角为45°)由静止释放,不计一切摩擦,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球和b球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B.b球的速度为零时,a球的加速度大小为零
C.b球的最大速度为
D.a球的最大速度为
二、填空题
13.用50 N的力拉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前进,拉力与水平方向夹37 角斜向上。若物体前进了10m,拉力F做的功W1=___________J,重力G做的功W2=___________J。(sin37°=0.6 ,cos37°=0.8 )
14.如图,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AB段光滑,BC段粗糙,且BC=2AB。若P由静止开始从A点释放,恰好能滑动到C点而停下,则小物块P与BC段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若P以初速度v0从A点开始运动,则到达C点时的速度vC____ v0(选填“>”、“<”或“=”)。
15.如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的倾斜传送带始终绷紧,传送带下端A点与上端点间的距离,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向上运动。现将一质量为的物体无初速度地放于A处,已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取,那么物体从A运动到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内能____________________,电动机因传送该物体多消耗的电能__________。
16.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由底端滑上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上升过程中其加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取斜面底端所在平面为零势能面,在此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增加了______,物体上升的高度为______时其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
17.质量为的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重力在前内的平均功率为______W,重力在第末的即时功率为______W。()
18.(1)用下列器材中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不需要的器材( )
A.打点计时器(包括纸带)B.重物 C.毫米刻度尺 D.铁架台 E秒表
(2)实验中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阻力做功,使重物获得的动能往往________减小的重力势能;
(3)如果以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h图线去验证机械能守恒,该直线斜率应等于________。
19.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在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为1kg的物块,后面固定一条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让物块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得到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O点为打出的第一个点,A、B、C、D、E、F、G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各点间距如图所示,根据相关数据进行下列处理。(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Hz,g=10m/s2)
(1)通过传感器测得物块所受的合外力是3.0N。试完成下表:
从O点到各点过程合力所做的功W/J 各点的动能Ek/J
OB 0.8838 B 0.8845
OC 1.3275 C 1.3276
OD ______ D 1.8634
OE 2.4858 E 2.4865
OF 3.1998 F ______
(2)根据(1)表中的数据,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0.如图所示,将物体从倾角为θ的斜面上由静止释放,开始向下滑动,到达斜面底端与挡板相碰后,原速率弹回。已知物体开始时距底端高度为h,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物体从开始到停止通过的路程。
21.如图所示,质量的物体B通过一轻弹簧固连在地面上,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 N/m。一轻绳一端与物体B连接,另一端绕过两个光滑的轻质小定滑轮O2、O1后与套在光滑直杆顶端的、质量的小球A连接。已知直杆固定,杆长L为0.8 m,且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初始时使小球A静止不动,与A相连的绳子保持水平,此时绳子中的张力F为45 N。已知AO1=0.5 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 37°=0.6,cos37°=0.8,轻绳不可伸长。现将小球A由静止释放。
(1)求释放小球A之前弹簧的形变量;
(2)若直线CO1与杆垂直,求小球A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绳子拉力对小球A所做的功;
(3)求小球A运动到直杆底端D点时的速度大小。
2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竖直放置倾角为的光滑直轨道、四分之一细圆管道和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平滑连接。其中管道的半径、圆心在点,轨道的半径,圆心在点,、D和处在同一水平线上,E、和F处在同一竖直线上。一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轨道上距水平地面高为h的P点静止下滑,小球经管道、轨道从E点滑出并做平抛运动,然后落到地面上的Q点,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g取。,。求:
(1)F、Q之间的最小距离;
(2)h的最小值。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B
4.D
5.C
6.D
7.B
8.A
9.C
10.C
11.D
12.C
13. 400 0
14. =
15. 6J 28J
16.
17. 150 300
18. E 小于 当地重力加速度g
19. 1.8615 3.1992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块动能的变化量
20.
21.(1)伸长0.1 m;(2)7 J;(3)2 m/s
22.(1);(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