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动的线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线是一种重要的美术语言,可以表现不同形象以及表达不同情感,通过观察、感受,认识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培养学生线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从无形的线到有形的线,到美术中的线,引导学生在观察、欣赏与探究中,烙出会动的线,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3、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认识、领悟、分析和表现线,在培养学生对线造型活动的兴趣及热爱艺术的情感的同时,了解线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与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领悟与分析线,利用烙线来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
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线条的组织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感引入,认识线。
1、在5月12日,汶川发生了令人震惊的大地震,老师带来了当时的一段记录,大家来看一看。
你感受到了什么?
教师:是的,一条无形的线将我们和灾区人民的心连在了一起。这根线带给灾区人民以希望,这根线告诉我们什么叫手牵手心连心,什么叫做大爱无疆。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无形的线把我们紧密相连,比如:母亲与孩子间的心灵之线,连结大陆与台湾的亲情之线,以及视线、航线等等。线无处不在。(板书课题:线)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更多有形的线无时无刻与我们在一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出示生活中线的图片。(教师介绍)
原来我们身边有那么多的线,线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
生: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在建筑中可以起支撑、稳定作用……
那你知道哪些类型的线呢?
生……(上台画一画)
这些线我们大致把他们分为直线、曲线和折线。
这些线给你怎样的感受?
师生交流:不同的线给了我们不同的感受。直线给我们简单、明确、有力量的感觉;曲线给我们柔和流畅、生动灵活的感觉;折线给我们尖锐、爆发力和震动感。
活动2【讲授】畅游艺术,领悟线。
“线”经过人们的发现与提炼,成为了美术最基本的语言。从古到今,人们常利用不同类型的线条以及线的长短、粗细、疏密、曲直等各种变化来表达他们内心世界和主观感受。(板书:长短、粗细、疏密、曲直……)
(1)出示唐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作品。
我国古代的画家对线条的提炼是非常出众的。这幅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你有什么感受?
生:衣服柔美、飘逸。
师:画家是用什么线来表现的?
生:细长的曲线。
教师:对,画家用柔美细致的曲线来表现衣裙,就像神仙从天空飘飘而来。
(2)出示吴冠中作品。
画家用疏密变化的曲线与点相结合,利用笔墨的轻重缓急,表现了现代、有动感的画面。
(3)出示蒙克的《呐喊》。
我们来看外国画家蒙克的这幅油画作品。你想说点什么?
师生交流:在画中,天空与水流的排列曲线,与桥的倾斜线条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天空和大地联系在一起,就像一个湍急的漩涡,紧紧的包裹着这个极度痛苦的人。画面充满了旋转的动感,似乎每一个地方都传达着一声刺耳的尖叫。画家把他极端孤独的苦闷与恐惧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种情绪又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
(4)出示卡通画。
画中这些放射的直线表现了什么?
生:通过这些直线表现了一种速度、动感和强烈的震撼力。
教师:画家将无形的线用具有力量感的直线大胆的表现了出来。带给人动感和紧张感,强烈的渲染了画面气氛。
(5)出示英国莱利的《流》。
我们来看这幅作品《流》,你有什么感觉?
生:在旋转,动起来了。
教师:平面的画面有了凹凸、旋转运动的感觉,甚至感觉到眩晕。他利用曲线的粗细变化与规律性排列,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变幻莫测的幻觉世界。
(6)出示雕塑作品《五月风》、悉尼歌剧院、麦田怪圈。
艺术家还将线还运用到雕塑和建筑作品中。就像这件雕塑,用会动的线条,表现出腾空而起的“劲风”的形象;悉尼歌剧院的曲线外型设计犹如即将乘风出海的白色风帆;连神秘的“麦田怪圈” 也出现了用线表现的动感图案,它的每一条线都吸引着人们去探索与发现。
小结:刚才我们看到艺术家通过线传递着他们的思想和情绪,而且我们感觉到每一根线都有了动感,这充分说明了线是会动的,有生命的。(板书:会动的 有生命的)
活动3【活动】探索研究,分析线
艺术家用她们自己的方式表现了动感,我们也可以用烙画的形式来表现。
我们每一组课桌上都放着一副烙画,请小组长组织大家进行研究,思考:画中哪些地方有动感?他们是怎样来表现的?(小组研究)
小组交流汇报。
教师重点从线的变化,静与动的对比及排列等方面进行引导。
小结:原来小朋友运用线的各种变化,或者是有规律的排列、组合,有的还采用动与静的对比,使画面产生了动感,栩栩如生。
活动4【练习】体验尝试,表现线
1、师:这么精美的烙画,一定让大家产生了创作的热情吧。课前,我看到同学们带了好些独特的材料,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学生介绍)
太有创意了!你们想烙一幅什么内容的画,如何让画面充满灵动的美感?可以2人小组商量一下。(电脑出示问题)
生:……
下面就请2人小组推荐一位同学把刚才说的情景用笔勾画出草图。
老师从构图上点评。
2、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修改好稿子以后,2人合作,用火红的烙铁,烙出我们心中的线吧!在烙画之前请看看屏幕上的作业提示。(出示)同学们在烙的时候要注意用笔的轻重缓急,掌握好温度的高与底等,使烙线产生丰富的变化,同时要注意用电安全。好,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吧!
3、学生在各种废旧材料上烙画,教师重点从线条造型上给予指导。
4、在墙上展示作品:
请小朋友展示或者推荐自己小组的作品。
问:你们画的什么?怎么表现的?
学生自评、互评,然后教师评价。
活动5【作业】小结拓展,升华线
同学们,还记得这条生命之线吗,它给予生命以希望,使我们感到强烈的震撼。今天我们用火红的烙铁烙出了每个人心中会动的线,在这些看似简单的线中,蕴含着同学们的思想与创造,同样让老师感动。同学们,其实,人生也是一条会动的线,这条线每天都在向前延伸。老师相信,只要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用心去发现、去感受,去创造,就一定会连接起通向自己未来的生命之线,在这条会动的生命线中,创造出你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