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文档属性

名称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1-12 20:1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第一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二课时) 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铜中含有铜原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联想与启示 电解水可以得到氢气与氧气。氧气能助燃,氢气能燃烧,水能灭火,他们各有自己独特的性质。
为什么水不具有氢气和氧气的性质呢? 构成水、氢气、氧气的微粒(分子)不同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意大利化学家、物理学 家阿佛加德罗(Amedeo Avogadro,1776~1856) 提出了分子学说。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氧气、水、二氧化碳等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构成,而且它们的分子不同,导致性质不同。这些物质是许多分子聚集而成。水氢气氧气 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能感知到的物质。常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O2 H2 N2

H2O CO2 CO HCl CH4 SO2 NH3

酒精 蔗糖 葡萄糖要记住哟:常见气体、水等每个水分子约为3×10-26kg,计算一下一滴水(1/20g)中含有水分子的个数为 多少?答案:
分子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但分子很小,肉眼看不见,不能用天平来称量。
分子总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一定间隔。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1.7×1021 个分子有多大水分子氧气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放大了几十万倍的分子才这么大 1、水变成水蒸气
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水分子间的距离增大了。这一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电解水时,水分子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分子可以再分吗2、在水分解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
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可以认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气分子,看到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没有再被分割。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分子变了,化学性质一定变。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变,而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改变
分子原子的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结论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分。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又一种基本微粒,常见的金属(铁、铜、汞等)及稀有气体(如氦、氖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
原子小但现代技术可操纵原子。常见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金属(铁、铜、铝、镁等)
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
固体非金属(金刚石、石墨、硫、磷、
硅)原子学说创始人--道尔顿人类对原子的认识通过移动硅原子构成的文字原子操纵术人类对原子的认识总结分子和原子都是肉眼看不见的;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分子的区别: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原子是一个实心的小球吗?原子还能再分吗?探究原子的内部结构很早以前,在大家心目中的原子是一个没有内部结构的圆球。但是,经过20世纪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科学家们不但打开了原子的大门,而且发现小小的原子内部结构复杂,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已经发现了很多种,至今仍然在探索中。
人类对原子内部结构的认识是一部壮丽的史诗——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说明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1911年卢瑟福发现原子核。 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 英国科学家
卢瑟福
(E.Rutherford,1871~1937)大多数的α粒子能穿透金箔,说明金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α粒子一穿而过。
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线,发生了偏转。说明原子内部有带正电荷的粒子存在。
有极少部分粒子反弹回去,说明运动中遇到了坚硬的不可穿透的质点,这说明原子中有一个很小的核,因为核很小,所以只有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去。原子的构成 原子
(不显电性) 原子核
(带正电)核外电子
(带负电)质子 (带正电荷)中子 (不带电)1、原子的构成想一想:
原子为何不显电性? He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由于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原子呈电中性。
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叫核电荷数。
那么原子核有多大?电子又有多大?原子的构成原子很小,但原子核更小。原子核的半径约是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
电子那就更小啦。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电子在原子核外的空间以接近光速的速度作高速运动。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一种氢原子除外),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一般的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不一定所有的原子核内都有中子分析下表可以获得哪些信息?不同种类的原子,其核电荷数、质子数是不同的。
一个原子其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同。
同种原子其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原子的质量 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如: 一 个 碳 原 子 的 质 量:1.993×10-2 6 kg,即: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993 kg设疑:用这样小的数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很不方便,能不能用一种好写、好记、好用的方法来表示原子的质量呢?铝原子的质量为4.482 ×10-2 6 kg
纳原子的质量为3.819 ×10-2 6 kg
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 ×10-2 6 kg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
以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2、定义式: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碳-12原子质量 × 1/12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 是一个比值,单位为一,省去不写。练一练一个铝原子:4.482×10-26kg、一个氟原子:3.156×10-26kg,计算铝、氟的相对原子质量。已知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 ×10-26kg 3.分子的质量分子的质量很小,书写、记忆很不方便,通常用相对分子质量表示。
相对分子质量=构成分子的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符号为Mr。
有单位,为一,省去不写。
试求H2O的相对分子质量。解:水的相对分子质量Mr(H2O)=Ar(H) ×2+Ar(O) ×1
=1 ×2+16 ×1
=181、一个氨分子(NH3)是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的,计算氨的相对分子质量。
2、计算尿素[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 17 )( 60 )你会吗四、离子—带电荷的微粒1、分类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微粒2、书写方法—离子符号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微粒Mg2+Cl-Na+O2-镁离子氯离子钠离子氧离子离子符号的写法:
⑴ 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注离子所带电荷;
⑵ 数字在前,“+”、“-”号在后;
⑶ 离子所带电荷数为1时,1省去不写。失电子得电子失电子得电子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阳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
阴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原子和离子的联系和区别(原子不带电)(带正电)
(带负电)离子符号的意义: Mg2+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2表示2个镁离子结合结合分解聚集结合物质与构成微粒之间的关系:得到或失去e失去或得到e1、 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结构,符号为C60,由此可知,它的一个分子是______________构成的,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60个碳原子720一、原子的构成2、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二、离子——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1、概念2、离子分类3、离子的表示方法三、原子、离子、分子的关系本节总结: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