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检测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1.粉碎“四人帮”后,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峻局势,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为此,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表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A.是顺应时势的重大行动 B.面临着保守势力的阻挠
C.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D.成为新中国的历史起点
2.他多次成为美国影响最大、有世界“史库”之称的《时代》杂志封面人物……因为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材料中的他是指( )
A.孙中山 B.毛泽东 C.邓小平 D.习近平
3. 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文章指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4.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
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深刻阐明了( )
A.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B.个人崇拜的重要性
C.破除迷信的重要性 D.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5.《人民画报》1978年的年度封面——《开放之舞》这样描述道:“这一抹跳动的红,不再是过去十年满天旗帜上那种浓烈的红,不再是高高举起的语录上唯一的红色,这一抹红……也让人隐隐感受到了那么一点自由的气息。”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
B.我国开始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
C.改革开放后,社会各界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D.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6.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异军突起,改变了农村单一的经济结构,推动了城镇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异军突起”是指( )
A.农村职业教育 B.社会保障制度
C.乡镇企业 D.农民工进城
7.谈到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厂长时的状况,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调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材料突出反映了(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性 B.联产承包责任制势在必行
C.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病所在 D.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8.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1990年中国只有1家国有企业上榜;到2018年达120家,其中国有企业有83家,约占70%。这表明( )
A.中国国有资本的迅速壮大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实现
9.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搞好大的,放活小的”方针,通过股份制、租赁、破产、出售等方式,大力推动小型国有企业改革。这说明( )
A.政企不分的弊端得到了解决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C.我国积极推行现代企业制度 D.私有制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
10.“经济特区不仅成功吸引了大量外资,还引进了先进生产管理技术……”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 )
A.建立的原因 B.发挥的作用 C.建立的目的 D.发展的过程
11.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港口建设成效显著,航空事业快速发展,通信体系构建完整,全省电子政务专网和党政网投入运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材料意在说明海南( )
A.经济发展后劲大大增强 B.生产总值稳步增长
C.教育文化事业发展迅速 D.人均收入显著提高
12.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按照我国对外开放的次序依次各举一例,正确的是( )
A.深圳—大连—长江三角洲—重庆 B.厦门—武汉—珠江三角洲—昆明
C.珠海—天津—满洲里—闽南三角地区 D.汕头—上海—乌鲁木齐—重庆
13.《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中说:“如果没有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国有企业开始改革
14.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部署。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中共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充分说明了( )
A.我国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B.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C.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D.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重中之重
15.武汉火神山医院从方案设计到建成交付仅用10天,被誉为中国速度,这种速度的背后,是中国建造技术的创新,是更丰富的抗疫经验,是同舟共济、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这种速度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6.下面的历史年代尺展示了党带领中国人民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与1978年、2017年相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
A.伟大转折、打开国门 B.高举旗帜、决胜小康
C.打开国门、高举旗帜 D.伟大转折、决胜小康
17.(2021·阳江模拟)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脱贫攻坚提供了规范性力量、建设性作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为进一步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源泉、积蓄能量。这说明( )
A.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B.我国已实现全面小康
C.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 D.脱贫需要有精神指引
18.(2021·广州质检)某市提出尽快落实小微企业优惠政策和进一步完善司法审判制度。以上内容对应“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
A.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 B.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
C.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
19.下图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部分重大科技成果,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A.绿色 B.创新 C.协调 D.开放
20.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这种状况表明( )
A.世界各大经济体促成多极化形成 B.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C.改革开放使中国工业已超过美国 D.改革深刻改变了中国并影响了世界
二、综合题(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21.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广东团审议时强调指出,广东得改革开放之先机,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最根本的还要靠改革开放。
材料一 1979年4月,广东省负责人向中央汇报工作时,希望让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有必要的自主权……邓小平当即果断指出:“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材料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蓝皮书指出最具综合竞争力城市的排名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专家解释说,深圳是全国城市中单位面积经济产出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除经济发展外,深圳亦能兼顾环保。香港经济竞争力整体强健,但“守成有余,创新不足”。 ——央广网
材料三 如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最先拥有“自主权”的城市有哪几个。中国最终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开放格局
(2)根据材料二,分析深圳成为最具综合竞争力城市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1984年广东经济有什么变化。材料一和材料三有何联系
(4)联系材料、结合实际,请你谈谈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地方政府、人民应如何做,使得我们能够发展得像深圳一样好
22.“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个全面”已成为中华民族当下最为热议的话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梦,富强梦;中国梦,振兴梦;中国梦,幸福梦……睡狮猛醒,巨龙飞腾,中国道路,坎坷踏平。万里长城,巍巍昆仑,中国精神,如日东升。
——京歌《中国梦》节选
材料二 习近平主席2013年11月2日讲话:中国人民正在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材料三 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说一说现阶段我们已经实现了哪些梦想。(举一个具体例子说明)
(2)指出“两个一百年”分别开始于哪一年?
(3)材料三中提到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除此
之外,还有哪三个布局
(4)作为青年一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哪些努力 (任答一点即可)
参考答案
1-5ACDAB 6-10CAACB 11-15AACCD 16-20DCBBD
21.(1)城市:深圳、珠海和汕头。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2)原因:①深圳是全国城市中单位面积经济产出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②发展经济同时兼顾环保。
(3)变化:广东经济增长速度由1978年(改革开放前)远远落后于全国到1984年(改革开放后)迅速追上全国增长速度。联系:材料三广东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材料一的改革开放政策。
(4)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习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要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强经济交流,这样才能促进社会进步;要进一步加强同世界各国的联系,相互学习,互相促进,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言之有理即可)
22.(1)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梦想:航天梦、科技梦。
(2)1921年;1949年。
(3)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4)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改革创新理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