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第六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历史第六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1-12 20:2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背景1. 必要性:日本侵华的不断加深——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日本侵华的背景明治维新后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扩张政策大陆政策呈现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 1929年经济危机加快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步伐 英美等国的自顾不暇为日本侵略提供了客观环境 中国内战给予日本可趁之机日本侵华的概况发动“九?一八”事变 制造“华北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日本侵华的影响 中国:中日之间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使 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团结起来,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必要英美:损害英美在华利益,与英美矛盾加深 2.可能性 国际方面 共产国际:共产国际召开七大,提出建立广泛的反法西斯
统 一战线 英美:由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其在华利益,双方
矛盾加深 国内方面:各阶级阶层面对侵略的态度变化中共领导的抗日救亡斗争 ??? a.“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发表宣言,提出”发动群众斗争,反对日本
帝国主义”的主张 b.中共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后来发展为东北抗日联军,成为东北
抗日武 装力量的核心 c.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的方针 d.领导“一二?九”运动,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e.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初步形成
东北人民自发的抗日斗争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成抗日义勇军,沉重打击了日伪军。国民党内爱国力量的抗日活动 a.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上海成立 b.冯玉祥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c.蔡廷锴等爱国将领在南方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领导
抗日斗争 d.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是这一时期抗日民主运动的最高潮蒋介石集团 a.“九?一八”事变后的不抵抗政策
b.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c.西安事变后的联共抗日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1.形成过程(1)“华北事变”后,中共发表《八一宣言》(2)瓦窑堡会议上正式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3)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奠定了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的理论基础 (4)经过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等重大事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初步形成 (5)“七七事变”后,中共发表通电,提交国共合作宣言 (6)“八 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红军改编为八路军、
新四军 (7)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比较两次国共合作的不同点两次国共合作的不同之处:社会背景不同
实现合作时两党的地位不同合作的社会基础有差别
“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人民的共同愿望两党都处于发展的初期,都属于革命性质的政党
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合作的基础更广泛(包括海内外一切赞同抗日的力量)也更复杂(包括蒋介石及其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日帝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妄图灭亡中国
国民党:执政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共产党:成熟,有军队、根据地,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成为中国革命力量的中坚。两次国共合作的不同之处: 合作的方式、政治纲领不同
合作所反对的对象不同 合作的结果和前途不同
党内合作
以新三民主义为合作基础 “打倒列强,除军阀”
主要是反封建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但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国共合作中途破裂
虽有严重的矛盾和斗争,但还是坚持了抗战胜利,完成了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历史使命。
党外合作
只有《国共合作宣言》没有共同的合作纲领打败日本法西斯侵略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作用1.国内
中共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抗日战争的旗帜,有利于团结一切抗日力量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保证了抗日战争走向胜利 2.国际
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有力的支援了世界其他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 1.“九一八”事变后的影响不包括 ( )
A. 打破了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加深了英美和日本之间的矛盾
C.中日民族矛盾向着主要矛盾地位上升
D.中国内战进一步扩大 D 2.中共不断调整同国民党政策的核心内容是 ( )
A. 团结一切力量抗击日本侵略
B.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
C.打破国民党对根据地的围剿
D.领导全国抗日民主运动A 3.下列关于1931-1937年(七七事变前)中国历史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
A. 国共两党由内战逐渐走了联合抗日的道路
B.中国政府组织中国人民进行局部抗战
C.华北事变标志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九一八”事变开始了日本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新阶段B 4.1931-1936年中国抗日民主运动最主要特点是 ( )
A.涉及东北、华北、福建等地
B.参加者有自发的群众有国民党将领
C、抗日与反蒋相结合
D、都有中国共产党领导 C5.中共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基本依据是 ( )
A.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国民政府内部的分化
C.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
D.英美对日态度的变化 A6.大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
A. 都有共同的政治纲领
B.均采取党内合作方式
C. 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D.皆有各阶级、阶层广泛参加D 材料一:
全国煤产量不过2800万吨,而(华北)五省每年所有产量约在1300万吨;河北棉花和山东小麦的产量,均为当时全国之冠;全国国有铁路实有长度为13017公里,……五省境内实有4631公里,占有总长度的35%;天津、秦皇岛、青岛、烟台等地,为五省对内对外贸易的重要进出港口;在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中,五省关盐统三大税收合计,每年有13200万元。
——《中国现代史大事纪事本末》(上)材料二:
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室孝良在给关东军的秘密情报中说:“1931年九一八,发动满洲事变而占据之,一时帝国市场与原料,得稍缓和。……现在,满洲市场亦臻饱和,短期内亦难再行扩大,即不能与帝国生产率之增进相调和。”“帝国原料与市场问题的解决是不能不注意易于进攻的……中国华北。”华北,诚我帝国之最好新殖民地。” ——同上党的策略路线在于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
党在发动、团结与组织中国人民的力量以反对全国人民的公敌时,应当坚决不动摇的同反日统一战线内部一切动摇、妥协、投降、叛变的倾向作斗争。一切破坏中国人民反日运动者,应该起而攻之。共产党应该以自己彻底的、正确的反日反汉奸卖国贼的言论与行动,去取得自己在反日战线中的领导权。也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反日运动才能得到彻底的胜利。
必须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在这个战线中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亲爱的全国同胞:
华北自古是中原之地,现在,眼见华北的主权,也要继东三省热河之后而断送了!安心读书吗?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亲爱的全国同胞,中华民族的危机,已到最后五分钟。我们,窒息在古文化城里上着最后一课的青年,实已切身感受到难堪的亡国惨痛。
——《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民书》
1935年12月9日发动西安事变的张学良(左)将军与杨虎城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