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第六册《冷战的结束》课件1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历史第六册《冷战的结束》课件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1-12 20:2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0张PPT。第11课 冷战的结束冷战结束的原因:1、由于苏联长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资料生产,导致国内经济停滞,不满情绪增长。
2、冷战时期美苏军备竞赛使苏联经济背上沉重包袱。
3、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外交”方针,大幅度调整对外政策,单方面裁军,并宣布不干涉东欧各国事务。(放弃领导)
4、两大阵营的结构性变动削弱了美、苏两国的对内控制力。冷战结束的过程:1、东欧剧变与德国统一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外交”方针,给东欧各国提供了摆脱苏联控制的条件。1、东欧剧变与德国统一①1989年,东欧各国先后发生国内政权更迭,并相继脱离苏联集团。
②德国的统一
德国的统一过程
A 1989年下半年,民主德国出现了动荡局势,大量国民外逃,柏林墙被推倒,执政的统一社会党无法控制局面。
B 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趁势公布关于实现德国统一的“十点计划”。
C 此后,在两德政府商讨有关统一的内部问题的基础上,苏、美、英、法同两个德国政府商讨了一系列有关统一的外部问题,而苏联的不干预态度则推动了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的进程。
D 1990年10月3日,德国最终实现统一。
2、苏联解体(背景):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冲击了苏联体制中高度集权的弊端,却没有及时建立起能够实现平稳过渡的替代机制,苏共的领导地位与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不断受到地方势力的挑战(过程):
1988年以后,一些加盟共和国要求独立。
1991年8月19日,一部分试图维持原苏联国家体制的领导人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宣布接管国家全部权力。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八一九事件”。
苏共宣告解散。
1991年12月25日,俄罗斯联邦的白红蓝三色国旗取代克里姆林宫上空印有镰刀锤子的苏联国旗。至此,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历史告终。
后冷战时代:向新格局过渡的世界特点1:冷战结束后,人类社会再次面临重构世界体系的艰巨使命。尽管地区冲突仍然存在,但总体而言,和平与发展仍为新时代的主题。特点2:在向新格局的过渡中,美国为保持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霸权地位,强化北约组织,需要时不惜推行“单边主义” 以打击现实或潜在的挑战者:
1990年,伊拉克侵占科威特,引发海湾危机。美国发动海湾战争,取得胜利。
1999年,由南斯拉夫解体带来的民族冲突引发了科索沃危机。美国和北约悍然发动针对南斯拉夫联盟的科索沃战争。
2001年9月11日,震惊世界的“九一一事件”。2001年10月,美国以“基地”组织盘踞在阿富汗为由发动阿富汗战争。
2003年3月,美国宣称伊拉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主义,再次推行“单边主义”政策,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
特点3: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仍然处在大转型的过程中。美国的单极霸权正在遭到世界各国的反对和抵制。国际政治的多极化将是形成中的世界新格局的显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