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 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 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6 22:1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
B.室内发生火灾,立即打开门窗
C.生活中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农业上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收集氧气 D.蒸发结晶
3.下列离子能在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4.某工厂排出的废水pH小于7,并含有较多的Cu2+,对环境污染严重。从环保及回收利用考虑,较切合实际的治理方案是应适量加入
A.烧碱和纯碱 B.盐酸和铁粉
C.生石灰和铁粉 D.熟石灰和金属银
5.下列实验目的与所用试剂相符的是
A.证明NaOH溶液中含有Na2CO3――酚酞试剂
B.证明NaOH溶液中含有Na2CO3――澄清石灰水
C.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杂质――稀盐酸
D.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杂质――CaCl2溶液
6.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性质与用途 B.化学与环保
①氧气可用于炼钢,是由于氧气具有可燃性 ②CO可用于炼铁,是由于CO具有还原性 ①大力发展化石能源,满足工业生产需求 ②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C.化学与生活 D.物质分类
①生石灰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②如果庄稼的叶子发黄,可施用氮肥 ①烧碱、纯碱都属于碱 ②二氧化锰、氧化铝都属于氧化物
A.A B.B C.C D.D
7.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有H+、Na+、Ba2+、Cl-、SO、CO六种离子。两厂废水中各含三种离子,其中甲厂的废水明显呈酸性,甲厂废水中的离子是( )
A.H+、Na+、Ba2+
B.H+、Ba2+、Cl-
C.Na+、SO、CO
D.H+、SO、CO
8.为了发展低碳经济,科学家们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技术流程如下图所示:把CO2含量高的气体吹入饱和K2CO3溶液中,生成KHCO3,然后利用KHCO3受热易分解的性质,再把CO2提取出来,经化学反应使之变为甲醇(CH3OH)和水(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K2CO3,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B.碳酸钾溶液所起的作用是富集空气中的CO2,为合成甲醇提供CO2
C.通入高温水蒸气的作用是加快CO2的逸出,以便及时为合成塔提供CO2
D.合成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
二、简答题
9.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正常雨水呈弱酸性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2)氯化钠固体不导电,但氯化钠溶液能导电的原因______。
10.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它为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写出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症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2)了解土壤酸碱度是科学种植最基础的工作,其测量的方法是:取田里少量土壤样品、称量,放入烧杯,再加入五倍土壤样品质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后静置,用________测澄清液体的酸碱度;水稻最适宜在pH是6-7的土壤中生长,若测得澄清液体的pH是4,应在该田的土壤中施加适量________来调节土壤的pH。
(3)切圆葱时眼睛常常被刺激而流泪。查阅资料得知:
①圆葱被切开时因破坏了细胞组织,生成了多种挥发性的能刺激眼睛的物质(其中含有少量SO3)这些挥发性物质是“催人泪下”的元凶。
②SO3跟CO2的化学性质相似。
请你运用类比推理,写出三氧化硫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若要避免切圆葱时眼睛流泪,请你给出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
(4)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火星上含有丰富的二氧化碳和镁资源。科学家设想用镁作为未来火星上的燃料,因为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一种氧化物和一种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11.在一只大烧杯里盛有10%的CuSO4水溶液,插入两个电极,同时在电路中连接一个灯泡,若在这时接通电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灯泡是否会发亮?为什么?
(2)往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灯泡亮度有何变化?为什么?
(3)当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时,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4)继续加入Ba(OH)2溶液,灯泡亮度又将如何变化?
三、推断题
12.元旦晚会上,物质王国中常见的六种物质甲、乙、丙、丁、戊、己跳起了欢快的“锅庄舞”。已知丁物质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己物质是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物质。它们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反应,“→”表示物质之间可以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乙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2)写出图中序号所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
②_______。
(3)不慎将己物质的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_______(填名称)溶液。
(4)上述反应及转化关系中共涉及_______种基本反应类型。
13.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B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黑色固体,E为红色固体单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化学式:A________;E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写出图中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分子的运动,实验如图所示。图中试管A和装置D的试管中装有体积和浓度相同的浓氨水,试管B和C中装有体积和浓度相同的酚酞溶液。
(1)实验前,另取少量酚酞溶液,向其中滴加浓氨水,观察到酚酞溶液变红。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①和实验②都会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___ ,但出现此现象的快慢不同。
(3)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产生上述现象快慢不同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
1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图所示的装置,回答问题:
(1)图中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A和C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是______。
(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并探究石蜡燃烧的产物,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填字母序号)。若用该装置组合制取二氧化碳,收集过程中,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写出检验该气体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6.氧化钙俗名生石灰,某同学针对氧化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分离B中难溶物的操作Ⅰ叫____________。
(2)如果要用实验证明C中不是水而是一种溶液,可以选择__________(填序号)进行实验。
①稀盐酸 ②酚酞溶液 ③CO2 ④NaCl溶液
(3)操作Ⅱ是加入NaOH固体后无色澄清液出现白色固体(NaOH固体全部溶解),则白色固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17.某化学实验小组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取10%的氢氧化钠溶液40克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20%的稀硫酸,直至溶液呈中性。计算:
(1)所加稀硫酸的质量为多少克?
(2)反应完全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8.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
(1)原混合物中 NaCl的质量______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AgNO3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精确到0.1%)
19.某袋装食品的脱氧剂由活性炭、铁粉和食盐混合而成,三者质量比为 2∶2∶1。现用该脱氧剂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将该脱氧剂加入盐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打开失效的脱氧剂小袋,发现里面出现了红褐色物质,该物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5.0g未经使用的该脱氧剂最多能够吸收氧气_____ g。
(3)用电子秤称取7.20g完全失效后的脱氧剂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溶解后过滤,滤渣为黑色粉末。向所得滤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充分反应产生的沉淀质量为2.87g。列式计算该失效脱氧剂中NaCl的质量分数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D
3.C
4.C
5.B
6.C
7.B
8.B
9. CO2+H2O═H2CO3 固体中构成氯化钠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而溶液中离子能自由移动
10.(1)
(2) pH试纸 熟石灰
(3) 圆葱放在水中切(菜刀蘸水切)或圆葱放在冰箱冷藏后再切或圆葱放在苏打水中切
(4)
11.(1)在CuSO4水溶液中存在着大量的和,当接通电源时,自由离子定向移动而导电,所以灯泡会发亮;(2)当向烧杯中逐滴滴入Ba(OH)2溶液时,灯泡逐渐变暗。原因是随着Ba(OH)2溶液加入,生成Cu(OH)2和BaSO4沉淀,致使溶液中的离子逐渐减少,灯泡变暗。反应原理为;(3)当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时,灯泡熄灭。因为此时溶液中的离子几乎全部沉淀了;(4)继续加入Ba(OH)2溶液,灯泡由暗变明,此时,溶液中存在Ba(OH)2电离产生的离子,故溶液又能导电了
12. Na2CO3 Ca(OH)2+Na2CO3=CaCO3↓+2NaOH 2HCl+CaCO3=CaCl2+H2O+CO2↑ 硼酸 3
13. CO Cu
放热
14. 探究浓氨水和酚酞溶液接触是否有变化(变红) 酚酞溶液变红 D中氨水温度比B高,D中氨气分子运动速率比B快,所以C中酚酞溶液先变红。
15.(1)锥形瓶
(2) 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的冒出
(3) BFE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CO2+Ca(OH)2=CaCO3↓+H2O
16. 过滤 ②③ Ca(OH)2
17. 24.5 11%
18.(1)设: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为x 参加反应的硝酸银的质量为y。
x=11.7g;
y=34g;
(2)AgNO3溶液的质量=170g+28.7g-28.7g-50g=120g;
AgNO3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
答: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为11.7g;
AgNO3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8.3%.
19.(1)
(2)Fe2O3(或Fe2O3·xH2O);0.86
(3)16.3%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