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化学肥料一课一练—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2化学肥料一课一练—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6 22:3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化学九下 11.2 化学肥料 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1.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为保护环境,把废旧电池深埋处理
B.为增加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C.为节约水资源,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D.为节约资源,大力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2.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植树造林,防沙降尘 B.焚烧垃圾,净化环境
C.禁用农药,保护水源 D.深埋电池,消除污染
3.氯化铵(NH4Cl)是“侯氏制碱法”的一种副产品。已知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下列关于氯化铵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铵属于酸 B.氯化铵是一种复合肥
C.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提高肥效 D.氯化铵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会产生白色沉淀
4.下列做法不能体现环境友好发展理念的是
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B.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D.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
5.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绿水青山。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A.应将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无色无味的工业废水可以随意排放
C.任意施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D.增加烟囱的高度减少工业废气排放
6.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A.C、CO、CO2 B.H2O2、H2O、O2
C.KOH、K2CO3、KNO3 D.Fe2O3、FeCl3、Fe(OH)3
7.下列物质中,属于钾肥的是
A.NH4H2PO4 B.CO(NH2)2 C.Ca2 (PO4) 3 D.K2SO4
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分离KCl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B 鉴别NaNO3和NH4HCO3两种氮肥 取样,闻气味
C 除去CO中的C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红热的铜网
D 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将两根铁钉分别密封在盛有干燥空气和盛满水的试管中一周并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9.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属于氮肥
B.凡施用过化肥的蔬菜都会危害健康
C.硫酸钾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刺激性的气味
D.合理施用化肥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10.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B.氯化钾(KCl)和磷酸二氢铵[(NH4)H2PO4]都属于复合肥料
C.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味
D.化肥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改良
11.下列关于化肥 NH4H2PO4(磷酸二氢铵)的说法错误的是
A.P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
B.N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
C.NH4H2PO4属于复合肥料
D.NH4H2PO4不能与草木灰混合使用
12.某农用物资店的货架上待售的化肥有(NH4)2SO4、NH4H2PO4、CO(NH2)2,其中缺少的肥料品种是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料
13.下列有关化肥或农药的叙述错误的是
A.硫酸铵属于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B.硝酸钾属于复合肥
C.农药有毒,应禁止施用
D.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14.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过程
A 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在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倒入1/3的水,拧紧瓶盖,振荡,塑料瓶迅速变瘪
B 浓盐酸的挥发性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细口瓶,瓶口有白雾产生
C 鉴定某溶液是氯化铁溶液 向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D 硫酸铵是一种铵态氮肥 硫酸铵样品与熟石灰混合后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A.A B.B C.C D.D
15.下列有关农药和化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硝酸钾(KNO3)是复合肥
B.化肥和农药对农业的高产和丰收都起着重要作用
C.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可以鉴别氯化铵(NH4Cl)和氧化钾两种化肥
D.农药施用后,不会在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残留
16.化肥碳酸铵、硫酸钾均为白色固体。分别取少量固体进行下列实验,不能将两者区别出来的是
A.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B.加入稀盐酸中
C.加入溶液中 D.加入溶液中
二、综合应用题
17.含氮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氨气是由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是因为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了碱,请写出这种碱的化学式_____。
(3)NH4NO3 是一种重要的氮肥,请标出 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已知NH4NO3和KCl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则混合物中KCl的质量分数 为_____。
(4)请完成鉴别氯化铵和硝酸铵两种溶液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 ______ ______
18.已知废旧干电池填料中含有二氧化锰、氯化铵和氯化锌等,某化学兴趣小组想回收利用废旧干电池中的二氧化锰和氯化铵,设计了如下流程:
(1)操作1和操作2的名称都是_____,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除漏斗、烧杯外,还需要_____,其作用是_____。
(2)灼烧滤渣l时,会产生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由此推测滤渣1中除含有MnO2外,还存在的物质是_____。
(3)己知滤液1中氯化铵和氯化锌的浓度相近.在某温度下蒸发滤液1时,大量的氯化铵晶体先析出,说明该温度下氯化铵溶解度_____氯化锌的溶解度(填“<”、“=”或“>”)。
(4)同学们还设计了下列实验探究滤液2中的溶质成分。
【猜想】猜想一:氯化锌 猜想二:_____ 猜想三:氯化锌和氯化铵
【查阅资料】在氯化锌溶液中逐滴滴入稀氨水,先会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白色沉淀会溶解。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2,加入到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并加热 _____ 滤液2中含有氯化铵
另取少量滤液2,_____ _____ 滤液2中含有氯化锌
【结论】猜想三成立。
19.纯碱在工业生产中用途极广,有着强大的“朋友圈”。
(1)K2CO3是一种农家肥料草木灰的有效成分,草木灰属于_______(填“钾肥”或“复合肥”)
(2)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粗盐水中含有CaCl2、MgCl2等可溶性杂质,加入过量沉淀剂NaOH、Na2CO3,固体C为_______(填名称)。
②小华设计如图的实验装置测定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杂质NaCl)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取一定量的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通过测定生成CO2的体积,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已知常温常压下CO2的密度是1.977g/L)
I.如果样品质量为2.12g,则实验中选用的量气管规格最合适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500mL B.1000mL C.1500mL D.2000mL
II.反应结束后锥形瓶中有CO2残留,会导致测得的碳酸钠质量分数_______(填“偏大”“ 偏小”“无影响”)。
(3)小华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5%的碳酸钠溶液。
①以上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②如图所示的操作中,若C中砝码的质量为10g,游码的读数为2.5g,此时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大于、等于、小于)10%。
③如改正了上述错误,并准确称量,最后发现计算结果小于10%,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20.将40 g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20 g溶质质量分数为0. 365%的稀盐酸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如左图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右图所示。试回答:
(1)上右图从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上右图从B到C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C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有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
(4)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HCO3)的流程,步骤①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分解反应,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填字母)
a.燃烧着的木条火焰熄灭 b.燃烧得更旺 c.无明显变化
(2)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
①用“”可表示的微粒是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图3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3)图2是化肥NH4HCO3上的标签,从标签上看碳酸氢铵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
(4)图二化肥的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铵,其化学式为NH4HCO3,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碳酸氢铵中氮、氢、碳、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②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说明标签上的化肥是_________(填“纯净物”或 “混合物”);(计算结果保留0.1%)
③790g碳酸氢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②③两题请写出计算过程)
22.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因变质而使溶液质量减小的是____
A 食盐水
B 浓H2SO4
C 烧碱溶液
D 石灰水
(2)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施用会降低肥效,有关反应方程式为____。
(3)某化学小组利用pH传感器,测得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过程中溶液pH随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写出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②若改用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氢氧化钙溶液进行该实验,pH曲线可能经过__(填“a”“b”或“c”)。
(4)为了探究NaOH样品中是否有在NaC1、Na2CO3杂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乙中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证明样品中含有Na2CO3,该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滴加AgNO3溶液后丙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③该同学通过实验得出了NaOH样品中含有NaC1和Na2CO3,请分析他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
(5)22.33gBaC12溶液与30g稀H2SO4刚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50g滤液,则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D
4.B
5.A
6.C
7.D
8.B
9.D
10.B
11.A
12.C
13.C
14.C
15.D
16.C
17. 分子 NH3 H2O 20% 取两种溶液少量置于两只试管中,再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无明显变化 是氯化铵溶液;是硝酸铵溶液
18. 过滤 玻璃棒 引流 C(或碳) < 氯化铵(或NH4Cl)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逐滴滴入足量稀氨水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溶解
19.(1)钾肥
(2) 氢氧化镁、碳酸钙 A 无影响
(3) ECADB 小于 碳酸钠中有杂质(或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等)
20. 增大 加入温度较低的氢氧化钠溶液起到冷却的作用 Na+、Cl-、OH-、H2O 0.4%
21.(1) 不是 a
(2) N2 C
(3)c
(4) 14:5:12:48 混合物
22. D a 有白色沉淀产生 不正确;因为加入稀盐酸引入C1-,无法证明NaCl的存在(合理即可) 1.46%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