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二》编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日积月累”、“我爱阅读”等几个板块,在字词的习得、句子的表达、写话等方面都提出了训练要求。习得一种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练习,在每一环节的设计中都结合了作业本上的练习,学生在学习之后马上介入练习进行巩固,学以致用,从而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课文简析:
语文园地二总共安排了6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呈现的是两组含“师”、“员”的职业名称。学生对“工程师”比较陌生,而对其他职业相对比较熟悉。充分利用作业本习题建立图文联系,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职业。这个板块要求学生认识11个生字,“程、营、养”等后鼻音较难度,应重点引导学生正音,并在反复读词中对生字进行识记。泡泡语中“邻居王叔叔是一名理发师”,旨在让学生联系生活,运用其中的词语说句子。
“字词句运用”由照样子描写景物和体会词语不同意思两个部分组成。“照样子描写景物”是根据《一匹出色的马》中相关的语句改写而成。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比喻的魅力,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找到合适的喻体是难点应重点着力。“体会同一个词语的不同意思”是让学生感受汉语一词多义的特点。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找近义词”、“拆词组词”等方法理解词语,并且利用课堂作业本习题进行巩固。
“写话”要求学生介绍一个好朋友,是学生初步进行写人练习。为了降低难度,在指导写话时可以分步进行,给学生以支架,指导学生把一个个问题说清楚,再按一定的顺序把三个问题连起来,最后写成一段话。
“展示台”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就地取材,通过评一评比一比来交流。
“日积月累”呈现的是一组关于“关爱”的谚语,再读正确的基础上予以指导,大致了解意思,不求深。通过语境填空题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句意,培养语感。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当堂背诵积累。
“我爱阅读”编排了一首儿童诗《一株紫丁香》,内容浅显易懂。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诗歌内容进行交流,进而感受诗歌中师生间的深情厚谊。通过小组有感情赛读的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爱上阅读。
教学目标:
1.通过图文照应、联系生活实际认识“程、魔”等11个生字。认读表示职业名称的词语,发现两类词语的特点,并能选择词语说句子。
2.通过模仿例句,能展开合理想象,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下来。通过读句子,发现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有不同的意思。
3.能根据提示写一写自己的好朋友,写出他的样子和一起常做的事情。
4.展示书写成果,在比一比评一评中交流书写的经验和体会。
5.背诵积累关爱他人的谚语。能正确流利地读《一株紫丁香》,感受师生的关爱之情。
教学课时:2课时
重难点:
通过模仿例句,能展开合理想象,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下来。通过读句子,发现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有不同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读《一株紫丁香》,感受师生的关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识字加油站
图文照应,识职业
联系生活,谈谈:日常生活中你知道有哪些职业?
图文照应,习题巩固,识职业
出示课堂作业本第二题,学生完成习题,校对订正。
借助拼音,读字词
(1)学生自读,检查认读,正音:“程、养、营”为后鼻音;“术、筑”为翘舌;“饲”为平舌音,注意区分“司”的读音。
(2)生字拓展口头组词,巩固生字。
(3)指名学生一组一组读词语,谈谈发现:一组职业都带“师”,一组职业都带“员”。
(4)拓展带有“师”、“员”字的职业名称的词语:美容师、蛋糕师、化妆师、消防员、安全员、保洁员。
链接生活,说句子
出示泡泡语,指名读句。
选用一个词语,照样子拓展练说周围人的职业。
板块二:字词句运用
(一)比喻让表达更精彩
1.读小诗,说景物
(1)自由读小诗,读正确。
(2)交流: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读小诗,明格式
(1)再读小诗
(2)齐交流:三个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第一行写看到的景物,第二行写景物的特点,第三行写景物“像什么”
3.大胆想象,写小诗
(1)借范句,试想象。
出示:天上的云,雪白雪白的,好像一群小绵羊。
指名说说,白云还像什么?完成填空:天上的云,雪白雪白的,好像( )。
(2)借习题,大胆想象
学生自主完成课堂作业本第三题,
(3)齐交流,完成小诗
全班交流,相机判断喻体是否恰当
词意因语境而别样
1.读句子,明词意
(1)学生自主读句子,结合语境理解词意
(2)同桌讨论词语的意思
(3)全班交流,相机引导学生用“找近义词法”和“拆词组词法”等方法理解词意。
2.做习题,巧巩固
(1)学生自主完成课堂作业本第4题
(2)全班校对
3.读笑话,巧拓展
出示笑话《意思意思》:美国青年汤姆自小迷恋中国文化,苦学汉语十年,近日远渡重洋来中国参加汉语托福考试。试卷第一题,请解释以下短文中每一个“意思”词语中所包含的不同含义。
“科长阿呆上领导家拜年,呈上红包时,领导问:你这是什么意思?
阿呆:没什么意思,只是意思意思!
领导:都在一个单位的,你这样就不够意思了。
阿呆:承蒙您关照,真的是点小意思。
领导:哈哈!你这个人真有意思。
阿呆:其实真没别的意思!
领导: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阿呆:哪里呢,是我不好意思啊!”
学生自主读笑话
同桌合作说说笑话中的“意思”一词的含义
全班交流,深刻体会汉语中的“一词多义”。
板块三:交流平台
1.比一比,评姿势
(1)比一比。同学们,这里有几幅图片展示了我们平时写字时的姿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评一评。在这几张图片中你最喜欢谁的姿势?为什么?
小结:在平时写字时,我们要牢记“三个一”。同桌之间相互督促。
2.比一比,评书写
(1)比一比。学生拿出自己觉得最满意的书写作品,组内选出最佳作品。
(2)评一评。小组交流:最佳作品好在哪里?其他作品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可以是间架结构、也可以是笔画的轻重,还可以是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书写的整洁度......
出示泡泡语范例,各小组交流
(3)小结:在平时书写时,要先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按笔画规则书写,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书写时要端正、整洁。
第二课时
板块一:写话
1.游戏激趣,聚焦外貌描写
(1)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根据ppt提示的内容,猜猜是哪个卡通人物?
(2)随机采访学生:你是怎么猜出来的?相机小结:关注人物外貌特点就能准确定位到人物的身份。
(3)加大难度再猜人物,根据ppt提示的内容,猜猜是班级里的哪个同学?
(4)学生自主练说。
出示小贴士:先确定介绍对象,仔细观察。再抓住他独有的外貌特点进行描述。
出示课本范例:他掉了一颗门牙。他的脸圆圆的,笑起来有个小酒窝。
指名学生介绍一位班级里的好朋友,让其他同学猜。
2.聊聊琐事,聚焦事件描写
(1)同桌合作,聊聊你经常和这位好朋友做些什么?
出示范例:我们天天一起上学,一起回家。我们经常一起打乒乓球。
(2)指名交流
3.聊聊我的好朋友
谁能连起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好朋友?用上“我的好朋友是 ,他长着 ,我们经常一起 。”的句式说一说。
(1)学生自主练说,同桌交流
(2)指名交流,相机指导表达
4.写写我的好朋友
(1)学生写话练习,师巡视找佳作
(2)展评修改
(3)誊抄在作业本第5题
板块二:日积月累
1.读一读,读正确
自由读谚语。指名读,重点正音“瑰”。
2.练一练,懂句意
(1)再读谚语,小组合作大致说说谚语的意思。
(2)全班交流,重点引导理解“予”为给予之意,“锦上添花”为使美好的事物更加美好之意,“雪中送炭”为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帮助别人之意。
(3)活学活用,根据语境完成填空。
①真正的朋友不是在你获得成就时给你喝彩,而是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给你帮助。正所谓“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让我们明白付出也会使人快乐。
③邻居王叔叔是个热心肠,平时总是喜欢帮助大家。有一次山洪暴发,他家被洪水淹没了,邻居们纷纷出手相救。真是印证了一句老话:“_______,_______。”
(4)读着这些谚语,让你想起来谁?(雷锋)明确这些谚语和“关爱”有关。
3.诵一诵,巧积累
(1)师生合作诵谚语
(2)同桌合作诵谚语
(3)自由自主诵谚语
4.读一读,背一背
(1)拓展阅读关于“关爱”的谚语:
花要叶扶,人要人帮。
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2)背诵积累
板块三:我爱阅读
1.读诗歌
(1)学生自由读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顺。
(2)指名分节读诗,指导读好“踮起脚尖儿”儿化音,理解“一株”为“一棵”之意。
(3)齐读诗歌
2.聊内容
全班指名交流:①同学们为什么在老师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
②这株紫丁香给老师带去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
(1)自由读诗歌,感受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以及师生之间的深情厚谊。
(2)小组赛读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比喻:生动具体、展开合理想象
写人:外貌(有特点)、事情(要常见)
谚语:关爱主题、雷锋精神
一株丁香花:真挚师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