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课后培优练 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易) (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课后培优练 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易) (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6 22:4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金属的化学性质(易)
一、单选题
1.下列事实与金属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将铝粉涂在铁器表面以保护铁器
B.真金不怕火炼
C.钨在高温下不易熔化
D.镁用于制照明弹
C. 钨在高温下不易熔化,是指金属钨的熔点较高,是物理性质,选项正确;
D. 镁用于制照明弹,利用了镁燃烧时发出耀眼强光,是化学性质,选项错误。
故选C。
2.人类使用金属的历史,由早到晚的顺序是 。
A.Fe→Cu→Al
B.Al→Cu→Fe
C.Cu→Fe→Al
D.Cu→Al→Fe
3.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甲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乙、丙、丁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气反应。丁盐的水溶液可用丙制的容器盛放,但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甲>乙>丁>丙
B.丙>丁>乙>甲
C.丙>乙>丁>甲
D.乙>丁>丙>甲
4.从金属冶炼的历史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此先后顺序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②金属活动性顺序 ③金属的导电性 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 ⑤金属的延展性
A.①③ B.②⑤
C.②④ D.③⑤
5.、、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④与不反应
A. B.
C. D.
6.有、、三种金属,将和分别浸入稀硫酸中,溶解,不溶解,将浸入的硝酸盐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表面上有析出,由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B.
C. D.
7.已知某金属X发生化学反应:X+YSO4=Y+XSO4,下列根据此反应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A.X一定是金属铁 B.Y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
C.X一定比Y活泼 D.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8.下列化学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选项 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
A S+O2=SO2 化合反应
B H2O2H2O+O2↑ 分解反应
C C+2CuO2Cu+CO2↑ 置换反应
D 2Ag+H2SO4= Ag2SO4+H2↑ 置换反应
9.金属镍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①;②;③。分析化学方程式可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B.反应①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③中的化合价由+4变为+2
D.上述3个反应中涉及2种单质
10.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里,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下的金属是( )
A.Ag B.Fe、Ag C.Fe、Zn D.Ag、Zn、Fe
11.为验证Mg、Cu、S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A.MgCl2溶液、Cu、Sn
B.Mg、Cu、SnCl2溶液
C.Mg、Sn、Cu、盐酸
D.MgCl2溶液、Sn、CuCl2溶液
12.为了验证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只需进行其中三个就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不必进行的是
A.将镁片放入稀盐酸中
B.将铜片放入稀盐酸中
C.将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13.为验证Al,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
A.AlCl3溶液、FeCl2溶液、CuSO4溶液 B.Fe、Cu、AlCl3溶液
C.Fe、AlCl3溶液、CuSO4溶液 D.Cu、AlCl3溶液、FeCl2溶液
1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所做实验,通过实验现象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镁、铁、铜
B.铁比铜活泼
C.铜能置换硝酸银溶液中的银
D.铜能置换出硝酸锌溶液中的锌
15.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3个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他们的方案如图所示,3个实验设计方案中合理的是 。
A.方案一、方案二
B.方案二、方案三
C.方案一、方案三
D.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
16.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硫酸亚铁和硝酸银溶液中,实验现象如下表:
溶液 现象 金属 甲 乙 丙
FeSO4溶液 析出单质Fe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AgNO3溶液 析出单质Ag 无明显现象 析出单质Ag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乙>丙>甲
二、填空题
17.请根据常见金属性质回答问题:
(1)将以下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金首饰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从Mg、Zn、Cu、Fe中选出适当的物质与稀硫酸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 (写一个即可)。
(4)用CuSO4 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在以下 _______ (填序号)中进行。
A.塑料桶 B.铁桶 C.木桶
18.将光亮的铁钉放入CuSO4溶液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有:铁钉表面由__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_____ 色;溶液由___________色逐渐变为_____________色。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19.某兴趣小组欲探究Fe、Cu、Ag、R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R为未知金属),进行如下实验:
(1)如图A所示,将四根金属丝同时插入烧杯中。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表面产生________,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将烧杯中铁丝替换为R进行实验,如图B所示。若甲中出现气泡,乙中无明显现象,则烧杯乙中的溶质是________,可得出Fe、Cu、Ag、R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________________。
三、流程题
20.某化学实验室从含少量Zn(NO3)2的AgNO3废液中提取贵金属Ag,其主要操作流程如图:
(1)固体A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步骤Ⅰ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_;
(3)步骤Ⅰ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Ⅱ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第2课 金属的化学性质(易)
一、单选题
1.下列事实与金属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将铝粉涂在铁器表面以保护铁器
B.真金不怕火炼
C.钨在高温下不易熔化
D.镁用于制照明弹
【答案】C
【详解】A. 将铝粉涂在铁器表面以保护铁器,利用了铝的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能和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铝的进一步锈蚀,选项错误;B. 真金不怕火炼,是指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即使高温灼烧,也不与氧气等物质反应,选项错误;
C. 钨在高温下不易熔化,是指金属钨的熔点较高,是物理性质,选项正确;
D. 镁用于制照明弹,利用了镁燃烧时发出耀眼强光,是化学性质,选项错误。
故选C。
2.人类使用金属的历史,由早到晚的顺序是 。
A.Fe→Cu→Al
B.Al→Cu→Fe
C.Cu→Fe→Al
D.Cu→Al→Fe
【答案】C
【详解】人类使用金属的历史,与金属活泼性有关,越不活泼的金属越早使用,使用金属由早到晚的顺序是: Cu→Fe→Al;故选:C。
3.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甲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乙、丙、丁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气反应。丁盐的水溶液可用丙制的容器盛放,但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甲>乙>丁>丙
B.丙>丁>乙>甲
C.丙>乙>丁>甲
D.乙>丁>丙>甲
【答案】D
【详解】由甲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知,甲最不活泼,由丁盐能与乙反应但不与丙反应知,乙的活动性最强,丙的活动性比丁弱,综上所述,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乙>丁>丙>甲;故选D。
4.从金属冶炼的历史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此先后顺序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②金属活动性顺序 ③金属的导电性 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 ⑤金属的延展性
A.①③ B.②⑤
C.②④ D.③⑤
【答案】C
【详解】略
5.、、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④与不反应
A. B.
C. D.
【答案】D
【详解】略
6.有、、三种金属,将和分别浸入稀硫酸中,溶解,不溶解,将浸入的硝酸盐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表面上有析出,由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B.
C. D.
【答案】C
【详解】略
7.已知某金属X发生化学反应:X+YSO4=Y+XSO4,下列根据此反应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A.X一定是金属铁 B.Y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
C.X一定比Y活泼 D.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答案】C
【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金属X能够与Y的硫酸盐反应,表明的金属活动性比Y强,但X不一定是铁,还可能是镁或锌,选项错误;B、由化学式可知,反应前Y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符号Y元素的化合价为0,即Y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后发生了改变,选项错误;C、由化学式可知,金属X能够与Y的硫酸盐反应,表明的金属活动性比Y强,即X一定比Y活泼,选项正确;D、题文中,X元素与Y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明确,无法判断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关系,选项错误,故选C。
8.下列化学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选项 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
A S+O2=SO2 化合反应
B H2O2H2O+O2↑ 分解反应
C C+2CuO2Cu+CO2↑ 置换反应
D 2Ag+H2SO4= Ag2SO4+H2↑ 置换反应
【答案】C
【详解】A、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但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但化学方程式未配平,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化学方程式完全正确,选项正确,符合题意;D、金属银和硫酸不反应,不存在置换,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9.金属镍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①;②;③。分析化学方程式可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B.反应①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③中的化合价由+4变为+2
D.上述3个反应中涉及2种单质
【答案】D
【详解】略
10.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里,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下的金属是( )
A.Ag B.Fe、Ag C.Fe、Zn D.Ag、Zn、Fe
【答案】B
【详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铁>银,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3和 Zn (NO3)2的混合溶液里,铁能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银,不能与硝酸锌发生置换反应,由于铁过量,充分反应后铁有剩余,故滤纸上留下的金属是铁和银,一定没有锌。故选 B。
11.为验证Mg、Cu、S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A.MgCl2溶液、Cu、Sn
B.Mg、Cu、SnCl2溶液
C.Mg、Sn、Cu、盐酸
D.MgCl2溶液、Sn、CuCl2溶液
【答案】A
【详解】A、MgCl2溶液与Cu、Sn均不反应,不能验证Mg、Cu、S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B、Mg与SnCl2溶液反应生成略带蓝色的Sn,而Cu与SnCl2溶液不反应,能验证Mg、Cu、S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C、Mg、Sn与盐酸均能反应产生氢气,且镁与盐酸反应更加剧烈,Cu与盐酸不反应,能验证Mg、Cu、S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D、MgCl2溶液与Sn不反应,可知金属活动性Mg>Sn,Sn、CuCl2溶液反应,有红色的铜生成,可知金属活动性Sn>Cu,能验证Mg、Cu、S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故选:A。
12.为了验证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只需进行其中三个就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不必进行的是
A.将镁片放入稀盐酸中
B.将铜片放入稀盐酸中
C.将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答案】C
【详解】①将镁片放入稀盐酸中,反应生成氢气,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即Mg>H;②将铜片放入稀盐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铜和稀盐酸不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H>Cu;③将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镁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Mg>Ag;④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Cu>Ag;根据①②④,即可得出Mg>H,H>Cu,Cu>Ag,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镁>铜>银。故将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的实验不需进行。故选C。
13.为验证Al,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
A.AlCl3溶液、FeCl2溶液、CuSO4溶液 B.Fe、Cu、AlCl3溶液
C.Fe、AlCl3溶液、CuSO4溶液 D.Cu、AlCl3溶液、FeCl2溶液
【答案】C
【详解】A、AlCl3溶液、FeCl2溶液和CuSO4溶液这三种溶液相互之间不能反应,无法验证Al,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不符号题意;B、Fe和Cu都不能与AlCl3溶液反应,只能证明Al比Fe或Cu活泼,无法验证Fe与Cu活动性,不符号题意;
C、Fe与AlCl3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证明Al比Fe活泼,Fe与CuSO4溶液反应,铁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证明Fe比Cu活泼,符合题意; D、Cu与AlCl3溶液或FeCl2溶液反应,都没有明显现象,只能证明Al和Fe都比Cu活泼,但无法证明Al和Fe的活泼性,不符合题意。故选C。
1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所做实验,通过实验现象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镁、铁、铜
B.铁比铜活泼
C.铜能置换硝酸银溶液中的银
D.铜能置换出硝酸锌溶液中的锌
【答案】D
【详解】A、通过实验现象可知,铁、镁能与稀硫酸反应,铁、镁排在H的前面,且镁生成气泡的速度大于铁,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铜排在H的后面,可以得到结论: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镁、铁、铜。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铁能置换硫酸铜中的铜,所以,铁比铜活泼。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通过实验现象可知,铜的活动性比银强,铜能置换硝酸银溶液中的银。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通过实验现象可知,铜不与硝酸锌溶液反应,铜不能置换出硝酸锌溶液中的锌。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5.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3个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他们的方案如图所示,3个实验设计方案中合理的是 。
A.方案一、方案二
B.方案二、方案三
C.方案一、方案三
D.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
【答案】C
【详解】方案一: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铁在铜的前面,铁不能与硫酸锌溶液反应,说明铁在锌的后面,能证明锌>铁>铜,故方案一可行;方案二:铁、铜与硫酸锌溶液都不反应,说明铜、铁在锌的后面,但是不能说明铁和铜的顺序,故方案二不可行;方案三、铁片和锌片都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且锌与盐酸的反应速率大于铁与盐酸反应的速率,说明锌在铁的前面,且都在氢前,铜不与盐酸反应,说明铜在氢后,能证明锌>铁>铜,故方案三可行。综合以上分析可知,C正确。故选:C。
16.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硫酸亚铁和硝酸银溶液中,实验现象如下表:
溶液 现象 金属 甲 乙 丙
FeSO4溶液 析出单质Fe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AgNO3溶液 析出单质Ag 无明显现象 析出单质Ag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乙>丙>甲
【答案】B
【解析】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甲会置换出单质Fe,乙、丙无明显现象,说明活动性甲大于Fe,乙、丙小于Fe;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甲、丙会置换出单质Ag,乙则无明显现象,说明活动性甲、丙大于Ag,乙小于Ag;所以活动性甲>Fe>丙>Ag>乙。故选B。
二、填空题
17.请根据常见金属性质回答问题:
(1)将以下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金首饰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从Mg、Zn、Cu、Fe中选出适当的物质与稀硫酸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 (写一个即可)。
(4)用CuSO4 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在以下 _______ (填序号)中进行。
A.塑料桶 B.铁桶 C.木桶
【答案】(1)Al Ag
(2) 黄金的金属活动性弱(或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黄金不易跟氧气反应等)
(3)Zn+H2SO4=ZnSO4+H2↑(或Mg+H2SO4==CaSO4+H2↑;Fe+H2SO4=FeSO4+H2↑)
(4)B
【详解】(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金属镁和锌之间的金属为铝;位于汞和铂之间的金属为银;故选Al,Ag;
(2)黄金是由金属Au组成的单质,金属Au的活动性极弱,一般情况下不能与其它物质反应,表现出化学性质稳定,因此黄金首饰不易锈蚀;
(3)Mg、Zn、Cu、Fe四种金属中,只有C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H之后不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其它三种金属都可以与稀硫酸反应;故答案为Zn+H2SO4═ZnSO4+H2↑或Mg+H2SO4═MgSO4+H2↑或Fe+H2SO4═FeSO4+H2↑;
(4)金属铁活动性比铜强,所以铁能把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而使溶液变为硫酸亚铁溶液,波尔多液失去药性;故选B。
18.将光亮的铁钉放入CuSO4溶液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有:铁钉表面由__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_____ 色;溶液由___________色逐渐变为_____________色。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银白 红 蓝 浅绿
【详解】硫酸铜溶液为蓝色,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硫酸亚铁,硫酸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所以能观察到的现象有:铁钉表面由银白变为红色;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某兴趣小组欲探究Fe、Cu、Ag、R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R为未知金属),进行如下实验:
(1)如图A所示,将四根金属丝同时插入烧杯中。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表面产生________,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将烧杯中铁丝替换为R进行实验,如图B所示。若甲中出现气泡,乙中无明显现象,则烧杯乙中的溶质是________,可得出Fe、Cu、Ag、R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气泡 Fe+CuSO4=FeSO4+Cu
(2) FeSO4 Fe>R>Cu>Ag
【详解】(1)由图示可知,在甲中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了氢气和硫酸亚铁,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表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乙中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FeSO4+Cu;
(2)一段时间后,将烧杯中铁丝替换为R进行实验,由于甲中出现气泡,说明了R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的前边,乙中无明显现象,说明R不能和硫酸亚铁反应,即铁比R活泼,同时硫酸铜已经完全反应,则烧杯乙中的溶质是硫酸亚铁(FeSO 4),说明R的活泼性小于铁,可得出Fe、Cu、Ag、R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Fe>R>Cu>Ag。
三、流程题
20.某化学实验室从含少量Zn(NO3)2的AgNO3废液中提取贵金属Ag,其主要操作流程如图:
(1)固体A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步骤Ⅰ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_;
(3)步骤Ⅰ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Ⅱ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1)Zn、Ag (2) 过滤 (3) (4)
【详解】(1)锌粉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由于是加入过量的锌粉,所以固体A的成分有剩余的Zn和生成的Ag;
(2)步骤I的实验操作是实现固体和液体分离,为过滤;
(3)步骤I是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向固体A中加入过量稀硫酸,银不与稀硫酸反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