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课后培优练 课题2 溶解度 (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课后培优练 课题2 溶解度 (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6 22:59: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溶解度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溶剂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B.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一定有固体析出
C.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含溶质更多
D.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溶质
2.已知20 ℃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 g和88 g。
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固体种类 NaCl NaCl NaNO3 NaNO3 NaNO3
固体的质量/g 30 60 30 60 9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100
①~⑤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⑤ D.④⑤
3.下列关于物质的溶解度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t1℃时,10克硝酸钾可溶解在100克水里,所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0克
B.t1℃时,10克硝酸钾可溶解在水里配成饱和溶液,所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0克
C.把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以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D.t2℃时,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则t2℃时的食盐溶解度36克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是包含其底部未溶解的溶质的混合物
B.一定温度下,100g的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g食盐,用力搅拌后可得到103g食盐溶液
C.一定温度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白糖,白糖不会溶解
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5.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比较溶解能力大小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表:
温度(℃) 使用的溶质 使用的溶剂 观察到的实验结果
20 碘2g 酒精10g 全部溶解
20 碘2g 水10g 部分溶解
从上表中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与溶质的性质有关
B.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C.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D.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与溶质的质量有关
6.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  )
A.是浓溶液 B.有部分固体未溶解
C.是稀溶液 D.是该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溶剂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B.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C.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含溶质更多
D.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溶质
8.已知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 g。下列关于对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20℃,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 g KNO3固体
B.20℃时,100 g KNO3溶液中溶解31.6 g KNO3固体
C.100 g水中溶解了31.6 g KNO3固体达到饱和
D.20℃时,31.6 g KNO3固体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
9.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甲,经历如下变化:溶液甲溶液乙溶液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溶液甲可能是饱和溶液
B.溶液乙一定是饱和溶液
C.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溶液丙若再蒸发掉5g水,析出的晶体可能大于2g
10.许多科学知识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和浓溶液属于包含关系
B.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属于并列关系
C.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属于交叉关系
D.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属于交叉关系
11.已知氯化钾、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 氯化钾 27.6 34.0 40.0 45.5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0
依据上表数据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能表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分别是甲和乙
B.t1℃时,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在 34.0 g 至 40.0 g 之间
C.t2℃时,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低温度,可使其变成饱和溶液
D.氯化钾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12.t1℃时,将a、b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各15g,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降温到t2℃时,忽略水分蒸发,现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a、b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B.t2℃时a、b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C.t1℃时a、b的溶解度相同
D.t2℃时a、b的溶解度相同
13.、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时,将、两种固体各,分别加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再升温到,、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乙表示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B.从到,的溶液一直处于饱和状态
C.图2中时,和的溶液的浓度相同
D.当中混有少量时,最好使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
14.A、B、C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不考虑水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A的溶解度为70
B.t0℃时,C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60%
C.A中含有的少量B,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D.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A的质量最多
15.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图I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某同学按图Ⅱ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三种溶液,并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A、B、C三种溶液中,B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
B.A、B、C三种溶液中,只有B溶液是饱和溶液
C.分别将相应温度下的A、B、C三种溶液降温到tl℃,B析出晶体最多
D.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t2℃时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100g水,甲析出晶体最多
16.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恢复到原温,下列各相关的变化图象正确的是(  )
A.B.C.D.
二、填空题
17.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为________
(2)t1℃时,把20g物质a加入到8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溶液___(填“饱和”或“不饱和”)。
(3)欲使a物质的溶液从M点转化为N点,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若b物质的溶液中混有少量a物质,提纯b物质的方法是______。
(4)将P点对应的c物质的溶液升温到t3℃,其溶质质量分数____(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
(5)将t3℃时,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相同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最小的是__(填物质序号)。
(6)t3℃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
18.A、B、C、D四只烧杯中分别盛有50g的蒸馏水,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四只烧杯中分别加入20g、15g、10g、5g某溶质,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请回答:
(1)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2)四只烧杯中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是___________。
(3)若固体溶质是硝酸钾,将A、B两只烧杯同时升高温度(均匀进行),当全部溶质都溶解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较大的是___________。
(4)A、B、C、D中,恒温蒸发3g水,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的是___________。
19.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所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溶液(填“甲”或“乙”);图2中乙溶液一定是_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_(填“M”或“N”);图2中乙溶液降温至30℃_____________析出晶体(填“会”或“不会”)。
20.下图1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某同学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A、B、C三种溶液,其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_________乙(填“<”、“=”或“>”)。
(3)D、E、F三点分别代表甲的溶液,将D点的甲溶液变为E点可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将F点甲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②溶剂的质量可能不变
③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
④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增大
第6课 溶解度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溶剂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B.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一定有固体析出
C.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含溶质更多
D.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溶质
【答案】A
【详解】略
2.已知20 ℃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 g和88 g。
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固体种类 NaCl NaCl NaNO3 NaNO3 NaNO3
固体的质量/g 30 60 30 60 9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100
①~⑤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⑤ D.④⑤
【答案】C
【详解】20℃时,NaCl的溶解度分别为36g,100g水中溶解30g形成不饱和溶液,加入60g氯化钠时,能够溶解36g,形成饱和溶液;20℃时,NaNO3的溶解度是88g,100g水中加入30g完全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加入60g完全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加入90g时,能够溶解88g,形成饱和溶液;因此①~⑤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②⑤。故选C。
3.下列关于物质的溶解度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t1℃时,10克硝酸钾可溶解在100克水里,所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0克
B.t1℃时,10克硝酸钾可溶解在水里配成饱和溶液,所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0克
C.把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以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D.t2℃时,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则t2℃时的食盐溶解度36克
【答案】D
【详解】A.在描述某一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指明饱和溶液,这里没有说饱和溶液,故A错误;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标准是100g溶剂,这里没有说100g溶剂,故B错误;C.在描述某一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指明温度,这里没有说温度,故C错误;D.t2℃时,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则t2℃的食盐溶解度36克,正确。故选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是包含其底部未溶解的溶质的混合物
B.一定温度下,100g的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g食盐,用力搅拌后可得到103g食盐溶液
C.一定温度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白糖,白糖不会溶解
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答案】D
【详解】A.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不包括其底部未溶解的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B.一定温度下,100g的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g食盐,用力搅拌后加入的食盐不溶解,溶液质量仍为100g,故选项说法错误。C.一定温度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白糖,白糖能溶解,故选项说法错误。D.饱和溶液与溶液浓稀没有必然的联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5.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比较溶解能力大小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表:
温度(℃) 使用的溶质 使用的溶剂 观察到的实验结果
20 碘2g 酒精10g 全部溶解
20 碘2g 水10g 部分溶解
从上表中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与溶质的性质有关
B.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C.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D.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与溶质的质量有关
【答案】B
【详解】从表格中所给信息我们可以看出,温度相同都是20℃,溶质都是碘并且质量相同,把它放入质量相同的不同溶剂中,但是得到的结果不同,所以我们可以分析出在这里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应该是溶剂的性质,即在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溶解能力不同。故选:B。
6.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  )
A.是浓溶液
B.有部分固体未溶解
C.是稀溶液
D.是该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答案】D
【详解】A、饱和溶液与溶液的浓稀无关,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是此选项错误;
B、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是该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不一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此选项错误;C、饱和溶液与溶液的浓稀无关,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是稀溶液,是此选项错误;D、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是该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此选项正确。故选D。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溶剂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B.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C.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含溶质更多
D.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溶质
【答案】A
【详解】A、加溶剂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正确;B、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中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错误;C、没有说明溶液的多少,不能比较溶质多少,错误;D、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还可以继续溶解其它溶质,错误;故选A。
8.已知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 g。下列关于对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20℃,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 g KNO3固体
B.20℃时,100 g KNO3溶液中溶解31.6 g KNO3固体
C.100 g水中溶解了31.6 g KNO3固体达到饱和
D.20℃时,31.6 g KNO3固体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
【答案】A
【详解】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 g,说明在20℃时,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KNO3的质量为31.6g;A、20℃,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 g KNO3固体,正确;B、没有说明饱和状态,错误;C、没有说明温度,错误;D、没有说明溶剂质量,错误;故选A。
9.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甲,经历如下变化:溶液甲溶液乙溶液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溶液甲可能是饱和溶液
B.溶液乙一定是饱和溶液
C.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溶液丙若再蒸发掉5g水,析出的晶体可能大于2g
【答案】D
【详解】A、分析流程图中可知,甲蒸发5g水,无晶体析出,则溶液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A错误;B、分析流程图可知,甲蒸发5g水得到乙溶液,乙溶液再蒸发5g水析出2g晶体,乙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B错误;C、分析流程图可知,甲蒸发5g水得到乙溶液,乙溶液再蒸发5g水析出2g晶体,得到丙溶液,则丙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而乙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所以溶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等于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C错误;D、溶液达到饱和,才会有晶体析出,因为乙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丙是饱和溶液,所以溶液丙若再蒸发掉5g水,析出的晶体可能大于2g,D正确;故选:D。
10.许多科学知识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和浓溶液属于包含关系
B.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属于并列关系
C.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属于交叉关系
D.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属于交叉关系
【答案】D
【详解】A.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两者之间是交叉关系,故选项说法错误;B.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两者之间是交叉关系,故选项说法错误;C.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是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属于并列关系,故选项说法错误;D.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不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之间是交叉关系,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1.已知氯化钾、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 氯化钾 27.6 34.0 40.0 45.5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0
依据上表数据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能表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分别是甲和乙
B.t1℃时,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在 34.0 g 至 40.0 g 之间
C.t2℃时,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低温度,可使其变成饱和溶液
D.氯化钾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答案】D
【详解】A、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能表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分别是甲和乙,说法正确;B、t1℃时,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在 34.0 g 至 40.0 g 之间,说法正确;C、t2℃时,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低温度,可使其变成饱和溶液正确,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说法正确;D、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氯化钾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说法错误;故选:D。
12.t1℃时,将a、b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各15g,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降温到t2℃时,忽略水分蒸发,现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a、b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B.t2℃时a、b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C.t1℃时a、b的溶解度相同
D.t2℃时a、b的溶解度相同
【答案】B
【详解】A、t1℃时,烧杯a、b的底部没有固体剩余,所以a、b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说法错误;B、t2℃时,烧杯a、b的底部有固体剩余,所以a、b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说法正确;C、t1℃时,a、b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a、b的溶解度不能确定,说法错误;D、t2℃时,a、b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a、b的溶解度不能确定,说法错误。故选:B。
13.、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时,将、两种固体各,分别加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再升温到,、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乙表示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B.从到,的溶液一直处于饱和状态
C.图2中时,和的溶液的浓度相同
D.当中混有少量时,最好使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
【答案】C
【详解】略
14.A、B、C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不考虑水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A的溶解度为70
B.t0℃时,C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60%
C.A中含有的少量B,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D.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A的质量最多
【答案】C
【详解】A、t1℃时,A的溶解度为70g,溶解度的单位是g,不符合题意;B、t0℃时,C的溶解度是60g,C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不符合题意;C、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则A中含有的少量B,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符合题意;D、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B都会析出晶体,C不会析出晶体,但是不知道A、B、C饱和溶液的质量,无法判断析出晶体质量的多少,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图I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某同学按图Ⅱ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三种溶液,并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A、B、C三种溶液中,B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
B.A、B、C三种溶液中,只有B溶液是饱和溶液
C.分别将相应温度下的A、B、C三种溶液降温到tl℃,B析出晶体最多
D.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t2℃时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100g水,甲析出晶体最多
【答案】B
【详解】A、在A、B、C三种溶液中,溶剂质量均相等,C溶液中溶质质量最大,则C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A不正确;B、在t2℃时,甲的溶解度是28g,A溶液是100g水中溶解了14g甲,没有达到饱和状态;B溶液是100g水中溶解了28甲,刚好达到饱和状态;在t3℃时,甲的溶解度是50g,C溶液是100水中溶解了42g甲,没有达到饱和状态,故选项B正确;C、分别将相应温度下的A、B、C三种溶液降温到t1℃,A、B、C三种溶液的质量没有确定,溶液是否饱和未知,无法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故选项C不正确;D、在t2℃时,甲、乙、丙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t2℃时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10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是甲=乙>丙,故选项D不正确;故选:B。
16.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恢复到原温,下列各相关的变化图象正确的是(  )
A.B.C.D.
【答案】C
【详解】A、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消耗了水,溶剂质量减少;故选项错误。B、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恢复后,溶解度恢复初始值;故选项错误。C、开始时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消耗了水,溶剂质量减少,对于饱和氢氧化钙溶液来说,溶剂减少就会析出溶质,所以溶质减少,由于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时放出热量,在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但冷却后温度降低,溶解度又增大,又溶解了一部分,温度不变后溶质也不变;故选项正确。D、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是,而固体的溶解度影响因素是温度,温度先升高后降低,溶解度先减小后增大,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先减小后增大,最终温度等于初始温度,最终溶质质量分数也应等于初始溶质质量分数,故选项错误。故选C。
二、填空题
17.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为________
(2)t1℃时,把20g物质a加入到8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溶液___(填“饱和”或“不饱和”)。
(3)欲使a物质的溶液从M点转化为N点,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若b物质的溶液中混有少量a物质,提纯b物质的方法是______。
(4)将P点对应的c物质的溶液升温到t3℃,其溶质质量分数____(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
(5)将t3℃时,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相同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最小的是__(填物质序号)。
(6)t3℃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
【答案】(1)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2) 饱和 (3)增加溶剂 蒸发结晶 (4)变小 (5) c (6) c>b>a
【详解】(1)溶解度曲线上相交的点表示在溶解度相等,所以P点的含义是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2)根据曲线可知,t1℃时,100g水中溶解a物质的最大值是20g,推算出在80g水中a物质溶解的最大值为16g,因此将20g物质a加入水中,形成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3)使a物质的溶液从M点转化为N点,就是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增加溶剂的方法;由图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b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可以采用蒸发结晶来得到固体b;
(4)c物质在p点是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会使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溶质的量减小,溶液的质量减小,因此质量分数会变小;
(5)t3℃时, a、b、c的溶解度关系为a>b>c,也就是相同质量的水中,溶解的溶质质量:a>b>c,故将t3℃时,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相同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最小的是c;
(6)t3℃时, a、b、c的溶解度关系为a>b>c,也就是相同质量的三种物质配成饱和溶液,所需要溶剂的质量:ab>a。
18.A、B、C、D四只烧杯中分别盛有50g的蒸馏水,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四只烧杯中分别加入20g、15g、10g、5g某溶质,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请回答:
(1)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2)四只烧杯中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是___________。
(3)若固体溶质是硝酸钾,将A、B两只烧杯同时升高温度(均匀进行),当全部溶质都溶解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较大的是___________。
(4)A、B、C、D中,恒温蒸发3g水,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的是___________。
【答案】(1)AB (2) AB (3)A (4)D
【详解】(1)AB烧杯中的溶液有固体剩余,因此一定是饱和溶液,故填:AB;(2)相同温度下,AB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此时溶液浓度最大,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填:AB;(3)若固体溶质为硝酸钾,温度升高,其溶解度会增大,当全部溶质都溶解时,溶质质量越大,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就越大,A烧杯中的溶质最多为20g,因此浓度最大。故填:A;(4)A、B、C、D恒温蒸发3g水后,A、B依旧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中原本无固体剩余,有可能是恰好饱和,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则D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因此恒温蒸发3g水,D中溶剂减少,溶质不变,则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故填:D。
19.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所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溶液(填“甲”或“乙”);图2中乙溶液一定是_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_(填“M”或“N”);图2中乙溶液降温至30℃_____________析出晶体(填“会”或“不会”)。
【答案】(1)甲 不饱和
(2)N 不会
【详解】(1)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甲中有部分溶质未溶解,乙中溶质完全溶解,故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甲溶液,乙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恰好饱和;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升温后,乙的溶解度增加,故图2中的乙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甲有部分溶质未溶解,乙全部溶解,说明20℃时,溶解度:甲<乙;故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的是N;30℃时,乙的溶解度大于20℃时,乙的溶解度,20℃时,乙无溶质析出,故图2中乙溶液降温至30℃不会析出晶体。
20.下图1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某同学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A、B、C三种溶液,其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_________乙(填“<”、“=”或“>”)。
(3)D、E、F三点分别代表甲的溶液,将D点的甲溶液变为E点可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将F点甲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②溶剂的质量可能不变
③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
④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增大
【答案】(1)B (2)> (3)升高温度 ①②
【详解】(1)从图中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在t1℃时的溶解度是20g,A溶液中只有10g甲,为不饱和溶液;而B溶液中有20g甲,对应了甲在t1℃时的溶解度,故B是饱和溶液;C溶液中有30g甲,但C溶液的温度由t1℃升至t2℃,t2℃时,甲的溶解度是40g,所以C为不饱和溶液;
(2)降温时,甲的溶解度减小,从40g减少至20g,所以质量分数由28.57%降至16.67%;而降温使乙的溶解度增大,但没有加溶质或溶剂,因此质量分数不变,为13.04%;因此对比t1℃是的质量分数,甲>乙;
(3)由D→E点,可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未变,而温度升高了,因此采取措施为:升高温度;要使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增加溶质时,溶质质量增大,溶剂质量不变;蒸发溶剂时,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因此该空可选①②;
故答案为:B;>;升高温度;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