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6 14:1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检测题
选择题
1.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A.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 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 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 优先发展重工业
2.我国政府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的是( )
A.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B.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C.为了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D.为了打退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
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准备的以下图片资料,不适合采用的是(  )
A、鞍山大型轧钢厂
B、核潜艇待命出发
C、长春一汽生产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4.2017年12月24日,我国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广东珠海成功首飞,这是我国工业领域的又一重大成果。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工业成就是( )
A.大庆油田建成投产
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四、五年间,我国逐渐完成了战后经济的恢复,转而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但资本和资源的严重匮乏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此,中共中央实行了利用有限的资本和资源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   )
A. 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 改变了我国工业分布偏于沿海和沿江的格局
C. 使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D. 使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6.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句表达了( )
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喜悦
C.“一五”计划提前完成后的欣喜
D.“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
7.下面示意图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经济建设的成就。这些成就( )
A.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B.使我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
D.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
8.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下图内容出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文件,该法律文件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
A.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B.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10.有人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挣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开始奋起。”其中的“中国开始奋起”指的是( )
A.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寻求救国之路
B.《马关条约》的签订使维新人士变法图强
C.陈独秀等激进的民主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D.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大潮
11.“一五”计划期间,分配给钢铁等原材料工业、燃料工业、机械工业等部门的投资分别为64.9亿元、67.9亿元和69.3亿元,占整个工业基建投资的比重分别为24.4%、25.5%和26%,三项合计为202.1亿元,所占比重高达75.9%,这些投入合计占到我国“一五”时期财政收入的19.1%,政府此举( )
A.助长了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
B.有利于改变我国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C.忽视了其他非国有经济的作用
D.导致我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
12.《共和国记忆60年》中记载:“苏联人安排了毛泽东参观斯大林汽车厂。从没有目睹过汽车生产制造的过程,乘坐着苏联提供的轿车的毛泽东,看着流水线上一辆一辆下线的汽车,对身边的陪同者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这一理想最初实现是在( )
A.改革开放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13.对下表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
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同1952年对比情况表
A.工农业产品产量都呈现出增长趋势
B.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于农产品产量增长率
C.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标志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
D.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是因为优先发展重工业
14.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A. 致力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B. 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平衡
C. 大力压缩基本建设的投资规模
D. 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15.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人阶级站到工业化建设的前列。全国广大职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以高涨的生产热情,深入开展各项活动,充分挖掘企业潜力努力增加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管理水平,保证全面并争取超额完成国家计划。材料表明( )
A.“一五”计划的重点是重工业建设
B.“一五”计划成就的取得同工人阶级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激发了广大工人的积极性
D.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对完成“一五”计划至关重要
16.十九届中央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修改宪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1949年《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非选择题
17.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法治是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 ,就不能代表国家。中国现在可以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直到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政府。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二 下面是李华同学整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建设”的学习笔记。
(1)在材料一反映的构想基础上,我国形成了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通过哪次会议确立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的法治建设历程说明了什么?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为改变这一状况,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图一反映了“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东北重工业基地哪些建设成就?图二是毛泽东为哪一事件而题诗?
(3)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结合工业、交通运输业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说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有何意义。
答案
1-5DBBBB 6-10CCCBD 11-16BDCABB
17、(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说明了我国法治建设不断健全与完善;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体现了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等等。
18、(1)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生产水平低、生产落后,工业产品的人均占有量远远落后于美国、印度;编制和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2)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3)中国基础工业实力大为增强,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