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26 12:3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面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通过在边长1分米的小正方形内摆放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的活动,引导学生得出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关系,根据同理关系,得出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关系。
本节课的内容是面积单位的换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面积的概念,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性强,教学时要结合实际让学生多动手实验,理解各单位之间是怎样转换的。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面积单位进率的过程,能用图示等方法解释相邻面积单位的进率,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结合解决问题的情景,体会面积单位换算的必要性,能正确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3.提高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面积单位换算的必要性,初步培养学生操作、分析能力。
【学习重点】
理解并掌握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学习难点】
能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的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
教法:探究法、讲解法
学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及媒体说明】
资源类型 内容 作用
PPT课件 主题图 探究新知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第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生:米、分米、厘米……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师:我们刚学过哪些面积单位?
生: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师:1平方厘米(m2)、1平方分米(dm2)、1平方米(cm2)各是多大?是怎样规定的?
3.师:你们能猜到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间的进率是多少吗?本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一下。(板书课题:面积单位的换算)
探究新知:
(一)探索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师:用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铺满1平方分米的大正方形,要用多少小正方形呢?
生:10个小正方形肯定不够。
师:不行,那就说明1平方分米不等于10平方厘米,到底需要多少小正方形呢?
2.小组活动一:让学生拿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和老师的比一比大小。然后在小组内用你们手中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摆一摆,粘一粘,看一看1平方分米里能摆下多少张小正方形纸片。
学生小组内交流,操作,并做好记录,最后全班汇报。
3.小组活动二:请同学们拿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先用直尺量一量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然后按1厘米长为一份,把每条边长平均分一分,看分成了多少份。
正方形的边线上每隔一厘米有一个画好的小点,教师引导学生把分的点连一连,引导学生画图体会。(提前出示任务卡)
学生在小组内操作,量一量,分一分,连一连。
师:1分米等于10厘米,摆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一行需要10个小正方形,总共需要多少行呢?需要多少个小正方形呢?
生:10行,100个小正方形。
师:摆出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需要100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这就说明1平方分米等于1平方厘米。
师根据学生汇报归纳并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4.活动三:让学生拿出一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说一说它的边长,有的同学会说10厘米,有的说1分米。让他们分别根据边长10厘米或1分米来算一算正方形的面积,并比一比大小。发现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探究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师:刚才大家知道了1平方分米等与100平方厘米,那么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呢?大家想办法试试吧。
①仿照第一个问题,借助摆一摆和分一分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黑板上已经画好的1平方米的正方形上探究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最后汇报。
②由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推导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由1分米=10厘米可以推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所以由1米=10分米,同样可以推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③借助面积的概念进行推导。
生:根据1米等于10分米,我们可以推算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师:设想一下,1米等于10分米,一行就得10个小正方形,要摆出1平方米的正方形,仍然需要10行小正方形,也就是说,摆出1平方米的正方形,需要100个边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形,现在大家知道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了吗?
生:100平方分米。
(三)探究1平方米=?平方厘米。
师:大家想一下,1平方米的等于多少平方厘米呢?
生: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等于100平方厘米,100乘以100等于10000,应该是10000平方厘米。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7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同桌之间或小组之间相互说说如何得到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
2.完成教材第57页“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在独立练习,然后在小组内相互检查,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完成教材第57页“练一练”第3题。
引导学生结合前面学习的面积单位的大小,再结合今天这节课内容想一想填写什么单位合适。
学生填完后,在小组内相互检查,最后汇报交流。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面积单位的换算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课后反思】
面积单位的转换是学生在学习了面积单位和面积单位进率之后的一种实践应用的学习,它要求学生能够体会面积单位换算的必要性,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比较熟练地运用进率进行面积单位的简单换算。 三年级学生因为年龄小空间观念较薄弱,他们在认识了面积单位后对每个面积单位有多大基本上能比划出,但在学习了面积单位的进率后,进行不同面积单位实际换算时,学生就全乱套了,有1平方米=10平方分米,把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混为一谈。还有的学生知道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反过来,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就不知道。因此让学生如何体会面积单位换算的必要性,理解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的推想过程,就成了这节课的重难点。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我在教学《面积单位的换算》这课时,在教学“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的方法选择中,我直接给学生提出3种方案(摆一摆、画一画、算面积),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去操作(在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上面摆1平方厘米小纸片,看能摆多少个或数图),以活动为主,然后才有学生所提方法的感知基础。全班交流,得出可以摆100个。这时我开始引导,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上可摆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100个,说明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这样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记忆非常深刻。为了让学生记得更牢,我又用理论证明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因为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又因为1分米=10厘米,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00平方厘米,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这样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记得更深刻。 那么课本中的铺地面就迎刃而解了。这节课,用活动的方式来取代枯燥无味的讲解,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不足之处:
1.导入部分如果能设计这样一个问题:笑笑上手工课,需要一张100平方厘米的彩纸,商店老板卖的是1平方分米一张的彩纸,你觉得小红该不该买呢?(学生各抒己见)可否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在探索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时,小组活动占用时间太长,没有充分引导学生有序思考,教学的语言艺术性不够。摆一摆的活动可让学生在课前完成,课上展示,避免课堂活动用时太长又手忙脚乱。
3.课堂有效练习设计的有点少了。对于本节课的面积单位的换算熟练度掌握不够。学生在理解、巩固单位间的转换后,多一部分练习让他们巩固一下,可以比较好的巩固面积单位的转换这一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