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队列表演(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队列表演(二)》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26 12:4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队列表演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上节课学习14×12的横式笔算的基础上,继续学习
14×12的竖式计算。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直观模型(点子图)解决两位数乘法,理解乘法竖式的算理。
教学目标:
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探索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点子图说明乘法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理解算理。
3.通过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影响,使学生掌握数学的知识、思想与方法,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掌握乘法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
教学活动设计:
1、 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师:昨天我们一起用很多方法来计算三年级队列的人数,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动物方阵,我们再来学习一种新的算法来计算动物队列的人数,跟着老师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课题:队列表演)
二、知识迁移,算理初探
出示问题:蚂蚁方阵有12行,14列,(生:这个方阵一共有多少只蚂蚁?)
师:谁能列出算式?
生:14×12= (师板书算式)
师:如果用口算的方法你会怎么计算呢?
生:先算14×2=28 再算14×10=140 最后算28+140=168 (师随着生的回答出示课件,方阵图中显示每一步计算。)
师:你看像老师这样可以吗?先算14×3=42 再算14×9=126 最后算42+126=168(课件显示每步计算。)
师:你还能怎么算呢?
生:先算14×5=70 再算14×7=98最后算70+98=168
师:还有吗?太多了,比较这些算法,他们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是把12拆成两个数,最后把两个积相加。
师:你觉得那种方法是最简单的?我们一起来说下这种算法。(课件只留此算法)
师:今天老师再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种新的方法,你知道是什么方法吗?(笔算)一起来看看老师是怎么列算式的?他和我们以前学的加减法笔算一样吗?(相同数位对齐)
师:后面怎么说的?(从个位加起)哎!那乘法笔算也是不是从个位乘起呢?(是的)
师:你觉得为什么也是从个位算起呢?(与口算是一样的,先算先算14×2=28 再算14×10=140 最后算28+140=168)
师:说的很好我们一起来试试。
(师板书:笔算过程)先算14×2,2×4=8,2×1=2相同数学对齐,28表示14×2=28,再算14×10,1×4=4(表示40)1×1=1,这个1表示多少?(100)应该写在哪里?140表示14×10,
师:接下来再怎么办?(把两个积相加)
师:比较笔算和口算你发现了什么?(计算方法相同,写法不一样)
三、自主探究,明确算理
完成导学单中算式1和2 ,并根据计算步骤圈画点子图
完成后同桌互相交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指名说明算理)
(师根据学生说明课件出示两道笔算题)
师:对比观察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红笔出示“+”和“0”)
师:老师现在变个魔术(省去0)影响计算结果吗?为什么?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第二部积要空出个位)
师:老师再来变个魔术,猜猜这次把谁省去?(加号)省去加号你会算成减吗?(两位数乘两位数,最后把两个积相加)
师:既然都能省,我能把×号省去吗?(不能,不知道怎么样运算)
(完善板书:擦去+和0,并强调:第二个积各位要空出,因为他表示的是几个十)
完成导学单中的算式3
(指名汇报,再次强调以上一点)
四、学以致用,巩固新知
1、小青蛙每次跳11个格,它跳了18次,一共跳了多少格?
2、大青蛙每次跳21个格,它跳了14次,一共跳了多少格?
五、梳理总结,畅谈收获
师:这节课你有收获,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