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课堂导入:《宋初欧亚大陆形势示意图》
古代西方对中国的称呼:“秦”(Chin)、“丝国”(Sina)、“契丹”(Kitai)
至今俄罗斯和整个斯拉夫语世界都对中国称呼:“契丹”(Kitai)
一、契丹兴起
注:本图片为动画缩略图,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动画链接“【历史地图】动画类:契丹的兴起和辽国的建立”。
一、契丹兴起
1.契丹建立
耶律阿保机 ,骁勇善战,明达世务。任用汉人韩延徽等,制定法律,改革习俗,创造契丹文化,发展农业、商业,国力不断增强。
10世纪初
耶律阿保机
上京临潢府
辽或者契丹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国号:
一、契丹兴起
2.发展成就
契丹文字
契丹货币
契丹瓷器
二、党项兴起
党项族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项羌”的称谓。几度险些被吐蕃与回鹘所灭 一百多年的颠沛流离直到隋唐时内附中原称臣才定居下来,首领拓跋赤辞受唐王朝赐李姓。
西夏武士
《冶铁图》(甘肃安西榆林窟壁画)
1.党项起源
二、党项兴起
11世纪前期
元昊
兴庆府
大夏(史称西夏)
元昊,拓跋氏,后改称党项族,祖先在唐朝时因功被赐李姓,西夏开国皇帝。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国号:
2.西夏建立
二、党项兴起
元昊命大臣野利仁荣创制。三年始成,共五千余字,形体方整,笔画繁冗,结构仿汉字,又有其特点。
3.发展成就
二、党项兴起
宋太祖赵匡胤曾非常豪迈地咏诗说:“未离海底千山黑,月到中天万国明。”似乎是气魄很大,但是北宋并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的统一。
三、辽与北宋的和战
三、辽与北宋的和战
宋太祖
宋太宗
宋真宗
连连看,正确搭配三位君主与辽的关系
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宋攻辽失利,采取防御政策。
辽攻宋,澶渊之战与澶渊之盟。
三、辽与北宋的和战
1.澶渊之战
1004年,辽军大举进攻北宋,直逼黄河岸边的澶渊城,都城东京局势危急。有人主张迁都避让,宰相寇准坚决反对,力劝宋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射杀辽军统帅,辽军遭受重挫。
寇准
三、辽与北宋的和战
主要内容:
辽退兵,宋辽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和绢。
影 响:
宋辽间出现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
时 间:
1005年
盟约内容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
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2.澶渊之盟约
三、辽与北宋的和战
【合作讨论·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
你支持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观点一:我认为宋辽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
观点二: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宋朝是屈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很不利。
三、辽与北宋的和战
观点一理由: 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余年之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
观点二理由: 宋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屈辱求和的结果,对宋而言这是丧权辱国的,不仅燕云十六州的失地未能收回而且要输金纳绢以求辽国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需索使北宋国威扫地。岁币加重宋朝的百姓负担。
三、辽与北宋的和战
对宋而言,一方面幽云十六州的大部分土地未能收回,另一方面要输金纳绢以求辽朝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需索,以金钱换取和平使北宋不再居安思危。对辽国而言,却是在不利的军事情势下占了大便宜,得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
最重要的是,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余年之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为中原与北部边疆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蒋复璁曾说宋辽澶渊之盟“影响了中国思想界及中国整个历史。”
黄仁宇说:“所以澶渊之盟是一种地缘政治的产物,表示这两种带竞争性的体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
四、西夏与北宋的和战
四、西夏与北宋的和战
材料一:元昊称帝后,先后与北宋进行了三川口、好水川、定
川寨之战。
——《宋史新论》
元昊称帝后,多次率军队进攻北宋
材料二:达成和议,宋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元昊对宋称
臣……宋每年予西夏“岁赐”……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1.背景
2.结果
1.背景
四、西夏与北宋的和战
1044年,元昊被迫与宋议和,元昊表面取消帝号,由宋朝册封为夏国主,宋则每年要给西夏银7万两,绢15万匹,茶3万斤。
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3.和议内容
4.影响
四、西夏与北宋的和战
拓展延伸
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自从辽国取得燕云十六州,党项人拓跋氏取得了河套地区,在这些地方培育出的英杰人物都被两国采用了。夺取了这些地区,获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宫廷礼制,社会制度都模仿中原的政策,由此可知辽国和西夏制度、文化的趋同发展之快,使宋人产生了危机感。
四、西夏与北宋的和战
辽、宋、西夏政权在接界地点设置榷场,作为相互间的互市市场。边界贸易的往来,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
四、西夏与北宋的和战
辽
北 宋
西夏
北宋、辽、西夏形成三角鼎立,时战时和的复杂政治格局。
四、西夏与北宋的和战
战
澶渊之战
宋夏战争
和
澶渊之盟
宋夏和约
化干戈为玉帛,促进民族大交融
小结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