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精品课件(25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精品课件(25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6 22:0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1.了解和掌握清朝设置军机处、制造文字狱与文化专制的史实,通过材料分析,认识清朝军机处特点及其影响,理解文化专制对清朝社会的影响。
2.知道清朝中后期以后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在君主专制统治下,吏治腐败、军备废弛、贫富分化严重,交织西方殖民者不断侵扰,中国出现近代前夜的危机。
3.了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过程,通过历史情境再现和感悟、分析,认识开放有利于繁荣发展,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
本课重点
本课重点
学习目标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这里是北京紫禁城乾清宫外隆宗门内北墙的一片低矮平房;200多年前,这里是清朝官僚行政体系的核心,是紫禁城最繁忙的场所;这里的大臣被皇帝视为左右手,被同僚们视为权威和榜样;这里虽然简陋,但却这里有一个十分特殊的名字——军机处。
军机处是怎样的一个机构?又是谁设立的?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1.军机处设立过程
军机处的设立

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一旦做出决定,皇帝也不可更改
议政王大臣会议
康熙帝设立南书房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直接为皇帝拟旨和处理奏章
为处理西北军务临时设置军机房,后改名军机处为常设机构,军政大事
完全由皇帝裁决
皇权受限
皇权扩大
乾隆帝废除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乾隆帝时撤销
皇权独掌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2.军机处特点
军机处的设立

材料研读
依据材料概括军机处特点。
军机处内部陈设简单,只有桌、椅、炕、笔、砚等设施和物品。军机处全部办事人员至多不过三四十人。
军机处每天处理奏折多至五六十件,年末时可达上百件,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军机大臣须每天值班,等候皇帝随时召见。当天必须处理完毕每天由下面送达的奏章,以保证军机处处理政务的极高效率。
军机大臣被召见时,太监也不能在旁边;军机处的差役“苏拉”,则挑选十五岁以下不识字的少年担任,使外人不能窥视其活动及文件等。即便是王公大臣,没有皇帝的特旨,也不准出入军机处。
——摘自冯元魁《军机处与清朝的封建专制制度》
简:陈设简单,人员精少
速:办事效率高
密:高度机密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3.军机处职责
军机处的设立

材料研读
依据材料概括军机处的职责。
军机大臣既无品级,也无俸禄。军机大臣之任命,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檐曝杂记》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中枢机构
抄写、传达皇帝旨意,皇帝私人秘书处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4.军机处设立影响
军机处的设立

积极影响
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消极影响
造成君主独断专行,国家兴衰成败取决于
君主个人品质优劣和能力高下;
课堂讨论
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军机处设立有哪些影响?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巩固皇权专制
权力的过度集中,容易滋生腐败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1.文字狱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定义: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大批冤狱,人们把这种做法称“ 文字狱 ”。
案例 结局
雍正时期庶吉士徐骏作诗:“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
雍正时期内阁学士查嗣庭在江南主持科举时,出了一道考题:“维民所止”。
乾隆时期湖南学政胡中藻作诗:“又降一世夏秋冬,一把心肠论浊清”。
腰斩株族,
祸及师友。
斩首。
入狱自杀,
戮尸枭示,
满门抄斩。
想一想,为什么这些官员和文人会被迫害?
案例分析
“维民所止”,出自《大学》一书,是宋国君王祭祀殷高宗武丁时所唱的乐歌,歌颂武丁中兴的功业。“邦畿千里,维民所止”,维通“为”,止即“住所” 。意思是“都邑周边千里远,都是商民居住地”。然而清廷却提出“维”和“止”去了字头,是要砍雍正的头。
清朝统治者捕风捉影,认为文人不满清朝
(2)目的:维护清朝君主专制统治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1.文字狱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3)特点:规模大、次数多远超前代
清代文字狱,主要集中在前期,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代君王,绵延一百三十余年。无论就时间之长,案件之多,还是规模之大,株连之广,花样之翻新,手段之残忍来看,在中国的封建时代,都是没有前例的。
——摘自何西来为周宗奇《文字狱纪实》所作的序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1.文字狱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①文字狱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使知识分子从此再不敢过问政治,也不敢表露个人思想。
②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4)影响
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觇(看,窥视)景,畏避太甚。……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此于世道人心,实有关系。
——李祖陶《迈堂文略》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龚自珍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2.文化专制政策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表现
①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
康熙帝
北京孔庙书“万世师表”匾额
纂修了中国古代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编成一万卷的
《古今图书集成》》
乾隆帝
雍正帝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2.文化专制政策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表现
②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
全国各地因编纂《四库全书》所查缴的禁书数量
《天工开物》、《军器图说》这些科技著作都被禁毁,《天工开物》直到近代才在日本和法国重见天日。仅在乾隆时期,禁书毁书的活动就持续了近20年,据统计,在这期间共销毁书籍3100多种,15.1万部,销毁书版8万块以上。
——常建华《清史十二讲》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2.文化专制政策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雍正乾隆两朝对于中国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够令人惊心动魄。全毁,抽毁,剜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
……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变乱旧式,删改原文……
——鲁迅《病后杂谈之余》
致使不少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献绝迹或失真, 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次浩劫。
(2)影响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朝代 事件
秦朝
焚书坑儒
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
八股取士
清朝
文字狱
历史上还有哪些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的事件?
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想一想
加强思想控制,
巩固封建统治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在清朝君主统治下,政治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社会危机重重,请同学们归纳清朝中期以来腐败现象表现及后果。
官场腐败
军队腐败
财政危机
土地兼并严重
政治腐败
现象表现
清朝民谣:“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嘉庆元年(1796年)时,国库存银为5658万两,而到嘉庆19年时,仅为1240万两,只相当于乾隆朝存银最多时的1∕6。
到乾隆时,湖北已是“今日田之归于富户者十之五六,旧时之人,今俱为佃耕之户”。广西也“田大半归富户,而民大半皆耕丁”。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土地兼并浪潮》
清代卖儿卖女图
经济衰退,
国力衰弱
广大民众生活日益困苦,社会危机重重
清初八旗兵是强悍善战的军队,入关时所向披靡,战功赫赫,为底定中原和统一全国立下了丰功伟绩。但仅仅经过一代人的时间,……八旗兵军纪已散,军力已大不如前。……他们凭借权势,横行无忌,无恶不作;不仅军纪败坏,训练荒疏,而且生活腐化,甚至敲诈勒索,蹂躏百姓。……嘉庆皇帝还是皇太子时,曾经随乾隆阅兵,所见到的却是“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的闹剧。
——摘自王国华《腐败导致清朝从盛世滑向衰落》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闭关锁国政策

清政府为什么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呢
1.闭关锁国政策含义

严格限制
绝对禁止
闭关锁国,指闭关自守,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交流的一种国家对外政策。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闭关锁国政策

2.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材料研读
依据材料分析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实施原因。
皇上,我朝无所不有,
无需与他国交流。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绸等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所以)加恩体恤。
——《乾隆帝复英王乔治三世》
清政府盲目自大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闭关锁国政策

2.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材料研读
依据材料分析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实施原因。
清朝初年,一些抗清力量转入南洋一带,清政府担心这些人重新打回来。而这时西方殖民者在东南沿海经常进行海盗活动,甚至把炮艇开到中国沿海、内河,进行武装讹诈,这更使清政府忐忑不安,担心中国人跟外界接触后会“滋扰生事”,威胁它的统治。
——《中国古代史》
清政府担心国家领土受外国侵犯
清政府惧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统治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闭关锁国政策

3.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实施过程
1656年
顺治帝为打击郑成功等沿海抗清力量,颁布“禁海令”
1684年
康熙帝收回台湾后,设四口通商
不准“片帆出海”
放宽海禁,多口开放
1757年
乾隆帝只限广州一处开放通商
限制贸易
一定程度上起到自卫作用
江海关
浙海关
闽海关
粤海关
广州十三行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闭关锁国政策

4.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影响
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
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积极
影响
消极
影响


闭关锁国
政策影响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1.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军机大臣( )
A.可以在军机处自由工作
B.主要工作是画葫芦
C.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完全听命于皇帝,是皇帝的“奴才”
D
2.下列关于清朝“文字狱”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为压制反清思想而迫害知识分子的冤案
B.专门关押知识分子的监狱
C.推行文化专制主义的机构
D.为在思想文化上实行专制主义而专门建造的监狱
A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3.清朝从哪个皇帝后期开始,政治日益腐败,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
A.康熙 B.雍正 C.乾隆 D.嘉庆
4.下列对于清朝闭关政策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清朝的闭关政策限制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B.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C.闭关政策从根本上防御了西方的殖民入侵
D.闭关政策使中国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
C
C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设立:康熙设立南书房,雍正设立军机处
职责:抄写、传达皇帝旨意,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影响: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财政危机
文字狱
文化专制
政策
清朝君主专制的
强化
军机处的设立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
政策
官场腐败
军队腐败
特点:简、速、秘
闭关锁国政策
含义:歪曲解释、罗织罪状的冤狱
目的:维护清朝君主专制统治
特点:规模大、次数多
影响:造成社会恐怖,阻碍社会发展
土地兼并政策
原因:清朝盲目自大;防范外来侵犯
影响:起到一定自卫作用;造成中国与世隔绝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如果乾隆能通过马嘎尔尼访华,敏锐地察觉到迫在眉睫的威胁,并抓住这最后的时机,积极经略海上,加强中外海上交流,并非没有可能获得大量最新西方军事及科技成果,迅速赶上世界水平。
——张宏杰《饥饿的盛世》
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