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新课导入
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对“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的青年最爱的中国生活方式进行了调查。在国外青年“最想把中国的什么带回国”的采访中,评选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术—《金刚经》
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
雕版印刷术
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辽、宋、西夏、金时期,刻书很盛行,雕版印刷术进一步发展。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术
材料一: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的《大藏经》,耗时十二年、雕版十三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
材料二:一个版200个字,刻工已经成功的刻制了199个字模,即将大功告成,刻工很兴奋,结果最后了个字一激动刻坏了,导致前功尽弃。
材料三:一个工人当时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同学们手中的历史教材共约12.6万字,同学们算一算,要制作一个历史书雕版,要多长时间呢?
雕版印刷术有哪些弊端?
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如果出错了,不易修改等等。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发明者
北宋时的匠人毕昇
2.活字印刷术
胶泥
刻字
烧制
字模
排字
固版
印刷
拆版
(2)流程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2.活字印刷术
沈括,北宋杰出的科学家,著有《梦溪笔谈》一书,书中记录了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并指出这种技术印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同学们可以发现毕昇的活字印刷术有什么优点?
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省时,省力又经济。
沈括《梦溪笔谈》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3. 转轮排字法
今又有巧便之法:造板木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板木为字……
——(元)王祯《农书》
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
转轮排字法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4.铜活字印刷
(印刷)肇自唐世,精于宋人,扩于元代 。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以铜铸成的用于排版印刷的反文单字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4.铜活字印刷
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合作探究】活字印刷术有哪些贡献?
材料一:“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国著名学者 罗伯特
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推动了知识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学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材料二: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的演变
(1)司南
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
——汉王充《论衡·是应》
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杓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
司南是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制成的指南工具。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的演变
(2)罗盘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萍洲可谈》
北宋时期,人们把带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就制成了罗盘。
但是在当时,罗盘起先应用于祭祀、礼仪、军事和占卜与看风水时确定方位。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的演变
(3)指南针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舟师(掌舵者)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北宋《萍洲可谈》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合作探究】指南针是如何传入欧洲的?有何意义?
材料一:那时候(南宋),中国的海船,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外国人都愿意乘坐中国的海船。
材料二:没有中国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就不会有世界近代发达的航海事业,就不会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等一系列地理大发现,就不会有各国间大规模的经济文化交流与世界近代文明的突飞猛进。
——盛静《浅谈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 文艺复兴的影响》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合作探究】指南针是如何传入欧洲的?有何意义?
(1)传播: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阿拉伯人又把指南针传入了欧洲,指南针应用在航。
(2)意义: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2.火药
火药,可由火花、火焰等引起燃烧的药剂。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2.火药
(1)发明:唐朝
(2)应用: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宋元时期广泛应用于战争;宋金战争和蒙古人在灭金、灭宋的战争中,都大量使用了火器;南宋制造出枪炮的始祖——突火枪;元朝用金属取代竹筒,发明了威力更大的火铳。
突火枪
元代火铳
现代火铳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2.火药
(3)传播: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4)影响: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材料一:在14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
——恩格斯
材料二:如果没有火药,世界也许会少受点痛苦,但另一方面,中世纪欧洲……,而我们的社会可能还处在封建统治之下。
——德克·海德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1.陆上交通
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1.陆上交通
宋朝驿站比较发达,元朝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驿站的普遍设置,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推动了国内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2.海上交通
(1)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2)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3)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往返。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2.海上交通
材料一:长十余丈,深三丈,阔二丈五尺,可载二千斛粟,其制皆以全木巨枋挽叠而成。上平如衡下侧如刃,贵其可以破浪而行也。
——宋《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材料二:是夜,洋中不可住,惟视星斗前迈。
——宋《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材料三:宋元时期……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
——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
为什么宋元时期海上交通会有如此发展?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2.海上交通
宋元时期海水交通发展原因:
(1)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
(2)中国的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
(3)统治者的重视。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想一想】发达的中外交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在忽必烈时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元朝生活了17年。马可·波罗回国后讲述他在中国的经历,形成《马可·波罗行纪》。书中记载了大都、西安等许多城市的情况,描述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物产,反映了中国的富庶和先进。马可·波罗游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极大向往。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想一想】发达的中外交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影响:发达的中外交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
天文历法
药物
数学
中国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纸币
驿站制度
农业生产技术
手工业生产技术
外国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知识拓展】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近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倡议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2020年, “一带一路”发展蓝图起笔有力,中国将继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一带一路”的发展暖流从太平洋涌向世界,为创造人类美好未来而不懈努力。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合作探究】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
(1)经济:宋元时期经济持续发展,为科技文化成就奠定了物质基础;
(2)政治: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元朝实现了大一统,使社会出现相对安定局面;
(3)民族关系:民族交融加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4)对外交往:在传播我国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外来文化,丰富了本民族文化。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的,我们有着辉煌的过去,理应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科学,重视创新的民族,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四大发明。我们为四大发明感到自豪,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继承和学习先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不能一直仰躺在过去的辉煌中故步自封。宋元时期发达的交通既体现了政府的重视,又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