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灭亡
教材分析:
明朝大力加强君主专制,一度出现强盛局面,但明朝中后期政治上的僵化和腐朽,导致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明朝最终在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进逼的双重夹击下崩溃。清兵入关后,清朝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成为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
本课内容包含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三个部分。这三部分内容逻辑清晰,反映了明朝中后期由于政治腐败,引发农民起义,与此同时满洲兴起从外部对明朝造成很大的压力,最终在两者的双重打击下,明朝灭亡。清军入关后,清朝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明朝曾经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文化繁荣,国力强盛。然而到了中后期,随着种种社会矛盾的不断凸显,使它逐渐走向灭亡。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明朝为什么会衰败以致走向灭亡。
教学目标:
1.了解明朝中后期朝廷政治腐败的表现。
2.了解明朝中后期农民生活困苦的原因。
3.理解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及影响。
4.了解满洲兴起的过程。
5.正确理解李自成起义失败和清兵入关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明朝末年的腐败政治;李自成推翻明朝的统治。
【教学难点】
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这是明末流行的歌谣。这首民谣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爆发的原因有哪些?结果如何?明朝是怎样走向灭亡的?满洲是怎样崛起的?为什么清兵能入关?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教师播放视频“【知识解析】《明朝末年面临的内忧外患》”,让学生了解明朝末年社会面临的严峻形势。
1. 明代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
教师展示明朝中后期皇帝一览表
归纳政治腐败表现:
①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明宣宗:好斗蟋蟀,史称“蟋蟀皇帝”。
明武宗:喜好豹房,并自封将军。
明世宗:好炼丹(丹药中毒身亡)。
明神宗:懒政,史无前例(20年不上早朝,不理朝政)。
明熹宗:擅长木工,自比鲁班第二。
正是由于明朝后期的皇帝沉迷享乐,不理朝政,使得大权交于和他们比较亲近的宦官。宦官专权,使得明朝陷入颠倒是非的无序状态。典型代表,时称“九千岁”在朝廷内外遍布心腹,各地官员甚至还给他修建生祠。可实际上这个人人敬畏的“九千岁”,出生于市井无赖,目不识丁,素质极低。这个人就是:魏忠贤。
②皇室内部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③大臣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④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2.农民生活困苦,社会动荡
教师展示明代周臣《流民图》局部
归纳社会动荡表现:
①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②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地主阶级)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3.自然灾害频仍
教师介绍自然灾害频仍史料:
17世纪开始的中国气候,此时的明朝处于明朝小冰河时期,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中国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积日甚,旱灾逐年增多,农业收成锐降”。与此同期,中原气温与北方农牧带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汉以来的最低点。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此后中原气候持续下降,天下大乱,狼烟蜂起。
4.满洲兴起,威胁明朝统治
教师出示努尔哈赤、皇太极图像,简要介绍满洲兴起过程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知识拓展,介绍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建立了八旗制度,把所属人员编为八个旗,将生产、行政、军事三种功能结合在一起,实行“兵民合一”,军政一体,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大大提高了战斗力,推动了满族社会经济发展。
清朝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以后,旗人享有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许多特权。直到清朝后期,旗人还享有官俸,但他们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勇猛善战,而是养尊处优,败落无能。后来,人们还把享有特权而又不务正业的人称为“八旗子弟”。
过渡;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正是明朝中后期皇帝的荒政,导致了一系列政治腐败现象的发生,而这些腐败现象的出现,使明王朝统治更加的动荡不安。到了明朝末年,朝廷加重对农民的剥削,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这种形势势必会引起农民的反抗。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教师播放视频“【知识解析】《农民起义与满清双重打击下的明王朝》”,让学生了解明朝末年内忧外患的艰难局面。
1.起义原因
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赋税苛重。(根本原因)
②天灾导致农民无以为生,纷纷发动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摧征如故。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直接原因)
2.起义经过
教师出示《明末农民战争》示意图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的情形: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 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卷八六
材料中当时受灾的农民处在什么样的状况下?材料所记录的历史事件与李自成起义有什么关系?
陕西北部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纷纷发动起义。
——李自成起义的直接原因
归纳: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李自成起义的根本原因
补充:李自成出身于陕西米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时给地主牧羊,长达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民起义后,他投奔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后来他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
3、明朝灭亡
崇祯十七(1644年)年初,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即向北京进军。二月入山西,仅在宁武一战,即破太原等地。三月,大同、宣府、居席降,迫至京师城下。十七日,官军三大营先降,十八日,守城太监开门献城,十九日,破皇城,崇祯帝自缢,明王朝的统治被农民起义推翻。
材料研读: 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想一想: 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1)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2)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3)李自成的政策与明政府政治的腐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明朝政府腐败,还不断征收各种赋税,民心尽失,这是根本原因。)
过渡:曾经强盛一时的明王朝,在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的打击下最终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在明朝谢幕的同时,中国的命运又将由谁来主宰呢?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教师播放动画“【历史地图】交互动画:满族兴起和清军入关”,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清朝建立过程。
教师复习讲述:女真族,同学们应该不陌生,在讲述宋朝历史的时候,部分女真族曾南下建立金朝,灭亡北宋,与南宋对峙而立。金朝被蒙古人灭亡后,女真族一部分被同化,一部分又分散为部落,接受元朝的统治。那么到了明朝,东北的女真族又有什么变化呢?
明朝时女真族分为三大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每大部又分各小部,其中建州女真的封建化程度最高。明朝为管理建州部,实施“分而治之”和镇压的政策,保持女真各部实力平衡。明末辽东军备废弛,努尔哈赤所在的建州左卫部逐渐强大起来,着手统一女真各部。
学生制作大事年表:
努尔哈赤,清朝的奠基者,建立后金,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25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大金,史称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努尔哈赤以少胜多击溃明军,为加强对明军的攻势和对新占区的统治,1621年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即位。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皇太极完成了统一东北的大业,并继续对明朝用兵,积极做好举兵入关的准备。
1. 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
明朝灭亡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时,驻守重镇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
教师讲解:
李自成攻占北京后,即遣将前往山海关招抚吴三桂,许以“封侯之赏”,同时遣降将唐通等率军往取山海关。吴三桂原以大势所趋决计归降。但当他率军抵达永平以西的沙河驿时,得知其父吴襄在京城被大顺军拘捕索饷,爱妾陈圆圆为李自成部将刘宗敏所夺,遂怒而中改,执辔而东,击败李自成所遣守关镇将唐通,返回山海关。李自成得知吴三桂降而复叛,于四月中亲率大顺军主力10万余人进兵山海关。吴三桂权衡之下,决意向清军乞援。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2.清军入关,李自成兵败
在吴三桂与清军的联合打击下,李自成军战败,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合作探究1:清统治者入主中原是偶然的吗?谈谈你的看法。
答:是必然的。明朝后期的腐朽不堪以及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的局限性都注定了他们的失败,满洲贵族的清政权正是蒸蒸日上,充满生机,不断发展。或者回答:是偶然的。吴三桂为了个人利益而投降,打开山海关让清军入了关。
合作探究2: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
答:一是由于清兵入关,满汉地主联合镇压;二是起义军内部严重的流寇主义;三是政策的失误,缺乏远大的战略眼光,进入北京后,军事首领滋长了腐化思想,政治上处理不当,军队纪律松弛,战斗了下降,在明清军队进攻下功败垂成。
合作探究3:明末农民起义影响?
答:明末农民起义军和明清军队经过30余年的反复较量,推翻了明朝,打击了清朝,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农民军将士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都激励着后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革命失败了,但他的伟大历史功绩是永垂史册的。
它沉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遏止了土地高度集中的发展,使得农民对地主阶级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起义中提出的“均田”口号,是唐宋以来农民战争的一个新发展,它直接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这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是第一次,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战争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明末农民起义,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教师可根据时间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设计】农民起义简表整理”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本课小结:
明朝中后期的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使阶级矛盾更尖锐化,最终引发了多地的农民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摧毁了腐朽的大明王朝,建立了“大顺”政权。但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最终在明朝残余势力和清军的联合夹击下失败,清军顺利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