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14.2《变形记》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14.2《变形记》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6 18:0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变形记(节选)
卡夫卡
作者:
卡夫卡,1883年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时期的布拉格,父亲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商人,性格暴躁,精力充沛。卡夫卡却自幼体弱多病,爱好文学,却迫于父命攻读法律,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后在业余工伤事故保险所任职直至病退,1924年逝世。
著有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城堡》,短篇小说《变形记》《判决》《饥饿艺术家》。其中《变形记》和《城堡》是其代表作。
作者:
卡夫卡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运用的是象征式的手法。后世的许多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如“荒诞派戏剧”、法国的“新小说”等都把卡夫卡奉为自己的鼻祖。
卡夫卡是一位用德语写作的业余作家,他与法国作家马赛尔 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 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孤独地奋斗,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价值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作品引起了世界的震动,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卡夫卡”热,经久不衰。 受卡夫卡影响的作家有萨特、加缪、昆德拉等。  
背景:
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之中。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他们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现代主义文学应运而生。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冷酷,人对社会的绝望。艺术上强调使用极度夸张以至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描绘扭曲的人性,表现人的本能和无意识的主观感受,开掘个人的直觉、本能、无意识、梦幻、变态心理以至半疯狂、疯狂的言行、心理。现代主义的优秀文学作品探索人的心灵,为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提供了新的艺术手法。  
背景:
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流行于德国、法国、奥地利、北欧和俄罗斯的文学艺术流派。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韦为表明自己绘画有别于印象派而首次使用此词。后德国画家也在章法、技巧、线条、色彩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地“创新”,逐渐形成了派别。后来发展到音乐、电影、建筑、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表现主义的创作主张是遵循“表现论”美学原则而与传统现实主义的“模仿论”原则相对立的。它反对“复制世界”,即不把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作为真实的依据,而主张凭认真“观察”和重新思考去发现或洞察被习俗观念掩盖着的,而为一般人所不注意的真实。
卡夫卡的创作旺盛期正值德国表现主义文学运动的高潮时期。他的短篇小说《变形记》可以说是表现主义的典型之作。 
《变形记》内容概要:
《变形记》分为三部分,用一、二、三标明。
第一部分写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甲虫,惊慌而又忧郁。他的父亲发现后大怒,把他赶回卧室。
第二部分写格里高尔养成了甲虫的生活习性,却保留着人的意识。他失业了,但仍旧关心怎样还清父母的债务,送妹妹上音乐学院。可是,一个月后他成了全家的累赘。父亲、母亲、妹妹对他的态度改变了。
第三部分写为了生存,家人只得打工挣钱,越来越忍受不了格里高尔这个负担。终于,妹妹提出把哥哥赶走。格里高尔又痛又饿,陷入绝境,最后死去。父亲、母亲、妹妹开始过着自己养活自己的新生活。
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发现变为甲虫
第二部分:惊慌忧虑
第三部分:决定起床
第四部分:艰难离床
文本探究:
格里高尔是一个小人物。父亲破产,母亲生病,妹妹上学,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父亲的债务,压得格里高尔喘不过气来。他拼命地干活,目的是还清父债,改善家庭生活。在公司里,他受老板的气,仍能尽职尽责,变成甲虫后还想着去上班、工作。可以说对父母他是个孝子,对妹妹他是个好哥哥,对公司他是个好职员。这些无不展示了一个善良、忠厚、富有责任感的小人物渴望别人理解和接受的心理。格里高尔代表了小资产阶级及知识分子,是受压迫、受欺凌的弱者。这些小人物勤勤恳恳工作,却得不到应有的报偿;他们对社会愤愤不平但又无力反抗,最终形成孤独、苦闷、恐惧、自疚的变态心理。
结合格里高尔在家庭和公司的表现,请简要分析格里高尔是怎样的一个人。
文本探究:
三个方面:
(1)小说的主人公格里高尔生理上的变形。他由人变成甲虫,仍保持着美好的人性,是“虫形而人心”。
(2)当时社会人们心理上的变形(尤其是他的亲人),反映当时人们是“人形而虫心”。
(3)作者运用了变形的艺术手法,采用有别于传统艺术手法的荒诞形式,于荒诞之中现真实,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洞察和痛彻的思考。
结合小说内容,你认为题目中“变形”二字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理解?
文本探究:
①根本原因是人性的丧失,人失去了自己本来应有的东西,就异化为非人了。在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为“物”(金钱、机器、产品、生产方式)所驱使、所统治而不能自主,成为“物”的奴隶,进而失去人的本性,变为非人。格里高尔的悲剧正是人异化为非人这一哲学生存现状。
结合文中描写及当时的社会现实,概括格里高尔异变为甲虫的原因有哪些。
文本探究:
②在现代社会里的人,对自身的命运感到无法把握,有一种生存恐惧。人变成甲虫,在文中象征了莫名其妙的巨大灾难的降临。进入20世纪后,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核战争的威胁、环境污染和自然界生态平衡的破坏,这一切使人们对未来的命运处于一种不可知的恐惧状态之中。
结合文中描写及当时的社会现实,概括格里高尔异变为甲虫的原因有哪些。
文本探究:
③家庭的贫苦。父亲破产,母亲生病,妹妹上学,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父亲的债务,压得格里高尔喘不过气来,使他成为养家的支柱。
可以说,格里高尔的悲剧,是由社会、家庭、自身三方面压力的聚合造成的。
结合文中描写及当时的社会现实,概括格里高尔异变为甲虫的原因有哪些。
文本探究:
从本质意义上讲,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意味着他人性的丧失,被异化为非人了。
甲虫的大身躯、小足显示出格里高尔不堪生活重负。甲虫行动缓慢,表明对工作压力大、生活紧张、频率快的强烈逆反。
甲虫是笨拙、卑贱却又是自由的,是格里高尔的自卑心理和人生理想的结合。
甲虫有“甲”,是人际关系冷漠的反映,是潜意识中防范心理的反映,也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心理壁垒的映射。
甲虫是弱小的,任人宰割的,反映出人对自身的命运感到无法掌控、把握的恐惧。
格里高尔为什么变成的是甲虫而不是其他动物?
文本探究:
① 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壳虫,几乎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惊异和惶恐。就像他只是患了头痛脑热一样。整个过程中,他只说了一句:“我发生什么事啦?”
② 不能上班让他惊慌、忧郁,但他还想为还清父母的债务而苦干。父亲发现他变成大甲壳虫,毫不留情逼他返回卧室。他谦恭地恳求,努力尽快回屋,免得父亲生气。他忍辱负重,顺从父亲。
小说通过心理描写成功地塑造了格里高尔这一形象,他在变形后都有哪些心理变化?
小说主题:
所谓异化,就是“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马克思),也就是人成了非人。异化的表现,是人无法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而存在。
《变形记》表现了关于人的异化的主题,试分析其深刻的内涵。
小说主题:
格里高尔只是一架工作或者挣钱的机器,他连最基本的人的权利都被剥夺殆尽。更可悲的是,即使格里高尔本人,更多意识到的只是自己作为工作机器的存在。身体的异化和格里高尔思想的“人化”形成了一种错位。身体的异化,使得他找到了“人”的感觉,体会到自己的需要和情感,真切地感受自己的处境。他虽然拥有“人”的思想和意识,而这个“人”却并没有个体和自我,只有长期压抑和忧郁形成的缺乏生命力的顺从。他的价值是上司、家人所赋予他的。这是他的思想和意识中无法摆脱的困境。
他的生命意识、个体意识,只能通过身体的异化得到释放;而他变形成的甲壳虫,粗重笨拙,不管是在工作关系中还是家庭关系中,都得不到接纳,他在物质的现实世界中无法生存,这是他的另一重困境。
《变形记》表现了关于人的异化的主题,试分析其深刻的内涵。
主题探究
变形
职业疲惫
交际困难
环境恶劣
原因
虫形人心
冲突对立
金钱与自我的对立
动物与人性的对立
门里与门外的对立
畸形的金钱观念
冷漠的人际关系
本质
人的异化
《变形记》主题探究
写作技巧:
①叙述、描写的生活化与逼真化。小说的细节非常真实,如格里高尔变成甲壳虫之后,他的行动符合甲壳虫的习性,甲壳虫的所思所想也符合格里高尔平时的言行逻辑。看似不真实的荒诞,由于细节所诱发的真实力量而显得实有其事。
②荒诞情节引发的心理非常真实。一旦变成无利于人的包袱,就会失去别人的关注与需要,最终走向死亡,这是现实中可以体验到的心理真实。
③表面上这篇小说荒诞,实质指向社会的荒诞,荒诞背后并不是荒诞的情感表达。小说情节看上去是反逻辑的,但其实生活中很多时候就是非逻辑的,卡夫卡的写作恰恰是穿越了表层的事实,呈现了生活的本质。
《变形记》的情节整体是荒诞的,但读来又令人觉得好像是真实的,请探究这种荒诞的合理化来自何处。
写作技巧:
①身体的变形是异化最表层的表现。课文描写了格里高尔身体变形之后的一系列体验。虫子的外形将他从人类世界中区隔开,他越是想要回到人类世界,越是受到排斥,而更大的悲哀是他根本没意识到这一点。虫形的体验,展现的又何尝不是他在现实社会上的真实处境,以及这被异化的世界中人的困顿呢?
②家人对格里高尔的各种态度同样揭示出人的“异化”。课文中描写了三个场景,家人的态度各不相同。在看到格里高尔变异的外形之前,家人对格里高尔还是关心的,而他们关注更多的,依然是他的工作,所以他们提醒他起床避免迟到,替他在协理面前求情。当他的身体展露出来时,在这种反常情境下,家人之间的温情开始分崩离析。家庭的混乱成为异化世界的一个象征,也预示着格里高尔随后可悲的命运。家人的惊慌和粗暴,则展示出现代社会异化的人与人关系的极度荒诞,令人感到绝望。
小说如何借助格里高尔身体的变形来揭示现实世界中人的“异化”?
写作技巧:
小说运用心理描写手法刻画格里高尔这个人物。格里高尔过去的生活、变为甲壳虫后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点都是通过心理描写表现出来的。
① 小说用许多笔墨写了变形后格里高尔悲哀凄苦的内心世界。格里高尔虽然变成了甲壳虫,但他的心理始终保持着人的状态,如:他突然发现自己变成甲壳虫时的惊慌、忧郁,他考虑家庭经济状况时的焦虑、自责,无不展示了一个善良、忠厚、富有责任感的小人物渴望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接受的心理。只是这种愿望终于被彻底的绝望代替,弥漫在人物心头的是无边的孤独、冷漠与悲凉。
小说是怎样运用心理描写手法来塑造格里高尔这个人物形象的?
写作技巧:
②《变形记》的内在主线就是格里高尔变成甲壳虫后的心理——情感流动的过程,主人公变成甲壳虫后的内心感受和心理活动是小说的主体。小说用内心独白、回忆、联想、幻想等手法去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他不断地回忆、联想过去和今后的事情,不时由于恐惧、焦虑、痛苦和绝望而产生幻想、幻觉,并且在自由联想中经常出现时空倒错、逻辑混乱、思维跳跃等现象,具有一定的意识流特征。
小说是怎样运用心理描写手法来塑造格里高尔这个人物形象的?
写作技巧:
①现实与虚幻的结合
人变成了甲虫,这是虚妄而不可能的。甲虫还具有人的思想感情,这更是不可思议的。然而就构成这样一个特殊甲虫的材料而言,又无一不是现实的,写得真实生动、活灵活现。就甲虫式的人而言,总的说来是超自然、超现实的人物,但就他所生活的环境而言,就他周围的社会关系而言,则又都是现实的,是一定社会生活的真实的再现。荒诞的情节表现生活的真实。
总结文章写作特色
写作技巧:
②鲜明强烈的对比
a.爱与憎的对比。格里高尔变形后,总是为家庭着急、担忧,充满着对亲人的关怀、体贴之情,直到死前还“怀着温柔和爱意想着自己的一家人”,并且愿意为自己的亲人而死。这同他父母和妹妹对他的态度截然相反,形成鲜明的对比。
b.变与不变的对比。格里高尔形变而心未变,他的亲人们未变形却变了心。一是虫形而人心,一是人形而“虫”心,这也是一种对比。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评析。
总结文章写作特色
写作技巧:
③象征手法的运用
小说中人变成虫子的荒诞写法,如同中国作家蒲松龄笔下的鬼狐怪异一样,其实都是为了写实。它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但又使读者觉得真实可信,令人震惊而又信服。这正是《变形记》的特殊的艺术魅力。
总结文章写作特色
小结:
本文写小职员格里高尔在一天清晨突然变成了一只甲壳虫,因而失去了职业。他本是家庭的支柱,一下子成了家庭的累赘,一家人对他的态度就变了,他在寂寞和孤独中悲惨地死去。小说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描绘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