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6 22:0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让学习更容易
社会生活的变迁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如下图)受到“吃货”们的热烈追捧,其食材绝大多数都是纯天然的,不但远离污染,更远离各种化学添加剂、色素,都是真正的绿色无公害食品。下列关于改革开放后“吃”的变化不包括 (  )
A.“吃”是为了解决“吃饱”的问题
B.讲究营养均衡
C.主食消费的比例下降
D.肉食、副食和果品的消费比例逐渐增加
2.人们的衣、食、住、行折射出中国时代的变迁。下图中的时装表演,最有可能出现在 (  )
A.三大改造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改革开放新时期
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3.十年动乱时西装被批,在中国大陆几乎绝迹。到了20世纪80年代,西装再次流行开来。材料说明 (  )
A.时代背景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
B.西装更符合我们现代人的审美眼光
C.社会生活变化是经济发展的原因
D.西装被批是因为我国与苏联关系破裂
4.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这反映的是 (  )
A.艰苦奋斗传统已经过时
B.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C.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5.下面是广东某城市居民的年人均饮食消费品统计表(单位:千克),这说明 (  )
时间 粮食 肉类 禽类 奶类
1978年 123.6 19.2 1 6.5
1996年 73.5 32.8 10.7 21.4
A.民众的主食消费增加
B.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
C.生活水平提高,导致食品消费发生变化
D.由于物价上涨,人们减少了粮食消费
6 20世纪70年代,河南普通民众到北京最少需要几天时间。然而到今天,早上在楼下喝胡辣汤,下午就可以吃上北京全聚德的烤鸭了。这主要得益于 (  )
A.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
B.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
C.我国互联网技术的进步
D.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
7.下列有关我国电信事业发展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电信事业的发展使信息传递变得更加快捷、简便
B.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相对较低
C.移动电话使用十分普遍
D.我国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
8.“1999年12月,中国发放第一张社会保障卡……截止到2019年12月20日,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已超过13亿人。”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的条件有 (  )
①综合国力提升 ②信息技术推广 ③法制建设进步 ④城乡差别消失
9.下面漫画是《三代人赶集》,其最能体现的是(  )
A.生活水平的变化 B.思想观念的变化
C.生活习惯的变化 D.科技水平的变化
10.下面是1990—2013年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情况表,这一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
1990年 2010年 2013年
食品支出 54.2% 35.7% 35%
交通、通信支出 3.2% 14.7% 15.2%
文教、娱乐支出 8.8% 12.1% 12.7%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人们思想的解放
C.社会经济的发展 D.娱乐活动的丰富
11.2008年,中国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14年,中国南京成功举办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2015年,中国北京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成功。以上事件说明 (  )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②中国的奥运体育项目均是强项 ③中国城市环境优美 ④中国具有举办国际体育盛会的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2.火爆的“黄金周”是国人假日休闲方式与休闲理念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写照,是民众敢消费、愿消费、能消费、放心消费的红利释放平台。上万亿的销售额、数亿人次的出行,不论是国庆还是春节,“黄金周”都已成为中国经济内生动力强劲的缩影。材料反映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A.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旅游业、餐饮业快速发展
C.假日经济是一种新经济 D.家庭生活发生重大变革
能力素养
二、非选择题
13.物质生活的变化主要反映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这些变化描绘出了历史发展的轨迹。读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有哪些表现。(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社会生活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14.下面是某报社记者对北京市几位居民进行的采访,请根据下列几段采访记录来认知历史,探究历史。
采访一 张大妈:“改革开放前,买东西还要凭票证,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买点肉、豆制品。80年代初,情况有所改善。到了90年代以后,情况就不同了,票证不用了,鱼肉蛋禽也越来越丰富。现在,家里更是连年夜饭都不做了,直接在饭店订一桌,我这个老太太也不用跟着忙活了。”
采访二 胡先生:“80年代初,我回家特别麻烦,先坐火车到山东兖州,换乘公共汽车去临沂,再乘车到县城,从县城乘车到离家最近的车站下车,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家……到90年代就好了,北京到我们县的直达列车开通了,不用再费那么多周折。”
(1)请你阅读采访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有哪些。(2分)
(2)张大妈的话体现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吃”这一方面有了怎样的变化 (1分)
(3)通过对胡先生的采访你了解到了改革开放后哪一方面的巨大变化 你还可以建议他采用哪些快捷的方式回家呢 (2分)
(4)如果你是一名报社记者,请你采访一些居民,谈一谈改革开放后的变化,你会针对哪些方面进行采访呢 (2分)
15.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关注的焦点(部分)
①2010年,绿色、环保和低碳
②2011年,发现(人、衣、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③2012年,穿越(企业穿越困境,突破自我,共塑未来)
④2013年,力炼(铸炼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中国服装业强国梦)
⑤2015年(秋季),“联动·未来”(品牌转型,顺应市场格局的变化带来生机)
⑥2018年(秋季),聚焦“科技、时尚、绿色”。
依据材料,概括其体现的21世纪时代主题。(主题至少涵盖两方面内容)
答案
1.A 2.C 3.A 4.B 5.C 6.B 7.B 8.D 9.A 10.C 11C 12A
13.(1)衣:不再是“蓝灰色的海洋”,衣着丰富多彩,展示个性,显示风度。食: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基本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住: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行:交通方便,出门旅游增多。
(2)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
14.(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种商品供应充足;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票证已无存在的必要。
(2)由原来的食物匮乏、单调,到改革开放后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3)交通运输方面,即“行”这一方面的变化。坐飞机或开私家汽车走高速公路等方式。
(4)如对服饰、住房、交通等方面的变化进行采访。(符合题意即可)
15.主题1:环境保护与科技创新。
主题2: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