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压强填空题
1.(2021·四川·川大附中分校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长方体铁块A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把A略向右移动(这个过程中铁块A没有掉下去),则A对桌面的压力F______;A对桌面的压强p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2021·四川·射洪中学八年级期中)底面积为0.1m2,质量为50kg的物体重___________N。静止在面积为0.2m2的水平桌面中央,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用20N的水平推力去推该物体没有推动,则物体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___N。
3.(2021·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中)放在水平地面的甲、乙、丙三个质量相等的正方体物体,密度大小为甲>乙>丙,则三个物体对地面的压强p甲______p乙______p丙。(填“>”“<”或“=”)
4.(2021·四川遂宁·八年级期中)为了方便盲人行走,在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铺设了有凸棱的盲道,如图所示,放学后张明和同学们走在盲道上,感觉到脚有些不舒服,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这是因为:走在盲道上,脚与地面的______减小了,从而增大了______。
5.(2021·四川成都·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手指施加8 N的力把图钉压入木板,若图钉帽的受力面积是,则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强为______Pa,图钉尖制作得很尖锐,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达到______的目的。
6.(2021·四川广元·八年级期中)人坐在沙发上比坐在硬凳子上感到舒服,是因为人受到的压力_________,受力面积_________,压强________的缘故.(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7.(2021·四川·成都市金花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两手指同时压住铅笔两端,大拇指受到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食指受到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则F1______F2,p1______p2。
8.(2021·四川·川大附中分校八年级期中)重8N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2N的水平拉力拉动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水平拉力增加到3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若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则木块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Pa。
9.(2021·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中)动物的一些器官生长非常特别,这与它们的生存方式、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例如:有“沙漠之舟”之称的骆驼,脚掌宽而大,是为了在沙漠中行走时_____对沙子的压强;有“森林医生”之称的啄木鸟,嘴尖而细长,是为了捉虫时_____对树木的压强。
10.(2021·四川·武外八年级期中)某实心正立方体金属块的质量是m,边长是a,则金属块的密度ρ=______(用m、a表示)。取6个这样的金属块,分别以如图的甲、乙两种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两种方式放置的金属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F甲∶F乙=________,压强之比p甲∶p乙=________。
11.(2021·四川乐山·八年级期中)我国 88 式主战坦克,质量为 20t,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2m2,该坦克在水平地面上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
12.(2021·四川·自贡市第二十八中学校八年级期中)A、B均为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的质量之比为mA:mB=2:1,边长之比为aA:aB=2:1,把它们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A对地面的压强为p1,B对地面的压强为p2,则p1:p2为______;把B放在A的正上方,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乙所示,B对A的压强为p1′,A对地面的压强为p2′,则p1′:p2′′为______。
13.(2021·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甲,一个质量均匀分布的柱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它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若将它沿竖直方向切成如图乙两部分,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则p、pa、pb三者的关系为__;若将它沿斜线方向切成如图丙两部分,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分别为pc和pd,则p、pc、pd三者的关系为__。
14.(2021·四川·川大附中分校八年级期中)洒水壶是利用______原理工作的。在洒水过程中水壶的惯性将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15.(2021·四川·川大附中分校八年级期中)轮船舱底在水面下3.5m处,舱底穿了一个面积为20cm2的洞,舱底受到的水的压强是______Pa;至少要用______N的力,才能堵住这个洞。(g取10N/kg)
16.(2021·四川遂宁·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液面高度h1=0.8m;其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0.1m2,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2=0.6m,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1.2×103kg/m3,则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强为______Pa,压力为 ______N,如果液面上升5cm,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将增加 ______Pa。(g取10N/kg)
17.(2021·四川·川大附中分校八年级期中)背着氧气瓶的潜水员在浅海中可以长时间地停留,若要在深海的海水中工作,就要穿抗压服了,这是由于海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设想你在6km深的蛟龙号潜水器中把一只脚伸到外面的水里,此时海水对你脚背的压强约为______Pa。(ρ海水=1.03×103kg/m3,g取10N/kg)
18.(2021·四川成都·八年级期中)我国“蛟龙”号潜水器(如图)在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5000m水深大关,“蛟龙”号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所受水的压强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蛟龙”号在深5000m处所受海水的压强为________Pa。(g=10N/kg)
19.(2021·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已知A、B两点压强相等,甲、乙容器里的液体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则ρ甲__ρ乙
(选填“>”“=”或“<”);若甲容器装的液体密度为1.1×103kg/m3,则A点所受液体的压强大小是__Pa(g=10N/kg)。
20.(2021·四川省荣县中学校八年级期中)一个未装满水的密闭容器,正立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将其倒立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则P1_____ P2,F1_____ F2(选填“>”、“<”或“=”)。
21.(2021·四川·射洪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封闭的容器中装有水,静置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若将其倒置过来,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___________,对容器底的压力将___________。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将___________,压力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2021·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中)在图中,当容器中的液体不流动时,A、B、C、D各点的深度如图所示,则各点的压强pA______pB______pC______pD。(填“>”“<”或“=”)
23.(2021·四川眉山·八年级期中)如下图所示是一把装有水的茶壶。若茶壶内部底面积为18cm2,则茶壶内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______N。(g=10N/kg)
24.(2021·四川·武外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是某栋房子供水的水路示意图,放水时水龙头与水塔构成了一个________.若将水龙头(相同型号)单独打开并将开关旋至最大,则__________(填“甲”或“乙”)水龙头出水速度大.
25.(2021·四川遂宁·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A、B为两个等高圆柱形容器,容器内部的底面积之比为2∶1,都装满水。现将质量之比为1∶3的木块a、b分别轻轻放入两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之比为__________。
26.(2021·四川·武外八年级期中)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_____,首先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科学家是_____.
27.(2021·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八年级期中)1654年5月4日,德国人奥托·格里克通过著名的_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力量非常惊人,一个标准大气压大约可以支撑______m高的水柱。
28.(2021·四川·射洪中学八年级期中)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______实验。最早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______。1标准大气压相当于______mm汞柱产生的压强。
29.(2021·四川成都·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的气压计,当将气压计由楼上拿到楼下时发现细玻璃管中液面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将瓶子装满水后放入热水中时,细玻璃管中液面会上升,在此过程中瓶内水的密度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0.(2021·四川·成都市金花中学八年级期中)1个标准大气压大约是________Pa;在海拔高度越高的地方,气压越___________,液体沸点越___________。
31.(2021·四川·川大附中分校八年级期中)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把笔的弹簧片按几下,墨水就进入橡皮管里去了,这是因为在按压弹簧片时排出了橡皮管里的大部分空气,使橡皮管里的气压_______;管外的墨水在_______作用下进入管内.
32.(2021·四川成都·八年级期中)如图是中国“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临床试验志愿者注射疫苗的情景,注射疫苗用的注射器吸取药液时,是利用_______把药吸取上来的;注射器的针头做的很尖,是为了增大使用时的______,以便容易刺入人体。
33.(2021·四川·自贡市第二十八中学校八年级期中)著名物理学家______首先测出了标准大气压的值。实验时,玻璃管中水银柱高760mm,若将玻璃管倾斜,水银柱的高度______。(后一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4.(2021·四川·射洪中学八年级期中)据某报报道:在芦山大地震后的第三天,为采访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感人事迹,记者随空军战士乘坐装着空投物资的军用运输机冲向蓝天,五分钟后,飞机上升到3200米的高空。由于气压急剧变化,记者用来做采访记录的签字笔的笔尖在不断地滴出墨水。……报道中“签字笔的笔尖在不断地滴出墨水”的原因是由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笔管内的气压__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笔管外的气压。
35.(2021·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中)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______,最早测得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______;在一个标准大气压环境下做该实验,若操作正确,汞柱的高度是______mm;若用水代替水银来做该实验,水柱的高度是______m。(g取10N/k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6.(2021·四川乐山·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在海拔五千多米的某边防哨所,战士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使用压力锅做饭,这是因为高山上气压___________,用普通锅做饭水的沸点将___________于100 。(均选填“高”或“低”)
37.(2021·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校八年级期中)液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性,会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产生压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测出了大压强的值;证明大气压强存在且很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
38.(2021·四川成都·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得的大气压强等于___ 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已知水银密度ρ=13.6×103 kg/m3,g取10 N/kg,则100 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为___ Pa.
39.(2021·四川·成都市金花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A、B是两个上端开口的容器,当用一个管子沿B容器口吹气时,B容器中的液面会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40.(2021·四川眉山·八年级期中)有些跑车在车尾安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如图由于“气流偏导器”上表面平直,下表面呈弧形凸起,当跑车高速行驶时,流过它上方的空气速度比下方空气速度_____(选填“大或小”),此时,上方空气压强比下方空气压强_____(选填“大或小”),这样,“气流偏导器”受到一个向_______(选填“上或下”)的压力差,从而使车轮抓紧地面。
参考答案:
1. 不变 变大
【解析】
由题意知,桌面是水平的,而且铁块A始终没有掉落,因此,其自身的重力就是对水平桌面产生的压力,故A对桌面的压力F在铁块移动过程中不变。
由题意知,铁块A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不变,而随着铁块的右移,受力面积逐渐减小,根据压强公式得,A对桌面的压强将变大。
2. 500 5000 0
【解析】
质量为50kg的物体重为
G=mg=50kg×10N/kg=500N
因为用20N的力推物体,但物体仍然处于静止状态,而静止的物体受力平衡,所以物体所受合力为0。
3. > >
【解析】
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质量相等
ρ甲>ρ乙>ρ丙
根据V=得
V甲<V乙<V丙
因为V=a3,所以
a甲<a乙<a丙
由S=a2可知三个正方体对地面的受力面积关系为
S甲<S乙<S丙
三个正方体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F=G,三个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相等;由
可知三个物体对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p甲>p乙>p丙
4. 受力面积 压强
【解析】
人行道上铺设了有凸棱的盲道,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地面对脚的压强。
5. 8×104 增大压强
【解析】
图钉尖制作得很尖锐,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达到增大压强的目的。
6. 不变 变大 变小
【解析】
人对座位的压力大小等于本身重力,故压力相同,坐沙发身体被包围的面积大,压强就小.
7. = <
【解析】
由图示知,两个手指的压力都作用在铅笔上,则两个手指对铅笔的力大小相等,反过来铅笔对两个手指的力大小也相等,即
F1=F2
铅笔与大拇指的接触面积大,与食指的接触面积小,即
S1>S2
据有
8. 2 400
【解析】
根据题意知道,木块在2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由平衡条件知道,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2N;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所以,当水平拉力增加到3N,而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仍为2N。
根据题意知道,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
F=G=8N
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S=0.02m2,所以,木块对桌面的压强是
9. 减小 增大
【解析】
骆驼的脚掌宽而大,这样骆驼的脚掌面积就很大,可以减小骆驼在沙漠中行走时对沙子的压强。
啄木鸟的嘴尖而细长,可以减小对树木的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对树木的压强。
10. 1∶1 2∶3
【解析】
由于
,
,
所以=11 ;
由于
,
,
所以=23
11.5×104
【解析】
坦克在水平地面上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即
F=G=mg=20×103kg×10N/kg=2×105N
坦克对地面的压强
12. 1:2 4:3
【解析】
物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力F=G,根据p=,所以
===
把B放在A的正上方,对A的压力
F1′=GB
A对地面的压力
F2′=GA+GB=3GB
根据p=,所以
13. p=pa=pb pd>p>pc
【解析】
原来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
若将它沿竖直方向切成如图乙两部分,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
若沿如图所示的虚线方向切成a、b两部分,由丙图可知:
由丙图可知:
由以上两式可知
14. 连通器 变小
【解析】
洒水壶的壶嘴与壶身底部相通,上端开口,壶嘴和壶身在同一高度,倒满水后,液面相平,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洒水车在洒水过程中,壶内水的质量变小,惯性将变小。
15. 3.5×104 70
【解析】
洞受到水的压强
p=ρgh=1×103kg/m3×10N/kg×3.5m=3.5×104Pa
洞口的面积
S=20cm2=2×10﹣3m2
施加的力
F=pS=3.5×104Pa×2×10﹣3m2=70N
16. 2400 240 600
【解析】
解:顶部距离液面的深度
h=h1﹣h2=0.8m﹣0.6m=0.2m
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强
p=ρ液gh=1.2×103kg/m3×10N/kg×0.2m=2400Pa
由p=可得,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力
F=pS=2.4×103Pa×0.1m2=240N
如果液面上升5cm,液体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强
Δp=ρ液gΔh=1.2×103kg/m3×10N/kg×5×10﹣2m=600Pa
17. 增大 6.18×107
【解析】
因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深水潜水员在潜水时要受到比在水面上大许多倍的压强,必须穿上高强度耐压的潜水服才行。
在海面下6km深处,海水对你脚背的压强
p=ρ海水gh=1.03×103kg/m3×10N/kg×6×103m=6.18×107Pa
18. 增大 5.15×107
【解析】
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同种液体深度增加,压强增大,所以“蛟龙”号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所受水的压强将增大。
海水产生的压强为
p=ρhg=1.03×10 3 kg/m3×5000m×10N/kg=5.15×107Pa
19. < 1100
【解析】
由图可知,图甲中点A到自由液面的距离大于图乙中点B到自由液面的距离,即
hA>hB
又因为A、B两点压强相等,由p=ρgh可知
ρ甲<ρ乙
由图甲可知A点的深度
h=15cm-5cm=10cm=0.1m
故A点所受液体的压强大小为
p=ρgh=1.1×103kg/m×10N/kg×0.1m=1100Pa
20. > <
【解析】
由图可知,容器正立在水平桌面上时,上宽下窄,倒立后,上窄下宽,底面积变大,则液面高度下降,根据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小,即
P1>P2
容器正立在水平桌面上时,上宽下窄,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液体的重力;倒立后,上窄下宽,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液体的重力;由于液体重力不变,则
F1
21. 变小 变大 变小 不变
【解析】
若将其倒置过来,则水深度减小,根据p=ρgh,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变小,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容器的形状有关,之前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之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所以对容器底的压力将变大。
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是通过容器底施加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水的总重,无论正放还是倒放总重力不变,因而压力不变,根据,倒放后底面积变大,所以压强变小。
22. = < <
【解析】
液体压强与深度、液体密度有关,深度越大,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A、B、C处于水中不同深度处,AB深度相同,C点最深,D点处于盐水中与C点深度相同,盐水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故pA=pB23.2.7
【解析】
茶壶内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茶壶内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
24. 连通器 甲
【解析】
(1)水塔上端是开口的,放水时水龙头也是开口的,它们通过水管相连,所以是一个连通器;如茶壶、船闸等都属于连通器;
(2)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甲处到液面最高处的相对高度大,即液体深度大,所以压强大,水流速度大.
25. 1∶1 2∶1
【解析】
由题知,A、B为等高圆柱形容器,先装满水,水的深度相同,
∵轻轻放入木块后,水还是满的,水的深度h不变,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相同,比值为1∶1;
∵p=,
∴F=pS,
又∵容器内部的底面积之比为2∶1,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之比为2∶1。
26. 马德堡半球实验 托里拆利
【解析】
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都是与大气压强有关的著名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重在验证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重在测量大气压值.
马德堡半球实验用两个中间抽成真空而压合在一起的铜半球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利用一根玻璃管测出了大气压所能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是76cm=760mm.
27. 马德堡半球 10
【解析】
1654年,当时的马德堡市长奥托●格里克于神圣罗马帝国的雷根斯堡(今德国雷根斯堡)进行的一项科学实验,目的是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而此实验也因格里克的职衔而被称为“马德堡半球”实验。
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1×105Pa,故可以支撑水柱的高度为
h===10m
28. 马德堡半球 托里拆利 760
【解析】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最早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意大利的科学家托里拆利是最早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
实验中,760毫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1标准大气压。
29. 下降 变小
【解析】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当将气压计由楼上拿到楼下时,瓶内空气的压强不变,而外界大气压随高度的减小而增大,此时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会有一部分水从玻璃管中压入瓶中,因此管内水柱的高度会下降。
将装满水的瓶子放入热水中,细玻璃管中液面会上升,其原因是液体受热体积膨胀造成的,此时瓶内水的质量不变,体积增大,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水的密度变小。
30. 低 低
【解析】
1个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撑760mm的水银柱,故大气压为
1个标准大气压为。
在海拔高度越高的地方,气体越稀薄,气体的密度越小,气压越低。
气压越低,沸点越低,高山上的沸点只有70℃,饭都无法煮熟。
31. 减小 大气压
【解析】
自来水笔吸墨水时,先把弹簧片压下,排出了管内部分空气,再把弹簧片放开,管内气体体积增大,气压就变小了,管外墨水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管内.
32. 大气压 压强
【解析】
注射器吸取药液时,针筒内气压小于大气压,则利用大气压可将药吸取上来。
注射器针头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积以增大压强,以便于容易刺入人体。
33. 托里拆利 不变
【解析】
首先测出标准大气压值的是托里拆利。
在进行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外大气压不变,将玻璃管倾斜,水银柱的高度不变,改变的是水银柱的长度。
34. 减小 大于
【解析】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而笔尖滴出墨水是因为笔管内的气压不变,笔管外的气压减小,造成笔管内气压大于管外气压,于是管内气压将墨水压出。
35. 马德堡半球实验 托里拆利实验 760 10.1
【解析】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最早测出大气压大小的著名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在该实验中,测得的大气压强值与760mm高的汞柱的压强相等,后来规定1标准大气压的大小等于760mm汞柱产生的液体压强,其具体的数值是1.013×105Pa。
由p=ρgh可知,水柱的高度是
36. 低 低
【解析】
在海拔五千多米的某边防哨所,空气稀薄,空气的密度小,所以气压低。
水的沸点和大气压强有关,大气压越低,沸点越低,在海拔五千多米的某边防哨所,大气压强比较低,所以沸点低于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37. 流动性 托里拆利 马德堡半球
【解析】
因为液体具有流动性且受到重力作用,所以液体会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产生压强。
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马德堡半球实验用两个中间抽成真空而压合在一起的铜半球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显示出大气压强很大。
38. 750 1.36×104
【解析】
读图可知,玻璃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垂直高度为750mm,因此,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75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100mm产生的压强为:
p=ρgh=13.6×103kg/m3×10N/kg×0.1m=1.36×104Pa.
39.上升
【解析】
由图示知,A、B两个容器下端是连通的,向B容器口吹气时,其上端空气的流速变大,压强变小,而A容器上端空气流速不变,压强不变,会将液体压向B容器上端,则B容器中的液面会上升。
40. 小 大 下
【解析】
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气流偏导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平直,下表面呈弧形凸起,当跑车高速行驶时,流过它上方的空气速度比下方空气速度小,此时,上方空气压强比下方空气压强大,“气流偏导器”受到一个向下的压力差,从而使车轮抓紧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