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和鹿腿》教学设计
设计简介:重视生字词的教学,运用语音分类,字形结构分类的方法识记生字,把观察分类的学习方法贯穿到生字教学中去,为形成良好的思维方法打下基础。寓言分为故事和道理两个部分,教学时候也要分成两个部分进行。用对比朗读、抓词语讲内容,根据词语讲故事的方式感悟故事内容,用课后题选择看法进行思辨进,鼓励联系生活。
课文简析:《鹿角和鹿腿》是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寓言。本篇围绕鹿角和鹿腿告诉我们美丽的事物让人喜爱,不那么美的事物也有自己的用处,让孩子们能在感知内容的基础上领悟其中的道理。
教学目标:
认识“皱、配”等5个生字,读准“称、禁、撒”3个多音字,会写“鹿、唐、映、欣、赏、匀、致、配、传、哎、狮、叹”这12个生字。会写“池塘、痛快、倒映、倒影、欣赏、匀称、精美、别致、没精打采、机灵、哎呀、狮子、机会、叹气”这14个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根据提示讲故事。
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故事有关的说法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联系生活说一说。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根据提示讲故事。
教学难点:
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股市有关的说法发辫自己的看法,能联系生活说一说。
教学过程:
导入课文:
1、出示乌鸦喝水、狐狸和葡萄的图片,回忆旧知点明寓言就是故事+道理。
2、出示鹿的甲骨文。说说是怎么知道这是鹿字的。观察鹿字,点明生字结构是半包围。
3、看看这只鹿,有美丽的鹿角有细细的鹿腿,(今天我们要学的寓言就和鹿有关,齐读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寓言就叫《鹿角和鹿腿》
【设计意图】回顾已经学过的寓言,唤醒学生的经验,直接介绍寓言内容+寓意(道理)的形式,感受寓言的文体特点,并且由鹿字引出生字的教学。
板块一:分类识记认识字词
(一)朗读生字关注多音
出示需要认读的生字包括田字格生字。老师领读,孩子跟读,老师纠正读音。
关注读音,注意平翘舌,由学生领读生字。
出示蓝黑分类的生词,引导关注多音字。发现蓝色的字是多音字。
按顺序出示“称、禁、撒”三个字。按如下例子对多音字进行教学。
出示“我的身段多么匀称”,要求读句,点出“”的读音。
“称”的读音还有chēng、chèng。出示“称”的字典意思,让那学生选择合适的意思,启发组词。
5、按照以上步骤进行“禁、撒”的多音字教学。
6、出示生词,把生字放进词语里大家会读吗?要求把生词读正确。
【设计意图】对于字音的认读是要在读的时候区分前后鼻音,平舌翘舌,开始就提醒孩子要注意区分类别记忆读音就是要训练分类记忆的方法,把思维的方式方法融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从而为下一步分类区分多音字单音字,打下一个思维基础。多音字的教学在于区别意思辨析组词,也是分类思维的训练,这种分类思维的方式要潜移默化地渗透一点一滴地训练。
朗读重点语句
1、出示句子指名读。
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 ”
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好像两束美丽的!”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起了嘴,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鹿猛一回头,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近。
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这是为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做的训练。在认读生字的基础上,在把生字词比较集中的语句选出来,指名读后再集体齐读是为了进一步巩固生字的读音,并为通读全文做准备。
板块二:字形分类书写生字
(一)观察字形规律书写生字
1、关注字形。把生字分成三个部分。一部分是左右结构的字。一部分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一部分是上下结构的字。让孩子观察推论是按什么规律来分类的?
2、提示按照结构观察一下生字。总结观察字形的方法就是观察字的结构。
3、对重点生字的书写进行观察教学。观察左窄右宽的字:“塘、哎、叹、传”;观察左宽右窄的字:“致、配、狮”。
4、老师板书写下面这几个字,重点介绍,并且让学生写下来。
塘 注意左窄右宽,保持中心线在“唐”的第三笔竖上,口字较为扁小。
致 注意“至”下面土是一提,右边要窄一些。
配 左边宽大是因为比较复杂,要注意左边部分里的一横,和“己”不出头并且小一些。
学生练习剩余生字的书写,十二个字,书写后老师组织进行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书写之前的分类就是为了训练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关注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的总体规律,为漂亮书写打好基础。
板块三:朗读课文读出变化
(一)朗读课文,初明内容
回顾词语,自读课文。出示词语齐读:匀称、不禁、撒开、皱起眉头、配得上、抱怨、狮子、逼近、池塘、倒映、欣赏、匀称、别致、传来、哎呀、狮子、叹气、痛快、倒影、精美、没精打采、机灵、机会
自读课文。想一想文中有哪些动物?(鹿和狮子)
【设计意图】朗读后知道文中有鹿角鹿腿狮子就可以。重点是在朗读上,要求真的朗读,认真的朗读,把句子读通顺,知道鹿角鹿腿狮子对应的段落。
(二)指导朗读,读出变化
1、齐读3-6段,把句子读准确,看看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鹿角鹿腿和狮子?(3-4段)
2、出示3-4段指名朗读3-4段。
3、分别出示重点句子指导朗读。
出示(齐读):
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鹿看到自己美丽的鹿角心情是怎样的?(欣赏的、高兴的、陶醉的情感)指导齐读关注:多么……多么……好像……读出欣赏、陶醉来。
鹿看到自己的腿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抱怨、不喜欢、觉得配不上鹿角)指导朗读关注:“撅、皱、唉”,读出抱怨、不喜欢。
班级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读3段读出欣赏陶醉的情感。一部分读4段读出讨要抱怨的情感。
我们发现这两个自然段写的是……(引导:鹿很欣赏自己美丽的鹿角,不喜欢难看的鹿腿。允许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只要是抓住了鹿角、鹿腿、的词语说都可以。)
再让孩子说说鹿欣赏鹿角是因为——引导到美的事物。讨厌鹿腿是因为鹿腿不美,配不上美丽的鹿角,是不好看的(板书)。那么美丽的就欣赏 难看的就抱怨对不对呢?我们关注一下后面的故事。
【设计意图】再读3-4段是为了读出变化,掌握故事内容讲故事做准备,这一系列的活动就是要把握文章内容,抓住寓言的核心事件,为思辨为思考寓意做前期准备所以一定要指导孩子读出对鹿角的欣赏,对鹿腿的抱怨,一定要明白喜欢的原因是漂亮,不喜欢的原因是配不上这种漂亮或者说觉得不好看。这是本文的核心价值,我们要在读中去领悟,去抓住词语比较态度,从而为后面体悟思辨做准备。
板块四:复述故事
(一)根据词语讲故事
1、自读5、6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朗读情况。
2、出示词语小组内讲故事。撒开—灰心—挂住—猛扑—挣脱
3、指名讲故事。
4、讲精彩的故事:要把狮子追不上难受的样子描述一下,要求要把挂在树上跑不了的鹿怎么挣脱的描述一下(增加动作)。要求要把狮子看到机会的样子描述一下(描述心理表情)。尽量把故事讲精彩一些。
5、齐读: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孩子们,我们看看板书,说说故事的结果。(引导:美丽的 却让自己差点送命,难看的自己看不起的却让自己得救。)
6、我们还可以加上前面的部分把它变成完整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讲寓言是课后题,编者其中一个目的是要把文章的内容讲出来,回顾的是整个文章的大致内容,但是如果这样讲内容倒是讲了可是生动性就不足了,我觉得这里的增长点在于有滋味的讲,然后加入自己的想象的情节讲,总之不能干瘪地讲。一是为了锻炼复述的能力。二是对寓言的结局做一个明确的有深度的理解。“好看的”差点送命。 “难看的”却帮助了鹿,才能说出启示有自己的看法。
板块五:结合课后题说说你的看法
(一)谈启示
1、学了《鹿角和鹿腿》的故事后有什么启示吗?
2、预设:如果不能回答或者回答有困难,出示课后题让孩子进行选择,说明理由。
提出更高的要求,联系生活举例子:生活中也有某些你喜爱的欣赏的东西,学过这节课后也许你改变了对它的看法,说一说。生活中也有某些你看不上的不喜欢东西,也许你也改变了看法,说一说。
【设计意图】首先是思辨环节不管孩子是什么观点,必须说明有效的理由,能自圆其说的理由,这是思辨的环节,无论是不是正确的观点都要倾听。目的不是为了取的正确的观点,而在于思辨,在于能表达自己的观点。第二个阶段才是老师引导大家把观点看法和文章结合和实际结合体会文章的精神内涵。
板块六:扩展视野,推动阅读
寓言就是前面是故事后面是道理的文章,今天的伊索寓言只是世界四大寓言之一,世界上还有《克雷洛夫》《拉 封丹寓言》《韩非子》守株待兔、自相矛盾、螳螂捕蝉……希望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寓言书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介绍书就是为了推动本册的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由鹿角联系到美丽的事物,美丽的事物却差点让鹿送命;由鹿腿联系到难看的事物,难看的事物却让鹿狮口逃生,板书设计反应了寓言的最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