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期中复习 第8章运动和力练习题(黑龙江地区专用)(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期中复习 第8章运动和力练习题(黑龙江地区专用)(word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27 00:2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章 运动和力练习题
一、单选题
1.(2021·黑龙江·哈尔滨德强学校八年级期中)我国交通法规规定,坐在小型客车前排的驾驶员和乘客都必须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能对人造成的伤害(  )
A.紧急刹车 B.突然启动 C.车速太快 D.车速太慢
2.(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期中)百度视频官方发布消息,朱一龙在春晚舞台上表演的《青春跃起来》被选为2019年春晚人气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员在踏跳板上被弹起上升过程中运动状态是不变的
B.演员在灌篮时球离手后,球具有的惯性会变小
C.演员抱住篮球在上升过程中篮球相对人是静止的
D.演员被踏跳板弹起上升过程中受到重力和向上的跳跃力
3.(2021·黑龙江·讷河市教师进修学校八年级期中)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
C.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4.(2021·黑龙江·讷河市教师进修学校八年级期中)若小球由如图所示位置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绳子断裂,假设此时所有外力均消失,此后,小球的运动情况是(  )
A.匀速直线下落 B.匀速直线上升
C.静止 D.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
5.(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期中)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关于冬奥会的部分比赛项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被推出的冰壶在水平冰面上滑行时受力平衡
B.短道速滑运动员匀速过弯道时运动状态不变
C.滑雪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D.冰球运动员向后蹬冰面就会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6.(2021·黑龙江·哈尔滨德强学校八年级期中)下列物体中,受到平衡力的是(  )
A.从手中飞出的纸飞机 B.做圆周运动的链球
C.在手中静止的瓶子 D.减速运动的车子
7.(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期中)近日,一段男司机倒车入库多次失败之后,竟然下车采用手推汽车入库的视频火遍了络,男司机尝试推车的结果是小轿车纹丝不动,如图为视频截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轿车没有运动起来,此时汽车所受推力小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
B.汽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假设图中汽车受到的作用力突然全部消失,则汽车将静止在原地
8.(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重物A及吊篮B,一人站在吊篮中用100N的力竖直向下拉A,他们都保持静止,弹簧测力计示数将(  )
A.比不拉时增加100N B.比不拉时减少100N
C.读数不变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9.(2021·黑龙江·讷河市教师进修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小辉推着小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辉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小车受到的重力与小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小车受到水平方向推力与小车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10.(2021·黑龙江·讷河市教师进修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木箱重G=600N,小宇用F=20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木箱,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推力增大到240N,此时的摩擦力为
A.600N B.200N
C.240N D.大于200N小于240N
二、多选题
11.(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木块随小车一起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B.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
C.小车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小车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
12.(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沿斜面加速下滑时,物块所受合力为零
B.互相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可能有力的作用
C.电梯匀速上升时,钢缆对电梯厢的拉力等于电梯厢对钢缆的拉力
D.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中的人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三、填空题
13.(2021·黑龙江·哈尔滨德强学校八年级期中)斧子的斧头变松了,用斧柄下端撞击树墩,斧柄停止运动,而______由于具有惯性,会继续向下运动,牢牢地套在斧柄上,惯性是物体有保持自身原有的______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14.(2021·黑龙江·讷河市教师进修学校八年级期中)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如图,这是因为锤柄突然停止时,锤头由于_______会继续向下运动,这样就套紧了,其大小只与锤头的_______有关。
15.(2021·黑龙江·讷河市教师进修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某人用12 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一根轻质弹簧,弹簧对手的拉力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 N,手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
16.(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期中)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__(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__(选填“是”、“不是”或“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17.(2021·黑龙江·讷河市教师进修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F向右推物体,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在t=1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在t=3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18.(2021·黑龙江·讷河市教师进修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的“押加”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又称“大象拔河”.比赛中,甲、乙双方通过腿、腰、肩和颈用力拖动布带互拉,以决胜负.在僵持状态下,甲对布带的拉力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对布带的拉力;参赛队员为了获胜,在鞋底上缠绕几圈绳子,目的是为了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少”)摩擦.
19.(2021·黑龙江·哈尔滨德强学校八年级期中)用 6N 的力握住总重为 1.5N 的水杯静止不动,若手的握力增大到 8N,手与水杯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水杯总重增加到 3N,此时手握水杯的力大小为 10N,水杯仍然静止不动,则手与水杯之间摩擦力大小为______。
四、实验题
20.(2021·黑龙江·哈尔滨德强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探究“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情况”的实验,水平面上分别铺有毛巾、纸板和玻璃板,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______相同。释放后,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说明表面越光滑,小车所受摩擦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得越______(选填“快”或“慢”)。
21.(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期中)李雷用图中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__(选填“a”、“b”、“c”);
(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___;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__;
(4)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__;
(5)在斜面上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小车的支持力__(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从二力平衡的条件来看,你作出这样判断的根据是__。
22.(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期中)如图甲,小聪同学在做“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时:
(1)小聪将系于小卡片(忽略自重)两对角的细线分别绕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并通过调整___来改变拉力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聪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___。
(3)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聪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小聪的实验中_______。
A.小卡片更容易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小卡片可以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D.小卡片更容易扭转
(4)利用图丙装置___(选填“能”或“不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3.(2021·黑龙江·讷河市教师进修学校八年级期中)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刚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____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甲方案中,小明在左端放上2N的重物,右端放上1.5N的重物时,小车静止,此时小车受到的_________(填“可能是”“一定是”或“一定不是”)平衡力。除了F1、F2以外他认为还存在另外一个力,请你帮他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并标出力的大小_________。这两个实验装置中,你认为装置_______(填“甲”或“乙”)更科学;
(3)在装置乙中,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又恢复原状。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_________(填“物体”或“直线”)上,物体才能平衡;
(4)小红同学也用硬纸板对同一问题进行了探究,但她在组装支架上装配的两个滑轮不在同一高度如图丙所示,你认为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小红的装置进行实验。
24.(2021·黑龙江·哈尔滨德强学校八年级期中)小德学习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所用弹簧测力计如 A 图所示,所选若干个木块均相同(足够多),每个重力为 1N。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做______运动, 根据______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其所受拉力大小。
(2)如图 B,在同一次实验中,小德用不同的速度匀速拉木块时,观察到每次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可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______无关。
(3)同组小强用同一木块分别做了如上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实验。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小强还想探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的定量关系,在甲实验基础上,叠放的木块又分别增加至两个、三个,根据收集到的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和对应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绘制图像如 C 图所示。
①依据图像及相关信息分析证据可得出结论:______。
②在此实验中,可叠放木块数目最多为______块。
25.(2021·黑龙江·哈尔滨德强学校八年级期中)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华小组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若干砝码、钩码的质量均相等)。
(1)如甲图,小华选用木块做实验,木块受到的______对实验有较大影响;
(2)如图乙同组小丽用轻质小卡片代替木块,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是否相等,发现两端所挂钩码数相同时,小卡片保持静止,增减两端钩码的数量,______,观察小卡片能否静止。现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______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3)如甲图所示,木块在两个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为了验证木块水平方向受平衡力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等效于不受力。接下来的操作和对应的现象分别是什么?______。
五、简答题
26.(2021·黑龙江·讷河市教师进修学校八年级期中)运动员在跳远时,要助跑一段路程,这对提高跳远成绩有好处,为什么?
27.(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水平桌上放一个几乎装满水的瓶子,瓶中间有一个气泡。用手向右推原本静止的瓶子,气泡将向______(选填“瓶口”“中间”或“瓶底”)方向运动。请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以上现象_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
A.当紧急刹车时,车停止而人由于惯性会前冲,安全带可以防止人冲向前窗,故A符合题意;
B.突然启动时,人会向后仰,有靠背支撑,故安全带不起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D.车速无论快慢,人和车都具有相同的速度,不会造成伤害,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C
【解析】
A.演员在踏跳板上被弹起,上升过程中速度大小发生变化,所以运动状态不停在改变。故A错误;
B.演员在灌篮时球离手后,球的质量不变,由于物体的质量决定惯性的大小,所以具有的惯性大小不会改变,故B错误;
C.演员抱住篮球在上升过程中,篮球相对人没有位置变化,所以篮球相对人是静止的。故C正确;
D.演员被踏跳板弹起上升过程中,弹起的瞬间受到向上的弹力,上升过程与跳板分离后不再受到向上的跳跃力,而由于具有靠惯性而向上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道题题考查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判断、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惯性,以及对物体的受力分析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综合性强,但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3.C
【解析】
AB.压缩过程弹簧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小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弹开过程弹簧发生形变也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错,符合题意;
D.整个过程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D
【解析】
由于小球由如图所示位置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速度方向是水平向右的,这时如果所有外力均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此后小球的运动情况是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D。
5.D
【解析】
A.冰面光滑但依然有较小的摩擦力,冰壶做减速运动,受力不平衡;
B.匀速过弯时,速度不变,但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则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C.惯性是物体自身的一种性质,应表述为物体具有惯性而不是受到惯性的作用;
D.向厚蹬,人向前运动,说明人受到向前的力,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6.C
【解析】
A.从手中飞出的纸飞机;其运动方向和速度不断改变,故不是平衡状态,受到的不是平衡力,故A不符合题意;
B.做圆周运动的链球,其运动方向和速度不断改变,故不是平衡状态,受到的不是平衡力,故B不符合题意;
C.在手中静止的瓶子,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故C符合题意;
D.车子做减速运动,故不是平衡状态,受到的不是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D
【解析】
A.小轿车纹丝不动,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推力等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故A错误;
B.汽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小车本身静止在地面上,假设图中汽车受到的作用力突然全部消失,则汽车仍然静止在原地,故D正确。
故选D。
8.C
【解析】
开始时,物体A、吊篮B及人组成的系统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与竖直向上的弹簧秤的拉力F作用而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知
G=F
人对A的拉力是内力,人用100N的力拉A时,物体A、吊篮B及人组成的系统受重力G与测力计拉力作用,由于系统所示重力G不变,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F=G
不变。故选C。
9.D
【解析】
A.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地面,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的受力物体是小车,不是同一个受力物体,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而是相互作用力.说法错误.
B.小辉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两个力受力物体都是小辉,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说法错误.
C.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地面的压力,两个力的方向都竖直向下,既不是平衡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说法错误.
D.小辉推着小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车受到水平方向推力与小车受到的阻力的受力物体都是小车,推力水平向左,阻力水平向右,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是一对平衡力.说法正确.
10.B
【解析】
重600N的木箱放在水平桌面上,在20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木箱恰好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在水平方向受推力和摩擦力作用,二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摩擦力等于推力,即200N,当推力增大到240N,木箱作加速运动,由于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因此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摩擦力仍为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即200N,故B正确.
11.CD
【解析】
AB.木块随小车一起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与小车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因此木块不受摩擦力,AB错误;
C.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向右运动,因此小车受到向左的摩擦力,C正确;
D.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小车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拉力F相等,方向与拉力F相反,D正确。
故选CD。
12.BC
【解析】
A.沿斜面加速下滑的物块,运动状态在改变,这是受非平衡力作用的结果,合力不为零,故A错误;
B.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会有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铁钉;所以互相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可能发生力的作用,故B正确;
C.电梯匀速上升时,钢缆对电梯厢的拉力与电梯厢对钢缆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故C正确;
D.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中的人受平衡力的作用,有重力和支持力,没有受摩擦力作用,故D错误。
故选BC。
13. 斧头 静止状态
【解析】
斧头变松时,用斧柄撞击树墩,斧柄由于受到树墩对它的阻力而停止运动;而斧头由于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这样磕了几下之后,斧头就紧套在斧柄上。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自身原有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我们把物体的这种性质叫惯性。
14. 惯性 质量
【解析】
向下挥锤柄时,锤头随着锤柄一起向下运动,锤柄撞击物体时,受到物体给它的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运动状态变为静止,而锤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所以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惯性是物体自身的一种性质,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15. 等于 弹簧
【解析】
题中手对弹簧的拉力与弹簧对手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弹簧对手的拉力等于12N,手受到的拉力是弹簧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其施力物体是弹簧.
16. 加速 不是
【解析】
当汽车加速时,由于惯性,小球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小球就向后偏;根据球向后偏可知汽车做加速运动.
忽略空气阻力,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沿绳子斜向上的拉力,这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17. 2 4
【解析】
①物体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可得出摩擦力大小;②根据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可知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不变的,可根据匀速运动时的摩擦力得出加速运动时的摩擦力。
由图丙的v-t图象可以知道,在0~2 s内,物体速度为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当t=1 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由图乙的F t图象可知在0~2 s内,推力F1=2 N,此时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此时摩擦力f静=F=2 N。
由图乙的v-t图象可知,在4~6 s内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与推力F是一对平衡力,即f=F;由图乙的F-t图象可知,在4~6 s内,推力F=4 N,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f=F=4 N,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由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与地面间的压力决定,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在t=3 s时与在4~6 s内,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与地面间的压力相同,因此t=3 s时摩擦力为4 N。
18. 等于 增大
【解析】
试题分析:
(1)“押加”比赛中,甲乙二人在僵持状态下,布带处于静止状态,甲对布带的拉力和乙对布带的拉力等大、反向、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
(2)参赛队员为了获胜,在鞋底上缠绕几圈绳子,增大了鞋底与地面间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力.
故答案为等于;增大.
19. 不变 3
【解析】
手握水杯静止不动,在竖直方向受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摩擦力的作用,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f=G=1.5N
当握力增大到8N,水杯仍然静止,所以摩擦力与重力仍然平衡,则
f′=G=1.5N
故若手的握力增大到 8N,手与水杯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将不变。
若将水杯总重增加到3N,手握住水杯仍然静止不动,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仍然平衡,则
f″=G′=3N
20. 速度 慢
【解析】
用控制变量法,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小车在进入平面时的运动的速度相同。
根据实验中的现象可得,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
21. b 远##长 做匀速直线运动 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不是 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
【解析】
(1)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应让小车从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因为b步骤在斜面上铺上棉布改变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就不能保证初速度相同了。故b步骤错误。
(2)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由图示可知,木板的表面最光滑,则小车在木板表面受到阻力最小,运动的距离最远。
(3)由实验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如果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4)实验中每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5)在斜面上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并不是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大小也不相同,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
22. 相反 钩码数量 不能 同一直线上 C 能
【解析】
(1)小卡片两端通过滑轮各挂一个钩码,两个钩码由于重力通过绳子对小卡片施加了两个向相反方向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钩码的数量越多,拉力就越大,所以通过调整钩码数量来改变拉力大小。
(2)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两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纸片就会转动(即不能平衡),说明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
(3)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拉动木块时,木块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就会影响实验效果(当木块两端的拉力相差很小时,木块会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而保持平衡),故C正确,故选C。
(4)因为左右两侧各通过一个定滑轮,定滑轮的位置虽然不等高,但是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时,小卡片还是处于静止状态,即这两个力仍然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图丙装置照样能完成实验。
【点睛】
本题探究的是二力平衡的条件,注意从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进行分析;二力平衡是初中物理力学中的难点,也是一个重点需要掌握。
23. 匀速直线运动 一定是 乙 直线 能
【解析】
(1)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因小车静止,此时小车受到的一定是平衡力。
小车受到水平向左2N的拉力,水平向右1.5N的拉力,此时小车还受到桌面对它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在这三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摩擦力大小
f=F左﹣F右=2N﹣1.5N=0.5N
方向水平向右,如下图所示
乙装置更科学,因为乙装置中小车与桌面间属于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可以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3)用手将木块扭转一个角度,这样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木块将无法在这个位置平衡,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物体才能平衡。
(4)两个定滑轮的位置虽然不等高,但是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时,硬纸片还是处于静止状态,能用小红的装置进行实验。
24. 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速度 压力相同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条件下,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 7
【解析】
(1)只有物体沿水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为测量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其所受拉力大小。
(2)如图 B,在同一次实验中,小德用不同的速度匀速拉木块时,观察到每次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则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同,故可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
(3)如上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实验,同一木块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相同,木板粗糙程度最小,毛巾粗糙程度最大,物体在毛巾表面时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最大,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①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和对应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图像为过原点的直线,故可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条件下,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
②故由A图可知,测力计的量程为0~5N,根据C图可知,当压力为3N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1N,因测力计最大能测量5N的拉力,故此时对应的压力大小
F=
因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而一个木块的重力为1N,根据去尾法,在此实验中,可叠放木块数目最多为7块。
25. 摩擦力 当两边所加的钩码数量不等时 同一直线 同时取掉木块两侧挂钩上的线和托盘及钩码,观察到的现象是木块处于静止状态
【解析】
(1)如甲图,小华选用木块做实验,木块对支持面有压力的作用,木块和桌面接触面粗糙,当木块相对桌面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对实验有较大影响。
(2)如图乙,同组小丽用轻质小卡片代替木块,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是否相等,发现两端所挂钩码数相同时,小卡片保持静止。为研究卡片受到的两个力大小不相等时能否保持静止,增减两端钩码的数量,当两边所加的钩码数量不等时,观察小卡片能否静止。
现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则卡片受到的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二力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3)如甲图所示,当木块相对于桌面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产生阻碍木块运动的力,即摩擦力,当木块相对于桌面没有相对运动或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则木块不受摩擦力的作用。为了验证木块水平方向受平衡力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等效于不受力,即应使木块在水平方向下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故接下来的操作是同时取掉木块两侧挂钩上的线和托盘及钩码,因木块在水平方向上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故观察到的现象是木块处于静止状态。
26.见解析
【解析】
运动员在跳远时,助跑一段路程后,运动员就具有较大的起跳速度。由于惯性,运动员起跳后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跳远成绩。
27. 瓶口 详见解析
【解析】
用手向右推原本静止的瓶子,气泡将向瓶口方向运动。原来瓶子和水都保持静止状态,后来瓶子由于受推力由静止变运动,而瓶里的水由于具有惯性,仍保持静止,所以水相对于瓶子向后运动,把气泡挤到前方,即气泡将向瓶口方向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