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溶液浓稀的表示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下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3溶液浓稀的表示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下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7 20:3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7.3 溶液浓稀的表示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将50g 98%的浓硫酸溶于2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9.8% B.10.2% C.10.8% D.19.6%
2.20 ℃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 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 /g 4.2 2 0 9.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20 ℃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乙>甲>丁
D.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
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 ℃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乙溶液的大
B.将40 ℃时甲的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溶液质量不变
C.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D.40 ℃时,分别在100 g水中各加入30 g甲、乙,同时降温至20 ℃,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4.在今年无锡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发现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溶解氯化钠 B.熄灭酒精灯
C.将铁钉放入试管内 D.取用少量硫酸溶液
5.已知FeCl3也可以催化H2O2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FeCl3溶液,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6.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
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
C.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7.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等质量的木炭分别在足量的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B. 铜片在空气中加热
C. 加热一定量的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D. 20℃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8.要使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50g 变成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A.加入5g氯化钠 B.蒸发20g水
C.加入50g的30%氯化钠溶液 D.将溶液取出25g
9.溶液的组成变化与浓溶液和稀溶液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有关溶液浓、稀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溶质质量增大,溶剂质量不变,则溶液质量增大,溶液会变浓。
②溶质质量减小,溶剂质量不变,则溶液质量减小,溶液会变稀。
③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大,则溶液质量增大,溶液会变稀。
④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减小,则溶液质量减小,溶液会变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一定温度下,向图Ⅰ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Ⅱ所示,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C.溶质的质量增加
D.氯化钾的溶解度变大
11.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中,可能导致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
A.量取水时量筒内事先有少量水
B.所用氯化钠固体不纯
C.称量时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
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
1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丙都属于易溶物质
B.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丙
C.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
D.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13.新鲜的冬瓜内盛有的氯化钠溶液,现将一木块放入此溶液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高为,如图所示。问过一天后的值与原来相比(不考虑水的蒸发现象)(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14.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硫酸钠和汽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B.把30%的硝酸钾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
C.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D.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1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黄河水过滤可得到纯净水
B.溶质质量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中溶质是水
C.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所以水资源不可能短缺
D.活性炭有净化水的作用,但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16.20℃时,氯化钠溶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① 10 2 12
② 10 3 13
③ 10 4 13.6
④ 10 5 13.6
A.③④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20℃时水中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
C.此时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二、综合应用题
17.空气、水、食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海水中能提取食盐,则食盐中金属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食盐可以配成0.9%的生理盐水,“0.9%”表示_________。(选填编号)
A.每100g水中最多溶解0.9g NaCl B.每100g生理盐水中溶解0.9g NaCl
C.生理盐水中有0.9g NaCl D.生理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氧气和氮气_________不同(选填“溶解性”“沸点”或“熔点”)
③废气处理有利于治理环境,工业烟气中排放的SO2经过下列转化可以得到化工产品。
Ⅰ.加入石灰石的目的是将SO2最终转化为______物质,写出煅烧石灰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Ⅱ.在处理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___________。
④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为:天然水沉降过滤 自来水。加氯的作用是___________。明矾的化学式是 KAl(SO4)2 ·12H2O,该物质中含有__________种元素,0.2 mol中KAl(SO4)2 ·12H2O 含有__________个钾微粒。
18.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1,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测出该集气瓶中的气压变化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图2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导致DE段气压变化的实验操作是什么?
(4)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铜锌合金样品进行探究实验。称取样品10.0g,再用100.0g稀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实验情况如图所示。求:
①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②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
19.金属及其制品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和工具。
①某同学在实验室用6.5g粗锌(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和稀盐酸制取H2。
I.配制稀盐酸需要市售37%的浓盐酸稀释。“37%”的含义是_____;配制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烧杯、胶头滴管、试剂瓶外,还需要_____。
Ⅱ.6.5g粗锌完全反应共产生H20.08mol,该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②在“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时,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
20.无土栽培是一种农业高新技术,它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现有西红柿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硝酸钾(KNO3)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请填空:
(1)硝酸钾由 _____ 种元素组成,其中氮、氧两种元素质量比为(最简整数比) _____ ;
(2)某同学练习配制该无土栽培营养液80g,需KNO3_______ g.
下图是该同学配制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3)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 ____ (选填“10mL”“50mL”或“100mL”)量筒.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____ ;
(4)要使该溶液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以采用增加溶质和 ____ 等方法。请你选取其中一种方法通过计算说明(要有解题过程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所选方法如有小数,请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
21.Ⅰ.小明同学绘制了如图一所示的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A物质在温度为t2℃时的溶解度是____;要从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固体B应采用___结晶(填“冷却”或“蒸发”)。
(2)若在t2℃时,将90g固体A物质投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是____,该溶液属于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
(3)一木块漂浮在t2℃的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如图二所示),烧杯底部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剩余,将溶液降温至0℃,观察到烧杯底部的固体剩余物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烧杯中的小木块变化情况是_______(填“上浮”“下沉”或“不变”)。
Ⅱ.某化学实验小组实验结束时,将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为回收有关金属和盐,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试回答:
(4)步骤①中锌粉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
(5)写出步骤①中发生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
(6)要检验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_______。
(7)若实验过程中的物质损失可以忽略,最终所得硫酸锌的质量_______(填“>”、“<”或“=”)原废液中硫酸锌的质量。要计算该废液中硫酸铜质量,必须要称量_______的质量。
22.某NaCl固体中含有CaCl2杂质,分别取样进行实验。
(1)【测定杂质含量】取10.0 g样品溶于水,加入足量Na2CO3溶液与CaCl2完全反应,经相关操作后称量生成CaCO3沉淀1 g,计算样品中CaCl2的质量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2)【提纯NaCl】取30.0 g 样品,依据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差异设计实验提纯NaCl,NaCl、CaCl2的部分溶解度数据见表。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100g水) NaCl 36.0 36.6 37.1 38.0 39.2
CaCl2 27.6 39.8 41.4 43.2 45.2
①由上表可知:80℃时,溶解度相对较大的物质是______。结合上表分析实验中,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_____。
②实验中,溶液A是NaCl 的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B中溶质的阳离子是______。溶液B中CaCl2的质量分数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溶液A中CaCl2 的质量分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D
4.B
5.B
6.C
7.D
8.C
9.A
10.C
11.D
12.D
13.B
14.D
15.D
16.D
17. 钠(或钠元素) BD 沸点 CaSO4 硫元素和氧元素 杀菌消毒 5 1.204×1023
18.(1)4P+5O22P2O5
(2)红磷燃烧是放热反应,气体体积膨胀,压强变大,所以造成BC段气压升高
(3)打开弹簧夹
(4) 65% 解:由图可知,锌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硫酸的质量为50g,设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为x,则有
所以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9.6%;
答: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19. 每100g浓盐酸中含溶质的质量为37g 玻璃棒、量筒 80% Fe(NO3)2 Ag、Fe
20. 3 7:24 4 100mL ④①②⑤③ 采用蒸发水的方法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x,则
=10% x=40g;
采用加入溶质的方法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设需要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y,则
=10% y=4.44g。
答:可蒸发掉40g水或加入4.44g硝酸钾
21.(1) 80g 蒸发
(2) 180g 饱和 44.4%
(3) 增加 下沉
(4)让CuSO4和FeSO4完全反应
(5)或
(6)取少量固体D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步骤④加入稀硫酸已足量
(7) > 固体D的质量
22. 取10.0 g样品溶于水,加入足量Na2CO3溶液与CaCl2完全反应,经相关操作后称量生成CaCO3沉淀1g,设样品中CaCl2的质量为x,则
解得x=1.11g; CaCl2 在较高的温度下氯化钙溶解度较大,趁热过滤保证氯化钙不析出,大部分氯化钠析出 不饱和 钙离子和钠离子 大于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