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几种常见的碱
一、选择题(共16题)
1.配制100g2%NaOH溶液的操作正确的是
A.将NaOH固体放入小烧杯中,用托盘天平称取2.0gNaOH固体
B.用500mL量筒量取98.0mL水
C.将称取的NaOH固体直接倒入量筒中溶解
D.10mL2%的NaOH溶液中加入10mL水稀释得到1%NaOH溶液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水通直流电 B.食醋的酸味会变淡 C.工业炼铁 D.酸碱中和
3.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如表1所示。
溶剂 氢氧化钠 碳酸钠
20℃ 40℃ 20℃ 40℃
水 109g 129g 21.8g 49g
酒精 17.3g 40g 难溶 难溶
下列有关分析和推理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和酒精
B.温度相同,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
C.40℃碳酸钠饱和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49%
D.20℃时,将足量二氧化碳通入饱和氢氧化钠酒精溶液中,溶液变浑浊
4.用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是
A.干冰 B.火碱 C.生石灰 D.氢气
5.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 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 —— 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 —— 氧气分子体积变小了
C.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 —— 水分子很小
D.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溶液都具有碱性 —— 都能电离出大量的OH-
6.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浓硫酸吸水 B.氢氧化钠潮解 C.石灰水变浑浊 D.氧化钙吸水
7.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A.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B.用含小苏打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盐酸除去铁锈
D.用氨水(NH3 H2O)处理工厂的硫酸
8.下列对应的关系中,错误的是
A.HNO3﹣﹣氮元素显+4价
B.烧碱﹣﹣NaOH
C.活性炭﹣﹣吸附性
D.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金刚石
9.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B.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碱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D.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含有碳、氢、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D.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11.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A.用食醋除去水垢中的氢氧化镁
B.用硫酸铜和石灰浆混合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C.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熟石灰处理工厂污水中的硫酸
12.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若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B.若某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该溶液一定显酸性
C.若某气体燃烧的火焰是淡蓝色,则该气体一定是氢气
D.若某溶液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13.下列关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C.称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等腐蚀性固体药品可放在表面皿等玻璃器皿中称量
D.取用固体药品,只可用镊子夹取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 (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均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选用的试剂 操作方法
A N2 (O2) 过量硫粉 在混合气体中点燃硫粉
B Cu (Fe) 过量稀盐酸 加入过量稀盐酸后过滤,再进行干燥
C Al(NO3)3 (AgNO3) 过量铝粉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KCl溶液(MgC12溶液) 过量KOH溶液 加过量的KOH溶液后进行过滤
A.A B.B C.C D.D
15.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稀盐酸和NaOH溶液。下列试剂中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A.酚酞试液 B.镁条 C.氯化钾溶液 D.硫酸铜溶液
16.下列实验方案合理可行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操作方法
A 除去生石灰中少量的碳酸钙 加水溶解,过滤
B 鉴别稀盐酸、Na2CO3 溶液和蒸馏水 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颜色
C 验证 Zn、Cu、Ag 的金属活动性 将铜片分别放入到 Zn(NO3)2 溶液、 AgNO3 溶液中,观察现象
D 除去 SO2 中混有少量的 HCl 气体 将气体通入足量的 NaOH 溶液
A.A B.B C.C D.D
二、综合题(共6题)
17.石灰石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可制得活性CaO。为测定不同煅烧温度对CaO活性的影响,取石灰石样品分为三等份,在同一设备中分别于800℃、900℃和1000℃条件下煅烧,所得固体分别与等质量的水完全反应,测得反应液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_____
A CaO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
B 实验中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C 由图可知,800℃煅烧所得CaO活性最高
D 要得出正确结论,煅烧时还需控制的条件是煅烧的时间相同
(2)工业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并制取石膏(主要成分为硫酸钙)。简易流程如下图,主要的反应为:2CaCO3+2SO2+O2==2CaSO4+2X。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 _____ ,硫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的变化为 _____ 。
②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主要为了 _____ (填序号)。
A 减缓温室效应 B 减少酸雨形成 C 防止破坏臭氧层
③请你列式计算:按上述方法处理2000吨废气中的二氧化硫,至少需要含5吨碳酸钙的石灰石浆参加反应。求废气中二氧化硫的质量分数。 _____
18.(1)从a氮气、b金刚石、c石墨、d氢气、e 甲烷、f一氧化碳、g干冰七种物质中,选择与下列叙述相对应的物质的字母序号,填写在空白处。
①最清洁的燃料_____; ②可做电极的非金属单质_____。
③用作人工降雨剂的是_____;④可以用来裁玻璃、切割大理石的是_____。
⑤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气体_____。
(2)现有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将它们分成两组:一组为一氧化碳、氢气、甲烷; 另一组为二氧化碳。其分组的依据是_____:(可能有一个或多个答案)
①是否为气体 ②是否有可燃性 ③是否为化合物 ④是否为单质
(3)能鉴别CO和CO2的方法有:_____(可能有一个或多个答案)。
①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②分别点燃
③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④分别通入灼热的氧化铜
19.下图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学”,请回答:
(1)溶液X是______________(填“酸”、“碱”),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若X是稀硫酸,B是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X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
(3)若X是稀盐酸,C是单质,则X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X是稀硫酸,D是碱,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
20.碳酸钠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如制造玻璃、造纸和纺织等。
(1)碳酸钠俗称苏打或____。如图为侯氏制碱法的流程图,通过步骤I后得到的悬浊液中有小苏打(在该溶液中难溶)和一种氮肥,请写出步骤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上述过程中得到的氮肥遇碱会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______(填化学式),该气体能使_____;从流程图中可得出小苏打的一条化学性质是_____。
(2)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变质生成碳酸钠,现有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的氢氧化钠溶液,其中溶质的成分可能是:猜想①:NaOH;猜想②:Na2CO3;猜想③:_____。请设计实验证明猜想③正确。(写出相关的步骤和现象)________
(3)某海洋化工集团生产的碳酸钠产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其产品包装袋上标明:碳酸钠≥96%。为测定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取11.0g碳酸钠样品放入烧杯中,称得烧杯及所盛碳酸钠样品的总质量为158.0g,然后向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反应时间/min 3 6 9 12
烧杯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g 255.8 254.0 253.6 253.6
请你据此分析计算,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是、否)符合标准。(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21.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1)如图所示A处是浓氨水,B处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______
(2)如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①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用试管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请在E方框中画出装置图(只画试管和导气管)。_______
③若用固体反应物制取氧气,并粗略测定氧气的体积,请用管口字母表示所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_________。
(3)利用实验室存放的一瓶氢氧化钠固体配制溶液做酸碱中和实验。
①用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做中和反应实验,发现有气泡产生。于是判断氢氧化钠变质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_______。
②为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1:取少量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样品,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方案2:取少量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加入饱和石灰水,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红色。
于是小明认为样品中还会有氢氧化钠,没有完全变质。
小红认为小明的两个实验方案都不能达到目的,她的理由是__________。
③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来验证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___________。
(4)取10g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溶于90g水中,向其中滴加过量饱和石灰水,对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后称量为0.5g。求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
22.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
(1)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盖,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的原因是_____。
(2)100 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和10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H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在“创新实验装置”的竞赛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①写出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丙装置中会出现什么现象_____。
(4)某同学为了除去NaCl溶液中CaCl2、MgCl2、Na2SO4杂质制取精盐,制作流程如图所示:[提示:Mg(OH)2、BaSO4、BaCO3难溶于水]
①写出第I步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操作a的名称为_____。
③通过操作a所得溶液A中除氯化钠外,还含有的溶质有哪些_____?
(5)向20 g含有氯化钠杂质的碳酸钠固体中加入1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15.6g不饱和溶液。求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NaOH固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将NaOH固体放入小烧杯中,用托盘天平称取2.0gNaOH固体,正确,B、量筒的选择:应选择接近量筒的量程范围一次性量取,故应选择用100mL量筒量取98.0mL水,错误,C、溶解过程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错误,D、10mL2%的NaOH溶液中加入10mL水稀释得到1%NaOH溶液,不正确,因为不知道10mL2%的NaOH溶液的密度是多少,无法计算,故选A
2.B【详解】
A. 水通直流电电解生成水和氧气,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错误;
B. 食醋的酸味会变淡是因为醋酸挥发,浓度变稀,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正确;
C. 工业炼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变化,错误;
D. 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化学变化,错误。
故选:B。
3.C
【详解】
A、由表中数据可知,20℃时,氢氧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09g,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17.3g,均大于10g,故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和酒精,不符合题意;
B、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相同时,氢氧化钠、碳酸钠在水和酒精中溶解度不同,不符合题意;
C、40℃时,碳酸钠饱和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符合题意;
D、 20℃时,将足量二氧化碳通入饱和氢氧化钠酒精溶液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温度下,碳酸钠难溶于酒精,故溶液变浑浊,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C
【详解】
A、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不能用作干燥剂,不符合题意;
B、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腐蚀性较强,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不符合题意;
C、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符合题意;
D、氢气不能用作干燥剂,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B
【详解】
A、水的蒸发,水蒸气的凝结等,都是水分子不断运动造成的,所以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是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氧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大,压缩后分子间间隔变小,气体体积减小,因此原来体积较大的气体就可储存在钢瓶中,氧气分子的体积没有变小,选项B错误,符合题意;
C、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水分子很小,选项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碱溶液具有碱性是由溶液中含有OH-决定的,所以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溶液都具有碱性 就是因为它们都能电离出大量的OH-,选项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6.D
【详解】
A、浓硫酸吸水后只是溶液中的溶剂增加,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潮解是氢氧化钠固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溶解到水中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石灰水变浑浊可能是其中的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导致石灰水变浑浊,属于化学变化,也可能是温度升高,溶液中有氢氧化钙结晶析出晶体,导致石灰水变浑浊,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氧化钙吸水时,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
7.D
【详解】
A.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是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B.用含小苏打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是盐与酸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不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错误;
C.用稀盐酸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是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不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错误;
D.用氨水(NH3 H2O)处理工厂的硫酸,稀氨水属于碱,与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和碱的反应,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正确。
故选:D。
8.A
【详解】
A、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价,故选项说法错误。B、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OH,故选项说法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选项说法正确。D、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
9.D
【详解】
A、有水生成的反应不 定是中和反应,如氢气燃烧生成水是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C、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如碳酸钠溶液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但属于盐溶液,不符合题意;
D、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符合题意。
故选D
10.D
【详解】
A、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比如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不是中和反应,错误;
B、含有碳、氢、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比如碳酸氢钠中含有碳、氢、氧,但是碳酸氢钠不是有机物,故B错误;
C. 溶于水显酸性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比如一氧化碳就不是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
D. 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正确。故选D。
11.B
【详解】
A、该反应是醋酸和氢氧化镁反应,属于酸碱中和,不符合题意;
B、硫酸铜属于盐,故该反应不是酸和碱中和反应,符合题意;
C、该反应是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属于酸碱中和,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属于酸碱中和,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B
【详解】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若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紫色石蕊溶液遇到酸性物质变红,若某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该溶液一定显酸性;若某气体燃烧的火焰是淡蓝色,则该气体不一定是氢气,如甲烷;若某溶液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未必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但碳酸钠属于盐。
13.D
【详解】
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将无法完全收集制取的气体,造成药品浪费,甚至污染环境、损害身体,故凡是制取气体的装置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A正确;B.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故B正确;C.因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所以称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药品可放在表面皿等玻璃器皿中称量,故C正确;D.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镊子,也可用药匙,故D错误;故选D。
14.C
【详解】
A、过量硫粉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硫,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Fe能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Cu不与过量稀盐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步骤中没有洗涤,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溶解后,过量铝粉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铝溶液和银,再过滤、蒸发、结晶,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MgCl2溶液能与过量K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KOH(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15.C
【详解】
鉴别的要求是与同一物质作用的现象不同。A. 酚酞试液遇盐酸不变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 B. 镁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产生气泡,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无明显现象; C. 氯化钾溶液和盐酸、氢氧化钠都不反应,混合后都无明显现象; D. 硫酸铜溶液和盐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选C
16.C
【详解】
A、加入水时,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在除去碳酸钙的同时氧化钙也转化成了氢氧化钙,该选项设计不合理;
B、滴加酚酞试液时,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是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稀盐酸、蒸馏水,因此无法区分稀盐酸和蒸馏水,该选项设计不合理;
C、将铜片分别放入Zn(NO3)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铜不能和硝酸锌反应,即锌比铜活泼,加入AgNO3溶液中,铜表面析出银白色固体,说明铜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即铜比银活泼,该选项设计合理;
D、将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选项设计不合理。
故选:C。
17. B、C CO2 +4→+6 B 0.16%
【详解】
(1)A、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故A正确;
B、碳酸钙高温分解属于分解反应,氧化钙和水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
C、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900℃时所得CaO活性最高,故C错误;
D、要得出正确结论,煅烧时还需控制的条件是煅烧时的时间,故D正确。
故选B。
(2)流程中石灰石加水制成石灰石浆的目的是便于吸收二氧化硫,根据2CaCO3+2SO2+O2═2CaSO4+2x可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每个x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所以x是二氧化碳.化学式是:CO2;
硫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为+4,反应后为+6,反应前后的变化为由+4变为+6;
(2)A、温室效应主要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形成的,与二氧化硫的排放无关,故选项错误.
B、煤等燃料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溶于水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与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关,故选项正确.
C、臭氧层破坏是含氟制冷剂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的,与二氧化硫的排放无关,故选项错误.
(3)设废气中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则
解得:x=3.2t
废气中SO2的质量分数= ×100%=0.16%
答案:(1)便于吸收二氧化硫;CO2,由+4变为+6;(2)B;(3)废气中SO2的质量分数为0.16%.
18. d c g b f ② ①②③④
【详解】
(1) ①最清洁的燃料是氢气;②可做电极的非金属单质石墨;③用作人工降雨剂的是干冰;④可以用来裁玻璃、切割大理石的是金刚石;⑤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气体是一氧化碳;(2) 现有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将它们分成两组:一组为一氧化碳、氢气、甲烷; 另一组为二氧化碳。其分组的依据是是否有可燃性;(3)能鉴别CO和CO2的方法有: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溶液变红,一氧化碳不能;分别点燃: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能;分别通入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能把氧化铜中的铜置换出来,二氧化碳不能。
19. 酸 石蕊试液 Fe2O3; Fe2O3+3H2SO4 = Fe2(SO4)3+3H2O 复分解反应 Fe+2HCl = FeCl2+H2↑ H2SO4+Cu(OH)2= CuSO4+2H2O
【详解】
(1)根据分析可知黄色溶液、蓝色溶液、浅绿色溶液都是盐的溶液,能够三种物质反应生成可溶性的且带颜色的盐的只有酸的溶液,所以X应该为酸,和酸反应生成红色溶液的就是紫色石蕊试液;(2)若X为稀硫酸,B为氧化物,它们生成的是黄色溶液,我们知道的黄色溶液应该为铁盐的溶液,所以B应该为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2O3+3H2SO4 = Fe2(SO4)3+3H2O,属于复分解反应;(3)我们所学的浅绿色的溶液只有亚铁盐的溶液,当X为稀盐酸,C为单质时,那么可以知道C应该为单质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2HCl = FeCl2+H2↑;(4)我们所学的蓝色溶液只有铜盐的溶液,所以在这里和稀硫酸反应的碱应该为氢氧化铜,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2SO4+Cu(OH)2= CuSO4+2H2O。
20. 纯碱 NaCl+H2O+CO2+NH3=NaHCO3↓+NH4Cl NH3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受热易分解 NaOH和Na2CO3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猜想③正确 是
【详解】
(1)碳酸钠俗称苏打或纯碱;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氯化钠、水、二氧化碳和氨气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H2O+CO2+NH3=NaHCO3↓+NH4Cl;氯化铵遇碱会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化学式为:NH3;氨气易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故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步骤Ⅲ可知,小苏打的一条化学性质是:受热易分解;
(2) 猜想①没有变质,为NaOH;猜想②全部变质,为Na2CO3;故猜想③为部分变质,为NaOH和Na2CO3;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猜想③正确;
(3)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58.0g+100g-253.6g=4.4g
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x=10.6g
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00%=96.4%>96%
所以该产品符合标准。
21. B处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变红色 a→d→c→e 方案1中,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方案2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生成物是氢氧化钠,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取少量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等),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氢氧化钠没有完全变质;若溶液没有变成红色,则氢氧化钠全部变质 94.7%
【详解】
(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遇酚酞试液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B处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变红色,故填:B处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变红色。
(2)①A是加热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且试管口没有棉花,故只能用于氯酸钾制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②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如图:。
③若用固体反应物制取氧气,则反应需要加热,发生装置只能选A,若要粗略测定氧气的体积,可用排水发收集气体,并测量排出水的体积,即可测定氧气体积,因为氧气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气体应d进c出,连接顺序为a→d→c→e,故填:a→d→c→e。
(3)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变质,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②方案1中,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方案2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生成物是氢氧化钠,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均不能证明样品中还会有氢氧化钠,故填:方案1中,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方案2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生成物是氢氧化钠,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均不能证明样品中还会有氢氧化钠。
③取少量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等),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氢氧化钠没有完全变质;若溶液没有变成红色,则氢氧化钠全部变质,故填:取少量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等),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氢氧化钠没有完全变质;若溶液没有变成红色,则氢氧化钠全部变质。
(4)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答: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94.7%。
22. 瓶口出现白雾的是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 大于 Zn+H2SO4=ZnSO4+H2↑ 有蓝色沉淀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BaCl2+Na2SO4═BaSO4↓+2NaCl 过滤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7.3%
【详解】
(1)盐酸的溶质是氯化氢具有挥发性,氯化氢会与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而硫酸的溶质是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浓盐酸和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的原因是:瓶口出现白雾的是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故填:瓶口出现白雾的是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
(2)100 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和10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均为100g×10%=10g,根据方程式:
可知,氢氧化钠过量,反应后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故填:大于。
(3)①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氢气和硫酸锌,配平即可;故填:Zn+H2SO4=ZnSO4+H2↑。
②甲中生成氢气,使得乙中的硫酸铜溶液被压入丙中,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现象是有蓝色沉淀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故填:有蓝色沉淀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4)①加入过量BaCl2溶液时,氯化钡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SO4═BaSO4↓+2NaCl。故填:BaCl2+Na2SO4═BaSO4↓+2NaCl。
②操作a的名称为过滤;故填:过滤。
③最后加入适量稀盐酸前,溶液是氯化钠、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溶质是最后加入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5)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20g-115.6g=4.4g,
设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x=7.3%
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