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作者介绍】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是晚唐著名作家。他的诗意境清新,风格豪健俊爽,在晚唐轻浮艳丽的文坛上独树一帜。后人因称他为"小杜",以继杜甫;又因和李商隐齐名,被称为"小李杜"。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赋”作为一种文体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赋体以楚辞为滥觞(事物的起源),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是赋的渊源。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关于赋的特点刘勰《文心雕龙·诠赋》 说:“赋者,铺也;铺采摛(音 chī ,舒张,铺陈) 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螭文指赋的形貌。
赋 在艺术表现上必然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在语言上使用新奇美丽的辞藻。另外赋也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钩心
斗角
读完第一段后,阿房宫给你的整体感觉是什么?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阿房宫进行了铺排式的描写?
宫室建筑
兴建的背景和耗费
规模和气势
楼阁廊檐
长桥复道
歌台舞殿
概括介绍
具体描绘
体物,奢侈
一节:
阿房之宫,
其形可谓( )矣,其制可谓( )矣。
雄(伟)
大
第二段描写的是
(宫中生活)
从哪两个方面进行的描写
宫内生活
宫人宫人
宫人
来历: 辇来于秦
生活: 明星 绿云 涨腻 烟雾
命运: 望幸不得见
宫宝
来源: 剽掠其人 输来其间
数量: 倚叠如山
态度: 鼎铛玉石 弃掷逦迤
体物,奢靡
比喻精彩,想象奇特,又经过了艺术的夸张,极写宫女之多,妃嫔彩娥,济济各殿,也见出秦皇的骄奢淫逸,糜烂不堪。
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写宫女的多,秦王的骄奢?
二节:
宫中之女可谓( )矣,
财宝可谓( )矣。
众
多
研读第三段
议论
这一段由一、二段的叙述描写转向
显出作赋的本意。
使用了什么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秦”与“人”的一乐一苦,写尽秦王朝的奢靡带给人民的沉重灾难?
对比、比喻、排比、夸张
三节:
其费可谓( )矣,
其奢可谓( )矣。
靡
极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鼎、玉、金、珠:名词作动词,把什么当做什么。
参考译文:把宝鼎当成铁锅,把美玉看作青石,将黄金当成土块,把珍珠看成石子,到处抛弃,遍地都是,秦国人对待这些珍宝,也并不十分爱惜。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秦国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哀叹,却使后代人为它哀叹;(如果)后代人(只是)为他哀叹而不引以为鉴,也就使后代人再为他们哀叹了。
背景材料
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预感到唐玉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复哀后人也”的结局。
书要读薄:《阿房宫赋》
阿房之宫,其形可谓(雄)矣,其制可谓(大)矣;宫中之女可谓(众)矣,财宝可谓(多)矣;其费可谓(靡)矣,其奢可谓(极)矣;秦亡亦可谓(速)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谓(悲)矣。
解释下面实词
六王毕,四海一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各抱地势
盘盘焉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复道行空
不知西东
歌台暖响
而气候不齐
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而:表顺接的连词。北、西:名词作状语。走:达。
抱:适合,随着。
焉:……的样子。
落:量词,座,所。
行空:横跨半空。
西东:互文见义,指各个方向。
响:声响,指歌声和乐声。
而:然而。气候:天气(风雨晴雪),指情况。齐:相同。
辞楼下殿
辇来于秦
朝歌夜弦
为秦宫人
雷霆乍惊
杳不知其所之也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齐楚之精英
辞:离开。下:走下,名作动。
辇:名词作状语,坐着辇车。
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夜晚。弦:名作动,弹弦,奏乐。
为:成为。
乍:突然。
之:动词,往,到。
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
精英:出类拔萃的人。
解释下面实词
解释下面实词
一人之心
秦爱纷奢
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
多于南亩之农夫
多于周身之帛缕
戍卒叫,函谷举
心:心意,意愿。
纷:多,繁华。
念:顾念。
奈何:怎么,为什么。
于:比。南亩:田间。
周:全。帛缕:借代衣物。
举:被攻占。
四节:
秦亡亦可谓( )矣!
后人哀之而不( )之,亦可谓( )矣。
速
鉴
悲
解释下面实词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谁得而族灭也
秦人不暇自哀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族:名词作动词,族灭。
使:如果。爱:爱护。
递:传递。为:做。
得:能够。
哀:哀叹。
哀:为动用法,为什么而叹息。
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l)毕 六王毕,四海一
(2)一 六王毕,四海一
(3)走 直走咸阳
(4)辇 辇来与秦
(5)弦 朝歌夜弦
(6)视 秦人视之
形,完结,灭亡
数词做动词,统一
动词,趋向
名词做状语,乘辇车
名词做动词,演奏弦乐
动词,对待
解释下面划线实词。
词类活用
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兀
辇来于秦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燕赵之收藏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数词作动词,统一
形作动,变得光秃
名作状,乘辇车
鼎、玉、金、珠,名作状;其他,名作动,当成,当作
动作名,收藏的珠宝
为动用法,为…哀叹;意动,以…为鉴
请解释下列划线虚词:
骊山北构而西折
盘盘焉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辇来于秦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连词,顺承,可译“然后”
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代词,它们
介词,到
代词,它们,指珍宝
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