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学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学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8 15:3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人教版·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
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学习重点
了解早期文明的时间、分布、成就等概况,认识文明的差异性、互鉴性。
学习难点
分析、理解早期文明多元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情景导入
你知道这里展示的六幅图片是哪些著名古代建筑吗?
文明
??
文明是人类开始群居并出现社会分工专业化,人类社会雏形基本形成后开始出现的一种现象。
食物
采集者
食物
生产者
流浪 定居
采集 生产
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人类主要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没有私有财产,也没有阶级。
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事物的采集者变成事物的生产者。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社会大分工
出现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
出现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的人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要求有质量更好、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不同地区的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交换和贸易。社会经济的发展,让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文产
明生
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并结合教材,说一说,文明产生的标志是什么
阶级、城市、国家、文字
采集
渔猎
农耕
畜牧
手工业
社会分工
剩余
私有
阶级
国家
文字
播种收获
定居
城市
人口
生产力
矛盾
记事
管理
剩余产品掠夺
战 争
生产力


兼并
政治
宗教活动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古希腊文明
约公元前2千纪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约公元前3500年左右
古埃及文明
约公元前3500年左右
古印度文明
约公元前3千纪
中国文明
约公元前2070年
地理位置:基本上都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北纬三十度附近,气候条件适合人类生存和居住;
地理环境:多临近大河流域,水源灌溉,土地肥沃,阳光充沛,适合农业发展
大 河文 明
海洋文 明
文明早期发展的特点:文明之间相对孤立、区域分散,表现出多元特点
1、古巴比伦文明出现的条件
材料2 古巴比伦王国地图
材料3 对每年洪水泛滥的恐惧,加之永远存在的外族入侵的威胁,使苏美尔人深深地感到,仿佛自己正无依无靠地面对着许多无法控制的力量。有一首苏美尔的诗写道:“只有人,他的寿命不会很长,无论他做什么,只是一场虚无。”美索不达米亚人的人生观带有恐惧和悲观色彩,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不安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充满了不安全感,所以,美索不达米亚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削除各种潜在的冲突。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简述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并分析自然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产生的影响。
两河流域地势平坦,极易受到外族入侵;洪水泛滥,易造成自然灾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充满了不安全感,加上风俗有的庞杂,民族众多,从而需要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
2、古埃及文明产生的条件
材料4 尼罗河流域……自然屏障使它受到特别好的保护,不易遭到外族的犯。……(尼罗河)把整个流域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因此,埃及文明是稳定、保守的。……关心死亡,为来世——尤其是国王的来世——做好物质方面的准备,是埃及宗教信仰的一个主要特征。……法老始终被认为是神王……由于这个原因,埃及没有任何与美索不达米亚的法典相应的法律。法老作为神王,其权力亦被神化,他的话就是法律。
——《全球通史(上)》斯塔夫利阿诺斯
比较古代埃及与两河流域自然环境的不同,分析古代埃及的自然环境对其文明造成的影响。
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使古代埃及文明变得稳定而保守,自信而乐观,并没有产生与两河流域相应的法律。法老被认为是神在人间的代表,强大的君权取代了法律的权威。
3、古代印度文明产生的条件
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有着茂盛的热带森林,雨水丰沛。
自然环境相对封闭,开伯尔山口是山脉之间的低地,直达印度河平原。成为外族入侵突破口。
人们将各种自然现象神化,使印度成为宗教产生和发展的沃土。
4、古代希腊文明产生的条件
材料5 半岛山多平原少,夏季雨少,土壤不甚肥沃,不利于农业的发展,粮食自给常有困难,地少人多被迫导致海外移民……殖民活动大大促进了希腊世界的商品经济和外贸市场
材料6 据估计,当时希腊共有300多个城邦,其中90%左右的小邦都是弹丸之地,人口不过几千,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或更小。这些“袖珍”国家的规模否定不如今日中国一个中等乡镇。所以,在如此特殊的国情下产生的政治制度具有某些空前绝后的特殊性就是情理中之事。 ——米辰峰《世界古代史》
阅读材料5、6,结合所学分析地理环境对古代希腊文明的影响。
政治上: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而有利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经济上:不利于农业发展,导致航海业和海外贸易发达;
社会环境:相对 宽松,有助于平民获得政治权利。
小结:影响古代文明产生的条件或因素
文明 自然环境
古巴比伦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古印度文明
古希腊文明
干旱少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两条河流中间围成了一个肥沃的冲击平原:美索不达米亚。
南有高原,北邻地中海,西靠沙漠,东接阿拉伯半岛。
全年干旱少雨。水源完全要靠尼罗河。
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有着茂盛的热带森林,雨水丰沛。
自然环境相对封闭,开伯尔山口是山脉之间的低地,直达印度河平原。成为外族入侵突破口。
东临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多山少平原
(1)河流;
(2)地形
(3)宗教;
(4)经济类型
地理环境因素是影响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不是决定因素!
区 域 代表文明 形成前提 实行制度 文化成就
两河流域 苏美尔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君主专制制度;《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史诗、洪水和方舟传说、60进位制、战车和车轮
尼罗河流域 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为农业和交通提供便利 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法老至上的权威 神话和文学故事、象形文字、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建筑和数学、莎草纸
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古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平原广阔;恒河流域生产工具的进步,雨水丰沛、植被茂盛 种姓制度 佛教;《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 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文明 古希腊文明 巴尔干半岛南部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 城邦制度 世界文学瑰宝、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君 主 专 制
民主政治
小结:世界文明的多元性
练一练
1、《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等,必须遭到同样损害;但如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一点钱财。这说明该法典具有( )
A.等级性 B.公平性
C.随意性 D.民主性
2、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件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历史文物来自( )
A.两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
A
A
3、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在尼罗河畔
B.埃及人是喝尼罗河的水长大的
C.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C
4、古印度社会有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高高在上的是“婆罗门”和“刹帝利”,而“吠舍”和“首陀罗”社会地位低下,这种制度被称为(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种姓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C
5.影响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的因素是(  )
A. 埃及法老的对外征服战略 B. 尼罗河南部险要的地理环境
C. 巴勒斯坦地区经济的吸引力 D. 叙利亚对埃及文明的向往
6.《金字塔铭文》中有这样的话:“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犹如拉的眼睛一样。”后来某文明古国对方尖碑的崇拜也有这样意义,因为方尖碑也表示太阳的光芒。该文明古国是( )
A. 古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希腊 D. 古印度
B
A
课堂总结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共23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共23张PPT)
本课小结:世界文明时空定位
布置作业
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埃及的尼罗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如何影响了它们各自文化的特点?
思考
人类早期各个文明都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所孕育的。越是文明初期,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就越大。

地理环境
决定因素
此外,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文化传统、民族特性以及宗教信仰等也会从各方面或多或少地对人类的文明产生影响。
再 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