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下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综合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Ba2+、SO、NO
B.Fe2+、SO、OH-
C.Na+、NO、OH-
D.Ag+、NO、Cl-
2.忘盖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变质。下表中分析与设计错误的是
选项 问题 分析与设计
A 为何变质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B 是否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C 是否全部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观察产生沉淀多少
D 如何除去杂质 取样,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3.下列4个图像分别对应4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电解水
B.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
C.等质量的镁、铝分别与相同浓度的足量稀硫酸反应
D.向一定量CuSO4和K2SO4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KOH溶液
4.在下列各组物质中,每组的3种物质两两之间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①Cu、稀硫酸、CuO ②稀盐酸、Ca(OH)2溶液、Na2CO3溶液 ③C、CO、Fe2O3
A.①② B.①③ C.② D.①②③
5.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探究稀盐酸和NaOH溶液是否完全反应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B 鉴别尿素和氯化铵 加熟石灰研磨并闻气味
C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D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CO3 加入Ca(NO3)2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6.下列试剂中,能把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
A.KCl溶液 B.K2CO3溶液
C.稀盐酸 D.NaNO3溶液
7.“河长制”有利于加强水资源保护,防治水体污染。研学小组对两个工厂排污口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发现共含HNO3、K2SO4、MgCl2和NaOH四种物质,其中每个排污口排放两种不同物质。下列关于污水成分的分析合理的是( )
A.HNO3 和K2SO4一定来自同一排污口 B.HNO3 和MgCl2一定来自同 排污口
C.HNO3和NaOH一定来自同一排污口 D.将两处污水混合后,溶液一定呈中性
8.下列所示的图象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A.向pH=12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
D.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9.某农用物资店的货架上待售的化肥有(NH4)2SO4、NH4H2PO4、CO(NH2)2,其中缺少的肥料品种是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料
10.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植树造林,防沙降尘 B.焚烧垃圾,净化环境
C.禁用农药,保护水源 D.深埋电池,消除污染
11.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对应的括号内的现象都完全正确的是( )
A.4p+5O22P2O5(产生白雾)
B.2NaOH+CuCl2═Cu(OH)2↓+2NaCl(产生红褐色沉淀)
C.AgNO3+HCl═AgCl↓+HNO3(产生白色沉淀)
D.H2O2H2O+O2↑(冒气泡)
12.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对几种化肥进行简易鉴别:
取少量固体分别进行实验,如表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① 实验②
A 观察固体颜色 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B 观察固体颜色 加入Ba(NO3)2溶液中
C 加入足量水中 加入AgNO3溶液中
D 加入足量水中 加入Ba(OH)2溶液中
A.A B.B C.C D.D
13.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甲+乙→丙+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不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B.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或氧化物或碱
C.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丙、丁质量比
D.若甲、乙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
14.硝酸铵是一种氮肥,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遇碱时放出氨气,在高温或受猛烈撞击时易爆炸,下列使用硝酸铵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储存和运输时密封防潮
B.结块时用铁锤砸碎再用
C.施用时不宜与碱混和使用
D.给农作物施肥后及时盖土
15.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
A CO2混有HCl气体 将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
B Cu(NO3)2溶液混有NaCl 加入过量氢氧化钠,过滤,洗涤滤渣后向滤渣中加入适量稀硝酸
C NaCl溶液混有CaCl2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D CuO混有碳粉 加入适量稀HCl,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6.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之一。下表是部分酸、碱、盐在水中的溶解性(20。C),请回答下列问题。
阴离子 阳离子 OH- NO3- CO32- Cl-
K+ 溶 溶 溶 溶
Ba2+ 溶 溶 不 溶
Cu2+ 不 溶 不 溶
(1)上述阴、阳离子形成不溶性碱的化学式为________, 形成复合肥料的化学式为_____ 。
(2)KOH溶液和Ba(NO3)2溶液_______(填“能“或“不能“)反应,理由是_______。
(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___________ 。
A.OH-H+Ba2+NOB.OH-Ba2+K+Cl-
C.COK+Ba2+Cl-D.COCu2+NOK+
1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①石墨②氯化钠③稀硫酸④碳酸钙⑤二氧化碳,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作气体肥料的是_____。
(2)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
(3)可作补钙剂的是_____。
(4)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_____。
(5)可作干电池电极的_____。
18.硫酸和盐酸时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1)它们水溶液的pH都__________7(填“>”、“=”或“<”符合).
(2)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的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叫_________反应.
(4)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盛有_________的试剂瓶.
(5)写出把硫酸转化为盐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19.小明在进行粗盐提纯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遇到了如下的问题,请你帮助小明来解答下列问题.
(1)粗盐提纯的步骤为:溶解、_____、蒸发、计算产率.
(2)经过滤后,食盐水仍浑浊的可能原因是_____(答一点即可).
(3)在蒸发实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时停止加热
(4)将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时不小心溅出,则剩余溶液中溶质分数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三、综合应用题
20.依据物质类别和物质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了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坐标图(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可用化合反应来制备B,且反应时放出大量热,B的俗称为___________,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E的固体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G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H为一种金属单质且H、G均可与F溶液反应,可分别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G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在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D溶液,过滤后取滤液,滴入过量F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的溶质化学式为___________。
(5)在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D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入过滤F溶液,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写出有气泡产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6)质量为150g的烧杯中加入100g过氧化氢溶液,再向其中加入2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和剩余物质总质量为250.4g。请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H2O2的质量___________。
21.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氢 碳 氧 氯 钠 钙
元素符号
(1)为氧化物,可用于制备改良酸性土壤的碱,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均为液体,且含同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反应。
(3)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向溶液中滴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再滴加溶液至溶液变蓝,此时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和(为一种常见沉淀)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假设实验过程无损耗)。
若实验取固体粉末,生成白色沉淀,最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溶液(只含一种溶质),则固体粉末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2.大气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与人类的生存休戚相关。
(1)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会造成较多污染物的排放,这不仅污染大气,还是形成 ______ 的主要原因。
(2)“节能减排”是我国的重要国策,过多的排放会造成 ______ ,为了减缓大气中含量的增加,目前以下建议可行的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
A 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B 电解水生产清洁燃料氢气
C 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D 开发燃煤新技术使其充分燃烧
(3)下图是有关等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和均为碳酸盐,是最常用的溶剂,则下列转化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______ 。
23.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
(1)其主要操作步骤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①过滤 ②溶解 ③蒸发 ④计算产率
(2)下图是某同学过滤的操作图,指出图中明显错误______;过滤后,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填一种)
(3)蒸发时,蒸发皿内出现________ 时应停止加热。
(4)通过以上操作只能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欲除去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得到纯净的NaCl,可采用如下图所示流程:
①上图中所用甲、乙、丙三种试剂依次是__________。
A.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盐酸
B.Na2CO3溶液、KOH溶液、稀盐酸
C.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硫酸
②反思交流:通过以上规范操作,制得氯化钠的质量比原粗盐样品中含氯化钠的质量______(填“增多”、“减少”、“不变”)。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B
4.C
5.B
6.B
7.B
8.B
9.C
10.A
11.C
12.C
13.B
14.B
15.B
16. 不能 不能形成沉淀或气体或水 B
17. ⑤ ③ ④ ② ①
18. < Fe2O3+6HCl=2FeCl3+3H2O 中和 浓盐酸 H2SO4+BaCl2=BaSO4↓+2HCl
19. 过滤 滤纸破损 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较多固体 不变
20. 熟石灰或消石灰 CaO 潮解并可以与空气中CO2反应 NaOH或NaOH、Ca(OH)2 NaOH、Na2CO3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为
150g+100g+2g-250.4g=1.6g
设过氧化氢溶液中H2O2的质量为x
x=3.4g
答: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3.4g。
21. 分解 和 和
22. 酸雨 温室效应 A 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
23. ②①③④ 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滤纸破损或承接的仪器不干净) 较多固体 A 增多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