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一、单选题
1.下列做法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石油分馏制得汽油、柴油等 B.用柠檬酸和小苏打、白糖配置汽水
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上的污渍 D.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2.下列所示的图象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A.向pH=12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
D.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3.学习了物质分类与转化规律后,某同学绘制了部分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相邻两类物质的反应,其中不能用于制取ZnCl2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NaHCO3 B.H2O C.NH3·H2O D.CH3COOH
5.下列物质的转化关系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③
D.①②③
6.忘盖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变质。下表中分析与设计错误的是
选项 问题 分析与设计
A 为何变质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B 是否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C 是否全部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观察产生沉淀多少
D 如何除去杂质 取样,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7.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稀盐酸和镁条
B.稀盐酸和铜丝
C.稀盐酸和氢氧化镁
D.稀盐酸和氢氧化铜
8.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一步就能实现的是
A.CaCO3→Na2CO3 B. C.CO2→O2 D.H2O2→H2
9.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的清洁剂的pH=12。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 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NaOH
C.混合使用能提高两者的清洁效果 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
10.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过程中,涉及到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称量时粗盐放在天平左盘的称量纸上
B.粗盐溶解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蒸发时,在恰好蒸干时停止加热
D.过滤时漏斗下端尖嘴处紧靠烧杯内壁
11.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性质与用途 B.化学与环保
①氧气可用于炼钢,是由于氧气具有可燃性 ②CO可用于炼铁,是由于CO具有还原性 ①大力发展化石能源,满足工业生产需求 ②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C.化学与生活 D.物质分类
①生石灰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②如果庄稼的叶子发黄,可施用氮肥 ①烧碱、纯碱都属于碱 ②二氧化锰、氧化铝都属于氧化物
A.A B.B C.C D.D
12.如图所示,U型管内a、b液面相平,当挤压滴管的胶头,使试剂X进入锥形瓶内,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a液面高于b液面。则试剂X、Y的组合可能是
A.水、硝酸铵
B.水、烧碱
C.稀硫酸、铁粉
D.稀盐酸、小苏打
1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分离KCl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B 鉴别NaNO3和NH4HCO3两种氮肥 取样,闻气味
C 除去CO中的C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红热的铜网
D 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将两根铁钉分别密封在盛有干燥空气和盛满水的试管中一周并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14.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相符的是( )
A.碳酸钠 小苏打 Na2CO3
B.碳酸氢钠 纯碱 NaHCO3
C.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
D.二氧化碳 干冰 CO2
15.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H2O+CaO═Ca(OH)2
B.Na2SO4+BaCl2═2NaCl+BaSO4↓
C.H2+CuOCu+H2O
D.3CO+Fe2O32Fe+3CO2
二、填空题
16.化学肥料对农作物的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面是农业生产中广泛施用的几种化学肥料:①NH4NO3 ②KNO3 ③NH4Cl ④
请回答:
(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2)属于铵态氮肥的是______,它们成分中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填符号)。
17.下列物质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请选择相应的编号填空。
A.CH4 B.NaHCO3 C.Na2CO3 D.NaCI
(1)常用作调味品的是______。
(2)用于生产发酵粉的是______。
(3)用于生产洗涤剂的是______。
(4)“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18.溶液及物质的溶解性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重要意义。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三种物质中,______________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
(2)8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__g。
(3)将70°C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30°C,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溶液。
(4)硝酸钾属于复合肥料,所含营养元素有_____________,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硝酸钾溶液常用作无土栽培的营养液,配制这种营养液150kg,需要硝酸钾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kg。
19.我国早在古代,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述,意思是可溶性铜的化合物与铁发生反应,得到单质铜.例如:CuSO4+Fe=Cu+FeSO4.
(1)Cu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其溶液颜色为_______。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3)除去ZnSO4溶液中少里CuSO4杂质,下列试剂中最好的是_______
A NaOH溶液 B Fe C CuO D Zn
三、综合应用题
2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相关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程式____,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填字母) ;
a 加热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加入药品,固定装置 d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e 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f 熄灭酒精灯,
②甲烷是一种极难溶于水的气体,常温下与空气不反应。某同学想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加热制取一瓶干燥的甲烷气体,应该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从A到E中选择) ;
③F装置可收集和储备氢气,若用水将该装置中的氢气排出,水应从____(填“m“或“n”)端通入。写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程式____
(2)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钠、硫酸铜、碳酸钠、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鉴别该白色粉末,做了如下实验:
滴加氯化钡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此白色粉末的成分:____。
21.“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的工艺和技术。
(1)最近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含量高的气体吹入饱和溶液中,生成 ,然后利用受热易分解的性质,再把 提取出来,经化学反应使之变为甲醇( )和水。“绿色自由”构想的技术流程如下图:
(注:分解池内的反应条件是加热;合成塔内的反应条件为300℃、200和催化剂)
①分解池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②合成塔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③溶液可循环利用,溶质是 ______ (填化学式)。
(2)实际生产中,经常利用溶液来“捕捉” ,流程图如下图(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①捕捉室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②反应分离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______ ;③该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物质属于碱的是 ______ (填化学式)。
22.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镁及其化合物的广泛应用
(1)金属镁可以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因其燃烧时发出____
(2)工业上通过反应:,得到金属镁,反应中电能转化为___能
(3)用不锈钢、合成橡胶、氧化镁等材料制造的飞机轮胎属于___材料。
(4)用含有Mg(OH)2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5)碳酸镁可作阻燃剂,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选填序号)。
a 分解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生成的固体覆盖燃烧物,隔绝氧气
(二)碳酸镁水合物的制备
MgCO3· 3H2O是制备镁产品的中间体。工业上从碱性卤水(主要成分为MgCl2中获取MgCO3·3H2O的方法如图1所示。
(1)“沉淀”过程的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其操作为;向卤水中通入CO2至饱和然后滴加NaOH溶液,同时继续通入CO2,由此判断卤水的碱性比NaOH溶液_____(“强”或“弱”)。
(2)“沉淀”时生成MgCO3 ·3H2O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证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所得滤液,先加足量稀HNO3滴加____溶液,无现象。
(三)样品成分的分析
在烘干时,会有部分MgCO3·3H2O转化为碱式碳酸镁晶体Mga(OH)b(CO3)c · dH2O.为测定Mga(OH)b(CO3)c · dH2O的组成,称取18.46g固体混合物,在科研人员的指下用下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于下表中。
温度/℃ 室温 190 450
浓硫酸 150.00 155.40 156.30
碱石灰 100.00 100.00 106.16
【资料】
①MgCO3·3H2O在190℃完全失去结晶水;MgCO3;在400℃完全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②Mga(OH)b(CO3)c · dH2O在210℃以下不分解:450℃完全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
(1)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______
(2)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N2,停止加热后继续通N2的目的是__
(3)计算a:c=___,Mga(OH)b(CO3)c · dH2O中结晶水的质量为___g
(4)若实验中缺少D装置,则α:c的值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MgCO3·3H2O受热转化为碱式碳酸镁晶体Mga(OH)b(CO3)c · dH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3.金属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方面应用广泛。
(1)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硫酸的质量分数 (均取20 mL) 锌的形状 (均取1g) 氢气的体积(mL)
① 20% 锌粒 31.7
② 20% 锌片 50.9
③ 30% 锌粒 61.7
④ 30% 锌片 79.9
①用如图装置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其中量筒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气应从_____(填e或f或g)管通入。
②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___。
③下表是小兵第①组实验的详细数据。
时段 第1分钟 第2分钟 第3分钟 第4分钟 第5分钟 第6分钟
H2的体积 3.1mL 16.7mL 11.9mL 9.6mL 7.6mL 6.0mL
请描述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险粉(化学式 Na2S2O4)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Na2S2O4 在碱性溶液中稳定,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极不稳定;在 NaCl 存在下,Na2S2O4 在水中溶解度显著下降。Na2S2O4 制备流程如下:
①已知反应Ⅰ的原理为:Zn + 2SO2 == ZnS2O4,反应Ⅱ为复分解反应,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滤液中含有 Na2S2O4,为使 Na2S2O4 结晶析出还需要加入少量 NaOH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NaCl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198gZn(OH)2理论上能得到Zn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C
4.C
5.C
6.C
7.B
8.C
9.C
10.C
11.C
12.A
13.B
14.D
15.C
16. ②④ ①③④
17.(1)D
(2)B
(3)C
(4)A
18. 硝酸钾(或KNO3) 150 硫酸铈 K、N(或“钾、氮”) 4.5
19. +6 蓝色 置换反应 D
20. 2KMnO4K2MnO4+MnO2+O2↑ bcadef AE##EA m Zn+H2SO4=ZnSO4+H2↑ Na2CO3+BaCl2=BaCO3↓+2NaCl 碳酸钠##Na2CO3
21. 、
22. 耀眼的白光 化学 复合 b 弱 AgNO3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反应生成的水、二氧化碳全部赶入B、C装置充分吸收,减少误差 5:4 0.72 偏小
23. 根据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判断生成氢气的体积 f ①③或②④ 由慢到快然后逐渐减慢 反应开始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反应由慢到快,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被消耗,硫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反应减慢 (原因答对一个即可得分) 2NaOH + ZnS2O4 == Zn(OH)2 ↓+Na2S2O4 过滤 Na2S2O4 在碱性溶液中稳定 降低 Na2S2O4 在水中的溶解度 130g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