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2012)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 单元训练
一、单选题
1.小东同学家的西红柿植株生长不茂盛,叶色淡绿需要施加的肥料是
A.尿素
B.磷矿粉
C.碳酸钾
D.磷酸二氢钾
2.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元素 B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 验证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 D 验证Fe、Cu、Ag的活动性顺序
A.A B.B C.C D.D
3.下列离子能在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4.图为采用"数字化"实验,由传感器采集实验相关信息描绘出曲线,其中物质X表示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某液体,纵坐标Y表示烧杯中的某个量,下列对物质X与纵坐标Y的分析正确是
选项 物质X 纵坐标Y
A 水 溶液的质量
B 水 溶液的pH值
C 氢氧化钠溶液 溶质的质量
D 氢氧化钙溶液 溶液中钙元素的质量
A.A B.B C.C D.D
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A. 读液体体积 B. 蒸发食盐水
C.测某溶液pH值 D.稀释浓硫酸
6.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硫酸钾(K2SO4) B.磷酸二氢钾(KH2PO4)
C.硝酸铵(NH4NO3) D.尿素[CO(NH2)2]
7.下列物质的转化关系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③
D.①②③
8.下列有关农药和化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硝酸钾(KNO3)是复合肥
B.化肥和农药对农业的高产和丰收都起着重要作用
C.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可以鉴别氯化铵(NH4Cl)和氧化钾两种化肥
D.农药施用后,不会在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残留
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分离KCl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B 鉴别NaNO3和NH4HCO3两种氮肥 取样,闻气味
C 除去CO中的C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红热的铜网
D 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将两根铁钉分别密封在盛有干燥空气和盛满水的试管中一周并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10.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关于两者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两者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大
B.两者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变
C.两者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
D.浓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浓硫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11.粗盐中常含有MgCl2、CaC12、Na2SO4及泥沙等杂质,常用下面的流程进行提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试剂a的顺序可以是过量的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
B.加入试剂a后,将混合物过滤,得到的沉淀中除泥沙外还含有3种不溶物
C.向溶液Ⅰ中加入的盐酸也可以是过量的
D.操作b的名称为过滤
12.下列有关测定氢氧化钠溶液pH的实验操作或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用镊子夹取pH试纸直接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测量
B.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用滴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pH试纸上测量
C.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用pH试纸测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
13.下列应用、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置换反应
B.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复分解反应
C.用铁桶盛装农药波尔多液: 置换反应
D.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化合反应
14.一澄清透明溶液,可能含有H+、Na+、Ba2+、Fe3+、Cl-、OH-、离子的一种或者几种,为确定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进行下面实验:
①经测定,溶液的pH=1;
②取部分样品溶液滴加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
③向实验②得到的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又观察到沉淀生成。
分析实验得到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Cl-,一定不含有Na+、Fe3+、OH-、
B.咨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一定不含有OH-,可能含有Na+、Cl-、
C.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Cl-,一定不含有、OH-,可能含有Na+
D.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一定不含有OH-、,可能含有CI-、Na+
15.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I、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二、填空题
16.如图为某中和反应的示意图。图中的阴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符合如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若将酸滴入加有酚酞的碱溶液中,至恰好中和时溶液由红色变为_____________;
17.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钠等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二氧化碳用于制汽水,这是利用了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又白又硬。这是因为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厕所清洁剂和炉具清洁剂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炉具清洁剂中含有______________,利用其能与油脂反应的性质达到去除油污的目的。而厕所清洁剂因含有某些物质,呈强________(选填“酸”或“碱”)性,能达到消毒杀菌的效果。
(4)工业上,常用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方法制取氢氧化钠,同时还能获得氢气、氯气两种化工产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溶液及物质的溶解性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重要意义。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三种物质中,______________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
(2)8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__g。
(3)将70°C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30°C,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溶液。
(4)硝酸钾属于复合肥料,所含营养元素有_____________,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硝酸钾溶液常用作无土栽培的营养液,配制这种营养液150kg,需要硝酸钾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kg。
19.专家提示在日常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中“84”消毒液可以使病毒灭活。
(1)其有效成分NaC1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所含的阳离子为____(写离子符号)。
(2)如图是生活中常见洗涤用品的pH,混用会降低去污效果甚至产生危害的组合是___(填序号)。
A 洁厕灵和“84”消毒液
B 肥皂水和威猛先生
C “84”消毒液和肥皂水
D “84”消毒液和威猛先生
(3)探究发现暴露在空气中(阳光充足)的“84”消毒液的消毒效果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据此,你认为“84”消毒液应______保存。
三、综合应用题
20.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模糊的烧碱溶液,小杰设计实验测定了其溶质质量分数。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注:滴入酚酞试液的质量忽略不计)
(1)将稀盐酸逐滴滴入锥形瓶的过程中,应边滴加边摇动锥形瓶,当观察到溶液颜色恰好_____时,停止滴液。
(2)通过计算确定该瓶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3)问题分析:小红做同样的实验得到的结果比小杰得到的结果偏小,从实验操作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 (填写一条即可)。
2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碱和盐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图24所示实验(忽略空气中CO2对本实验的影响)。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内容。
(1)步骤一:关闭K,向下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并轻轻振荡锥形瓶,使二氧化碳全部进入锥形瓶,并与m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转化为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轻轻振荡锥形瓶的目的是_____.
步骤二:打开K,向上缓慢拉动注射器活塞,观察到乙中溶液进入甲。
(2)上述实验过程中,甲中溶质总质量变化情况如图25所示,B点对应的溶质总质量为(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可以不化简)_____克。BC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BC段溶质总质量下降的原因是___.
(3)步骤一和步骤二结束后,将甲和乙中的物质全部转移到烧杯中,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结合图25中C点的值确定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为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22.现有一瓶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
(1)小丽同学用实验方法证明该瓶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可选择下列试剂中的_____(填序号)
A、酚酞溶液 B、稀盐酸 C、石灰水 D、食盐水
可能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要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Na2CO3,可选用上述试剂__________(填序号)
(3)小明要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分离,得到较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可选择_______操作
23.已知:①NaHCO3固体受热分解 2NaHCO3Na2CO3 + CO2↑+ H2O;
②Na2CO3受热不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 NaHCO3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填标号)。
A 俗称小苏打 B 难溶于水
C 可与稀盐酸发生反应D 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2)欲测定某 NaHCO3固体样品(只含 Na2CO3杂质且分布均匀)中 NaHCO3的质量分数,将 5.0g 该样品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生成 CO2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NaOH 溶液的 pH_____7(填“>”、“=”或“<”),用该溶液将生成的 CO2完全吸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由图中数据可知,上述 5.0g NaHCO3样品完全分解产生CO2的质量为_____ g,产生 H2O 的质量是_____ g。
③计算该样品中 NaHCO3的质量分数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C
4.B
5.D
6.B
7.C
8.D
9.B
10.C
11.C
12.C
13.D
14.C
15.D
16. C1-、 OH- NaOH+HCl=NaC1+H2O 无色
17. 可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a(OH)2+CO2=CaCO3↓+H2O 氢氧化钠 酸 2NaCl+2H2O2NaOH+H2↑+Cl2↑
18. 硝酸钾(或KNO3) 150 硫酸铈 K、N(或“钾、氮”) 4.5
19. +1 Na+ A 避光密封
20. 无色 10% 滴加稀盐酸的量不足(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21. CO2+2NaOH=NaCO3+H2O 增大接触面使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充分反应 Na2CO3+Ba(OH)2=BaCO3↓+2NaOH 加入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每171份质量的氢氧化钡,生成197份质量的碳酸钡沉淀,溶质质量减少26份 NaOH和Ba(OH)2 C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与A点相等,都为0.1m克,说明步骤一生成的碳酸钠和步骤二中进入的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氢氧化钠,将甲和乙混合后氢氧化钡有剩余,因此滤液中的溶质成分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
22. B(或C) 有气泡生产(有白色沉淀产生) C 过滤
23. B > CO2 + 2NaOH = Na2CO3 + H2O 1.1 0.45 84%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