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下 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 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说法不合理的是
A.KNO3是一种复合肥料 B.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
C.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将氯化铵和草木灰混合使用
2.下列根据实验操作所得出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盛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拧紧瓶盖振荡 软塑料瓶变瘪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B 用小木条蘸少量浓硫酸 小木条变成黑色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 点燃某无色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 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无色气体为一氧化碳
D 向硫酸铜溶液中伸入打磨后的铝丝 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A.A B.B C.C D.D
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固体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二氧化硫气体
C.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4.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向纯碱溶液中加水稀释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
C.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D.向一定质量氯化钾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A. 读液体体积 B. 蒸发食盐水
C.测某溶液pH值 D.稀释浓硫酸
6.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甲+乙→丙+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不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B.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或氧化物或碱
C.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丙、丁质量比
D.若甲、乙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
7.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硫酸钾(K2SO4) B.磷酸二氢钾(KH2PO4)
C.硝酸铵(NH4NO3) D.尿素[CO(NH2)2]
8.忘盖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变质。下表中分析与设计错误的是
选项 问题 分析与设计
A 为何变质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B 是否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C 是否全部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观察产生沉淀多少
D 如何除去杂质 取样,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9.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B.用明矾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
C.用肥皂水区别硬水与软水 D.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0.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元素 B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 验证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 D 验证Fe、Cu、Ag的活动性顺序
A.A B.B C.C D.D
11.下列做法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石油分馏制得汽油、柴油等 B.用柠檬酸和小苏打、白糖配置汽水
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上的污渍 D.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12.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关于两者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两者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大
B.两者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变
C.两者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
D.浓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浓硫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1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FeSO4溶液(CuSO4) 加入过量Fe粉、过滤
B CaO(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C CO2(CO) 通入适量氧气、点燃
D 盐酸(硫酸) 先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再过滤
A.A B.B C.C D.D
14.如图所示,U型管内a、b液面相平,当挤压滴管的胶头,使试剂X进入锥形瓶内,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a液面高于b液面。则试剂X、Y的组合可能是
A.水、硝酸铵
B.水、烧碱
C.稀硫酸、铁粉
D.稀盐酸、小苏打
1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食品久置发生霉变
C.活性炭吸附除异味 D.浓盐酸敞口产生大量白雾
二、填空题
16.人教版下册58页习题3:在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为什么生石灰能做干燥剂?___;如果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在一起成为块状。这是为什么?____;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17.现有H、O、S、Cl、Na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
(1)常见的酸_____;(2)盐_____。(3)碱_____。
18.雾霾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防治雾霾是化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回答问题。
(1)下列行为可能会导致雾霾加重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燃烧煤炭 B.植树造林 C.静电除尘 D.燃放鞭炮
(2)用SDLKC-1000大流量TSP采样器在室外采集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取适量样品,加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出现___________现象,说明雾霾中含有铵盐。治理雾霾的建议有___________(写一条)。
(3)为减少雾霾、降低大气中有害气体含量,研究机动车尾气中CO、NOx及CxHy的排放意义重大。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含量与“空/燃比”(空气与燃油气的体积比)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利用氨气将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对空气无污染的物质。请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___________
②随“空/燃比”增大,CO和CxHy的含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9.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化学试剂之一。
(1)用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配制1000g质量分数为0.37%(pH约为1)的稀盐酸。
①所配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g,所需浓盐酸的质量为________g。
②已知浓盐酸密度为1.19g/cm3,量取上述所需浓盐酸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填标号)。
A 10mL量筒
B 50mL量筒
C 试管
D 胶头滴管
③测定所配稀盐酸的酸碱度,应将pH试纸放置在__________上。
(2)取少量氢氧化钙粉末于试管中,加入2mL水,振荡,得到白色浑浊液,滴加1滴酚酞溶液,再滴加稀盐酸至反应完全,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3)取等质量的铁片和铁粉放入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稀盐酸。
①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下列示意图中,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三、综合应用题
20.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
(1) 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
(2) 可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________
(3) 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
(4)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用7.4kg氢氧化钙能中和硫酸厂排放的污水中硫酸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
21.硫酸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试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______(填“碳酸氢钠”“氢氧化钠”“硼酸”之一)溶液,以防灼伤皮肤。
(2)用硫单质制取硫酸的转化流程示意图如下:
在S、SO2、SO3、H2SO4四种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表现为+4价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写出上述转化流程步骤③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现取100g稀硫酸倒入烧杯中,慢慢向烧杯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BaCl2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B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当加入BaCl2溶液200g时(即图中A点),烧杯中溶液里大量存在的酸根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当加入BaCl2溶液416g时(即图中B点),恰好完全反应,试通过计算求产生沉淀的总质量_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22.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
(1)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用锌和稀硫酸制得“可燃空气”,他所说的“可燃空气”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可燃空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水,可得出“水是一个结合物而不是简单元素”。
(2)1785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制枪管将水转化为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实验示意图如图1所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若生成1g氢气,则理论上铁制枪管应增重____________g。实验发现枪管实际增重比理论数值大,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后人不断研究和改进该实验。现有某同学在水电解器中加入含酚酞的稀Na2SO4溶液,至充满管A和管B(Na2SO4)溶液呈中性且不参与反应)。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现象如图2所示。电解结束后将容器内所有液体倒入烧杯中,溶液呈无色。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硫酸钠在水中形成自由移动的Na+和SO42﹣,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b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电极N与电源负极相连
②电解后,管A中生成的微粒有_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
23.回答下列问题。
(1)某兴趣小组参观火力发电厂,了解到废气中的SO2、NO2、CO、CO2会影响环境,设计如图流程处理废气。
①用生锈铁屑处理废气中的CO,体现CO _____性。
②用石灰浆不用石灰水的原因是 _____。
③固体2中有 _____(写两种物质)。
(2)A~D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转化关系如图。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钙盐,C是火力发电厂排放的温室气体。
①B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②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③将足量C通入石蕊溶液中,现象是 _____;测得该溶液pH=4,加热至90s时C完全排出,画出加热过程pH变化图像。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A
4.B
5.D
6.B
7.B
8.C
9.C
10.C
11.B
12.C
13.A
14.A
15.B
16. 生石灰能与空气中的水发生化学反应,可以将水除去 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 Ca(OH)2+CO2=CaCO3↓+H2O
17. HCl或H2SO4或H2SO3 NaCl或NaSO4 NaOH
18. AD 刺激性气味气体 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6xH2O 燃油气逐渐充分燃烧
19. 3.7 10 AD 玻璃片或白瓷板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D
20. OH- 氢氧化钠固体 Ca(OH)2+CO2=CaCO3↓+H2O 9.8。
21.(1)碳酸氢钠
(2) SO2
(3) 、Cl- 解:设产生沉淀的总质量为x
参加反应的BaCl2的质量是:
x=46.6g
答:产生沉淀的总质量是46.6g。
22. H2 3Fe+4H2OFe3O4+4H2 8 枪管外壁部分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增重 ac O2和H+;
23.(1) 还原 相同体积下,石灰水中氢氧化钙的含量少,吸收效果差 碳酸钙、亚硫酸钙
(2) CaCO3+2HCl=CaCl2+H2O+CO2↑ CO2+2NaOH=Na2CO3+H2O 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