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下册分苹果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下册分苹果 表格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25 15:4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下册分苹果教案
目标 1.通过“分苹果”、“搭一搭”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除法竖式的表示过程。 2.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意义。
重点 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重点 突破 通过分物活动,明确各个部分的含义,并进一步讲解竖式的书写格式及每一部分与竖式的对应关系。
难点 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的写法和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难点 突破 通过动手操作,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及其书写格式。
教法 演示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互相交流。
学法 动手操作并与同学合作交流。
课前 准备 教师 课件、小棒等。
学生 小棒若干。
过程 引入 同学们,你们平时都爱吃什么水果?(香蕉,草莓,苹果....) 我们班有很多同学都爱吃苹果,你们知道吃苹果有什么好处吗?(甜,香,补充水分,补充营养···) 苹果的营养很丰富,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酸类物质,其含钙量也比一般水果丰富,所以我们要常吃苹果。今天,我带来了一些苹果,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苹果?(18个) 现在淘气和笑笑遇到了在苹果分配中的一些问题,我们一起去帮助他们解决一下,好吗?(好) (板书课题:分苹果) 【设计意图】通过对话,既让学生了解了苹果的一些相关知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并初步明确了本节课的主题。
探新 1.分一分,认识除法竖式。 出示教材第2页情境图,让学生观察。 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有18个苹果,有6个盘子,有2个小朋友) 师引导:你能提出哪些与除法有关的数学问题?数学问题可能有: 18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18个苹果平均装在6个盘子里,每个盘子可以装几个?每个盘子装3个苹果,需要几个盘子? 每盘放6个苹果,18个苹果可以放几盘?你会算吗? 学生可能出现的结果有: (1)用除法,18÷6=3;(2)用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得出结论,可以放3盘;(3)用加法,用 6+6+6=18,可以放3盘;(4)用减法,18-6 -6-6=0,可以放3盘。 以前我们计算加法、减法、乘法时还可用竖式计算,大家想想,除法能不能用竖式来计算呢? 学生小组讨论:除法竖式怎样写? 引导学生表述除法竖式中每一步聚所表 示的含义。被除数18表示什么?另外一个18 是怎么来的?0表示什么意思? 根据学生的表述,讲解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除法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指出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意义。(板书:除法竖式的写法) 重点强调:0表示的意义。 【设计意图】除法竖式的写法及其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特别说明18是被除数,是要分的个数,而第二个18表示被分掉的个数,所以剩下的个数是0,表示正好分完,没有剩余,也为下一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做铺垫。 下面我们一起来按上面的方法,来填一填,完成下面的竖式,并试着说一说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2.搭一搭(一),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请同学们拿出13根小棒,用小棒搭正方形,看一看能搭几个。(用4根小棒可以搭一个正方形,这样可以搭3个正方形。) 13根小棒都用完了吗?(还剩1根。)这根小棒能搭成一个正方形吗?(不能。) 师引导:我们把这次搭正方形的过程完整地说一遍。(13根小棒,每4根小棒搭一个正方形,搭了3个正方形,还剩下1根小棒。) 师小结:这个过程我们也可以用除数来表示,但这个除法比以前学习的除数多了一个部分。这个部分是剩余,它的名字叫“余数”。 出示下面的算式,让学生认一认,想一想。 3表示什么意思?1又表示什么意思?它叫什么? 师提问:如果给你们14根小棒,能搭几个正方形?有没有剩余的小棒?你们能写出法竖式吗? 14÷4=3(个)······2(根) 如果给你们15、16、17、18、19、20根小棒,结果又会是什么呢?你们试着搭一搭,填一填。并完成教材第4页的表格。 学生做完后,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些算式,引导学生发现特点。 学生观察的结果可能有:(1)余数一会儿大一会儿小。(2)用16和20根小棒搭正方形时,没有剩余。(3)用13根小棒搭正方形时,余下1根,用14根小棒搭正方形时,余下2根,用15根小棒搭正方形时,余下3根,用17根小棒搭正方形时,又余下1根。用18根小棒搭正方形时,余下2根,用19根小棒搭正方形时,余下3根。可知,用13根小棒和17根小棒搭正方形时都余下1根,但它们的商不一样,一个是3,另一个为4.你们观察到最大的余数是什么?(是3.) 为什么不能为4呢?(因为4根小棒又能搭出一个正方形,就没有剩余了。) 师小结:这些算式有余数,我们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而且余数始终比除数小。 下面我们再用25根小棒和31根小棒搭一搭,并写出除法算式。 (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5页“练一练”的第1、2题,完成后集体订正。 出示教材第5页第3题。学生认真观察余数与除数。 师引导:想一想,这两题有没有错的地方。生回答:第1题的余数5比除数4大,说明还能再搭一个正方形,小棒没有分完。第2题的余数是1,比除数4小,所以正确。 3.搭一搭(二),学习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写法。 搭一个房子要用6根小棒,请同学们拿出16根小棒搭一搭,看看能搭出几个房子,还剩几根小棒,并把它用算式表示出来。 学生搭房子,并写下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16÷6=2(个)······4(根) 师引导:我们前面学习了除法可以用竖式来计算。那么,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能不能用竖式计算呢? 让学生认一认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并说一说各部分的意义。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让学生想一想: 12表示什么?(表示分去了12根小棒,搭了2个房子。) 12是怎么得来的呢?(“二六十二”,可以用乘法口诀。) 那商取1行不行呢?(不行,因为商取1后,还余下10根小棒,表示没有完全分完。) 商取3行不行呢?(不行,因为“三六十八”,而我们只有16根小棒,小棒不够。) 观察一下余数和除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余数比除数小。) 师小结:商与除数的乘积最接近16但又要小于或等于16.搭一个房子需要6根小棒,4根小棒不够搭一个小房子,所以4就是剩余的数,叫余数。 学生看教材第6页的“看一看,说一说”。 先让学生自由发言,再小组交流,最后由教师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试商是本节的难点,而本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写法及试商的初步方法。在试商的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商和余数的关系,反复引导学生观察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为后面学习更大的数的除法的试商打下基础。
巩固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7页“练一练”的第1、2题。做完后,让学生互相检查交流。再由教师集体订正。 2.让学生上黑板演示教材第7页第3题,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3.学生完成教材第7页第4题,然后师生对口令,并让学生说出思路。重点突出使用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及时发现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便教师有针对性的讲解订正。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
(2):
(3):
反思 在本节教学中,教师先以“同学们爱吃什么水果”为话题来吸引学生,在轻松的谈话中导入新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让学生通过“分苹果”来回忆除法的意义,为除法竖式的书写打下基础。最后结合除法的意义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对比中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及其各部分的意义。为有余数除法的竖式书写找到了突破口,并轻松突破难点。当然,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在练习中,把能整除的除法也写成有余数的除法,可见把能够整除的除法竖式和有余数的除法竖式都放在一课时内教学,稍显紧张,有一部分学生接受起来存在一定困难,可能需增加一节练习课。
板书 分苹果 认识除法竖式及其各部分的意义。 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