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四章第5节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
每节自检
一、单选题
1. 关于物质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物粒子与光子一样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所以实物粒子与光子是相同本质的物质
B.德布罗意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C.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具有波动性,即光子不仅具有能量还具有动量
D.粒子的动量越小,其波动性越不显著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质子、电子具有相同的动能,则它们的物质波波长相等
B.黑体辐射中,黑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越长
C.一个静止的钚核Pu自发衰变成一个铀核U和另一个原子核X,假设该反应没有射线产生,则X与铀核的动能之比为4:235
D.做光电效应实验时,当用某一频率的光入射,有光电流产生,若保持入射光的光强不变而不断提高入射光的频率,则饱和光电流强度减小
3. 2020年2月,中国科学家通过冷冻电镜捕捉到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与人体细胞表面ACE2蛋白的结合过程,首次揭开了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的神秘面纱。电子显微镜是冷冻电镜中的关键部分,它与光学显微镜相比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其原因是电子的物质波波长远小于可见光波长。在电子显微镜中,电子束相当于光束,通过由电场或磁场构成的电子透镜实现会聚和发散作用。其中的一种电子透镜由两个金属圆环M、N组成,其结构如图甲所示,图乙为图甲的截面示意图。显微镜工作时,两圆环的电势,图乙中虚线表示两圆环之间的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电势差相等)。现有一束电子经电压U加速后,沿着平行于两金属圆环轴线的方向进入金属圆环M。根据题目信息和所学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电子比可见光的波动性强,衍射更为明显
B.增大电子的加速电压U,可提升该显微镜的分辨率
C.该电子透镜对入射的电子束能起到发散作用
D.电子在穿越电子透镜的过程中速度不断减小
4.
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波长,人们把这种波称为物质波,也叫德布罗意波。如果有两个电子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且v1=2v2。则这两个电子对应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关系为( )
A.λ1∶λ2=1∶2 B.λ1∶λ2=4∶1 C.λ1∶λ2=2∶1 D.λ1∶λ2=1∶4
5. 关于电子的运动规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如果表现出粒子性,则无法用轨迹来描述它们的运动,其运动遵循牛顿运动定律
B.电子如果表现出粒子性,则可以用轨迹来描述它们的运动,其运动遵循牛顿运动定律
C.电子如果表现出波动性,则无法用轨迹来描述它们的运动,空间分布的概率遵循波动规律
D.电子如果表现出波动性,则可以用轨迹来描述它们的运动,其运动遵循牛顿运动定律
6. 下列关于光的本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关于光的本性,牛顿提出了“微粒说”惠更斯提出了“波动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综合他们的说法圆满地说明了光的本性
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指既可以把光看成宏观概念上的波,也可以看成微观概念上的粒子
C.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D.频率低、波长长的光,粒子性特征显著;频率高、波长短的光,波动性特征显著
7. 下列关于德布罗意波的认识,正确的解释是( )
A.任何一个物体都有一种波和它对应,这就是物质波
B.光的衍射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
C.电子的衍射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
D.宏观物体运动时,看不到它的衍射或干涉现象,是因为宏观物体的波长太大
8. 利用金属晶格(大小约10-10m)作为障碍物观察电子的衍射图样,方法是让电子束通过电场加速后,照射到金属晶格上,从而得到电子的衍射图样.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初速度为0,加速电压为U,普朗克常量为h,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说明了电子具有粒子性
B.实验中电子束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为
C.加速电压U越大,电子的衍射现象越明显
D.若用相同动能的质子替代电子,衍射现象将更加明显
9.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大小相同的钢球A、B,A球的质量大于B球的质量.开始时A球以一定的速度向右运动,B球处于静止状态.两球碰撞后均向右运动.设碰撞前A球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为λ1,碰撞后A、B两球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分别为λ2和λ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λ1=λ2=λ3
B.λ1=λ2+λ3
C.
D.
10.有关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个别光子只有粒子性,多数光子的作用效果才表现为波动性
B.光电效应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光的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
C.速度相等的电子和质子,电子的动量小,电子的物质波波长小
D.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具有波动性
二、多选题
11.根据物质波理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微观粒子有波动性,宏观物体没有波动性
B.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都具有波动性
C.宏观物体的波动性不易被人观察到是因为它的波长太长
D.速度相同的质子和电子相比,电子的波动性更为明显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关于物质波的表达式和中,能量和动量p是描述物质的粒子性的重要物理量,波长λ或频率v是描述物质的波动性的典型物理量
B.光电效应既显示了光的粒子性,又显示了光的波动性
C.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D.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比β射线要强
E.一个氘核()与一个氦核()聚变生成一个氦核()的同时,放出一个中子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α粒子散射实验是卢瑟福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重要依据
B.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深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C.根据波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减小
D.在核反应中,X是质子,这个反应过程叫做衰变
14.用极微弱的可见光做双缝干涉实验,随着时间的增加,在屏上先后出现甲、乙、丙所示的图像,则( )
A.图象甲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B.图象丙表明光具有波动性
C.实验表明光是一种概率波
D.在光的干涉条纹中,明条纹是光子能够到达的地方,暗条纹是光子不能到达的地方
15.关于物质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物粒子与光子一样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所以实物粒子与光子是相同本质的物质
B.电子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
C.粒子的动量越小,其波动性越易观察
D.粒子的动量越大,其波动性越易观察
三、解答题
16.请思考:量子论关于能量的观点与经典物理学的观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图,与同学们交流体会。
17.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波长是,式中是运动物体的动量,是普朗克常量,人们把这种波叫作德布罗意波.现有一个德布罗意波长为的物体1和一个德布罗意波长为的物体2,二者相向正撞后粘在一起,已知,则粘在一起的物体的德布罗意波长为多少?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四章第5节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A C C C B D B
二、多选题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D ADE AB ABC BC
三、解答题
16.量子论认为能量是一份一份的进行辐射或吸收;经典物理学认为能量是连续变化的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