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万有引力定律(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2万有引力定律(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27 08:5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7.2 万有引力定律
一、单选题
1.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万有引力常量的单位,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
A.N·m/kg2 B.m3.s2/kg C.N·m2/kg2 D.m3/(kg·s2)
2.关于天体运动的规律和万有引力的发现历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行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速率是变化的,离太阳越远,运行速率越大
B.两物体间的距离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
C.卡文迪许首次在实验室中比较准确地得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D.只有天体之间才存在万有引力
3.测定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卡文迪许 C.开普勒 D.亚里士多德
4.已知地球半径为R,将物体从地面发射至离地面高度为h处时,物体所受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则h为(  )
A.R B.2R C.R D. R
5.牛顿说:“假如我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关于牛顿对物理学的贡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伽利略和笛卡尔的工作基础上,牛顿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B.牛顿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低速、宏观、弱引力的物体,都可以用实验验证
C.笛卡尔最先提出了“动量”的概念,牛顿用质量和速度的乘积修正了这一概念
D.胡克、哈雷等认为行星绕太阳运动是由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牛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6.如图所示,两个半径分别为r1=0.40 m,r2=0.60 m,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球质量分别为m1=4.0 kg,m2=1.0 kg,两球间距离为r0=1.0 m,则两球间相互引力的大小为(  )
A.6.67×10-11N B.大于6.67×10-11 N
C.小于6.67×10-11 N D.不能确定
7.在经典力学发展过程中,很多物理学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哥白尼是地心说的支持者
C.开普勒在第谷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验观测,总结出行星运动的规律
D.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并规定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和单位
8.如图所示,地球半径为R,一颗质量为m的卫星在地球表面所受万有引力的大小F1,该卫星进入轨道半径r=2R的圆形轨道运行时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2,则F1:F2等于(  )
A.1:2 B.2:1 C.1:4 D.4:1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得了引力常量
B.根据表达式可知,当r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
C.在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出的表达式中,k是一个与中心天体有关的常量
D.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
10.以下是物理学中的四个实验装置或仪器,由图可知这四个实验或仪器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
A.极限的思想方法 B.放大的思想方法
C.控制变量的方法 D.猜想的思想方法
11.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A.英国物理学家笛卡儿在实验室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被称为“称量地球重量”的人
B.牛顿对引力常量G进行准确测定,并于1687年发表在其传世之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
C.牛顿做过著名的“月—地”检验来证明重力和星体间的引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D.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是开普勒在自己观测记录的基础上整理和研究出来的
12.在物理学建立、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普勒根据自己多年的观测数据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卡文迪什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牛顿因为测定出了引力常量G的大小,因此被誉为第一个称量地球的人
D.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使用了“月-地检验”
13.2021年2月24日,“天问一号” 探测器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并于5月15日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若火星半径为R,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着陆前质量为m的“天问一号” 距火星表面高度h,则此时火星对“天问一号”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
A. B. C. D.
14.设太阳对行星的万有引力大小为,太阳与行星间的距离为,则与的关系为(  )
A.与成正比 B.与成反比 C.与成正比 D.与成反比
15.两个质量均匀的球体相距较远的距离,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若它们的质量不变、距离减小为原来的倍,则它们间的万有引力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16.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是和,它们相距为r时,它们之间的引力为F。则:
(1)把改为2,其他条件不变,则引力为_____________F;
(2)把r改为2r,其他条件不变,则引力为____________F。
17.历史上第一个在实验室里比较准确地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_________(填:“牛顿”、“伽利略”、“卡文迪许”或“胡克”),万有引力常量_________(填写国际单位)。
18.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___提出了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上和地下一切物体运动的普遍规律,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综合.
三、解答题
19.(1)太阳系中行星运行的轨道大都接近圆,试用万有引力定律推导: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径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且只有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
(2)木星是绕太阳公转的行星之一,而木星的周围又有卫星绕木星公转.如果要通过观测求得木星的质量需要测量哪些量?试推导:用这些量表示木星质量的表达式.
20.火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火星质量大约是地球质量的,那么:
(1)地球表面上质量为的宇航员在火星表面上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若宇航员在地球表面能跳高,那他在火星表面能跳多高?(在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取)
21.月球及人造卫星绕地球的运动可认为是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周期;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和周期分别为,,试根据以上数据分析说明: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规律同样适用于行星与它的卫星。
22.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匀的小球,质量为m,半径为r,两球之间用细杆AB相连,AB长度也为r。某同学认为两球之间的万有引力该同学的看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2页,共2页
参考答案:
1.D
2.C
3.B
4.A
5.B
6.A
7.C
8.D
9.C
10.B
11.C
12.D
13.A
14.D
15.C
16. 2
17. 卡文迪许
18.牛顿
19.(1)证明略;(2) ,所以测量木星的卫星绕木星作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与周期
20.(1) (2)
21.说明过程见解析
22.该同学看法不正确,理由见详解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