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抛体运动的规律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4抛体运动的规律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27 09:1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5.4 抛体运动的规律
一、单选题
1.在某次摩托车极限运动比赛中,一赛车手驾驶摩托车(可视为质点)从高台以某一速度水平飞出,恰好飞到一侧的斜坡顶端,且摩托车的速度方向刚好沿斜坡方向向下,其运动模型简化如图所示.已知斜坡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为,斜坡顶端与高台之间的宽度为,重力加速度取,,,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托车运动到斜坡顶端时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上的速度之比为3:4
B.斜坡顶端到高台平面的高度差为10m
C.摩托车飞离高台时的速度大小为10m/s
D.摩托车到达斜坡顶端时的速度大小为m/s
2.微风习习,眼前是如镜的湖面,有三位游客站在湖前扔小石子。图为石子抛出的简化图,x轴在水平地面内,y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沿水平方向抛出的三个小石子a、b、c的运动轨迹,其中b和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  )
A.a的初速度可能等于b的初速度 B.a与地面接触瞬间的速度一定最大
C.b的飞行时间比c的长 D.a的飞行时间比b的短
3.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的A点以速度v0平抛一小球,经t1时间落到斜面上B点处,若在A点将此小球以速度0.5v0水平抛出,经t2时间落到斜面上的C点处,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AB∶AC=2∶1 B.AB∶AC=4∶1
C.t1∶t2=4∶1 D.t1∶t2=∶1
4.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30°,顶点A离水平地面高度。将一小球从底端C的正上方D点以v1=3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小球恰好落到A点。若将小球从D点以初速度v2水平抛出,恰好落到斜面的中点O,取g=10m/s2,则v2的大小为(  )
A.1.5m/s B.1.2m/s C.1m/s D.
5.轰炸机在某一高度匀速水平飞行,在离目标水平距离为x时投弹,可以准确命中目标;若使轰炸机飞行的高度减半,飞行速度也减半,要求仍能准确命中目标,不考虑任何阻力,则飞机投弹时离目标的水平距离应为(  )
A. B. C. D.
6.2021年9月2日,第八批在韩志愿军烈士的遗骸回归祖国,运送烈士棺椁的运专机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以“过水门”最高礼遇迎接志愿军烈士回家,以表达对英烈的崇高敬意。如图所示,仪式中的“水门”是由两辆消防车喷出的水柱形成的。两条水柱形成的抛物线对称分布,且刚好在最高点相遇。若水门高约,跨度约。重力加速度g取,忽略空气阻力、消防车的高度和水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则(  )
A.水喷出后经过约到达最高点
B.在最高点相遇前的瞬间,水柱的速度约为0
C.水喷出的瞬间,速度水平方向分量约为
D.两水柱相遇前,水做变加速曲线运动
7.2021年9月13日,在美国网球公开赛女双决赛中,张帅/斯托瑟以2:1战胜美国组合高芙/麦克纳利,获得冠军。如图所示是比赛中的一个场景,网球刚好到达最高点且距离地面时张帅将球沿垂直球网方向水平击出。已知球网上沿距地面的高度为,击球位置与球网之间的水平距离为3m,与对面边界的水平距离取15m,g取,不计空气阻力。若球能落在对面场地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击出时速度越大,飞行的时间越长,飞行的距离越大
B.球被击出时的最小速度为
C.以最小速度将球击出,落地时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30°
D.球被击出时的最大速度为
8.一城市绿化酒水车停在路边,其横截面积为S的水龙头喷嘴持续水平喷出速度恒定的水流。水流从刚离开喷嘴到落地经历的时间为t,水流落地点与喷嘴的连线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为.忽略空气阻力及水滴在空中运动的细微差别,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流刚离开喷嘴时的速度为 B.空中水柱的水量为
C.水流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为 D.水流落地时的速度为
9.如图所示,把石块从高处抛出,初速度大小为v0,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0﹤θ﹤90°),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为h,石块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若空气阻力可忽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块速度的大小不变,速度方向时刻发生变化
B.石块加速度的方向一定沿轨迹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
C.石块的加速度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D.石块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10.如图,两位同学同时在等高处抛出手中的篮球、,以速度斜向上抛出,以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当到达最高点时恰与相遇。不计空气阻力,、质量相等且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相遇时的速度一定为零 B.从抛出到相遇、动量的变化量不同
C.从抛出到最高点的时间为 D.相遇时的速度一定为零
11.某次实验中,实验员让一小钢珠(视为质点)以大小为2.4m/s的初速度从楼梯上水平飞出,研究其运动轨迹。已知每格楼梯长25cm,高15cm,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不计空气阻力,则小钢珠第一次落在(  )
A.第二格 B.第三格 C.第四格 D.第五格
12.如图所示,某同学正在进行投篮训练。已知篮球出手点到地面的距离为h=1.8 m,篮筐到地面的距离为H=3 m,出手点到篮筐的水平距离为L=4.2 m。若出手时篮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3°,且能直接进入篮筐,则出手时篮球的速度大小约为(,sin 53°=0.8,cos 53°=0.6)(  )
A.5.6 m/s B.7.4 m/s C.8.4 m/s D.9.0 m/s
13.如图,在斜面顶端以不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几个小球,所有小球均落在斜面上。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的运动时间与初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B.所有小球落到斜面上时的速度方向均不相同
C.所有小球的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之比均不相等
D.小球从抛出到离斜面最远的过程中,竖直位移为总竖直位移的
14.在“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的实验中,如果小球每次从斜槽滚下的初始位置不同,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不同
B.小球每次做不同的平抛运动
C.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每次均不同
D.小球通过相同的水平位移所用时间均不同
15.如图所示,在一段封闭的光滑细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由蜡做成的小圆柱体R。R从坐标原点以速度v0=1cm/s匀速上浮的同时,玻璃管沿x轴正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出某时刻R的x、y坐标值分别为4cm和2cm,则小圆柱体.则红蜡块R的(  )
A.此时刻速度大小为cm/s
B.此时刻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成45°角
C.该过程位移大小为6cm
D.该过程路程大小为cm
二、填空题
16.图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时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是边长5cm的小方格,则闪光的频率为______Hz;小球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m/s,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7.一网球运动员在离开网的距离12m处沿水平方向发球,发球高度为2.25m,网的高度为0.9m。若网球在网上0.1m处越过,则网球的初速度v0=____m/s。(取g=10m/s2,不计空气阻力)
18.从5m高处将小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小球落至水平地面,在此过程中小球的水平位移为5m,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则小球在空中的飞行时间为______s,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m/s。
三、解答题
19.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在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冬奥会上跳台滑雪是一种勇敢者的滑雪运动,运动员穿专用滑雪板,在滑雪道上获得一定速度后从跳台飞出,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后着陆。现有某运动员从跳台A处沿水平方向飞出,速度大小,在斜坡B处着陆,如图所示。斜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不计空气阻力,取,,。求:
(1)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时间t;
(2)斜坡上A、B之间的距离s;
(3)运动员在何时离斜面最远?
20.如图所示,传送带倾斜放置,与水平面的夹角,传送带的长度L=7.25m,传送皮带轮以v=15m/s的恒定速率逆时针转动。一质量m=1kg的物体(可看成质点)以大小的初速度从A点水平抛出,恰好从传送带的最高点B沿着传送带传动方向滑上传送带。已知物体与皮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sin37°=0.6,cos37°=0.8,g取。求:
(1)物体抛出点A距传送带最高点B的竖直高度h;
(2)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已知)(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1.北京冬奥会马上就要召开了,喜欢滑雪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如图所示,一山地滑雪运动员从点水平滑出后,恰好落在一倾角的直赛道的点,并恰好无碰撞的沿赛道滑下,已知间的高度差,间的高度差,滑雪板与赛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运动员可视为质点,运动中所受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取,,。求:
(1)运动员从点滑出的速度;
(2)运动员从点飞出到滑到点所用的时间;
(3)点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22.如图所示,一小滑块自平台上水平抛出,恰好落在一倾角为的固定斜面顶端,并刚好沿斜面下滑(与斜面无碰撞)。已知斜面顶端与平台的高度差,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求:
(1)滑块水平抛出的初速度的大小?
(2)若斜面顶端高,则滑块离开平台后经多长时间到达斜面底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B
4.B
5.A
6.A
7.C
8.B
9.C
10.D
11.B
12.B
13.D
14.C
15.A
16. 10 1.5 2.5
17.24
18. 1 5
19.(1)3s;(2)75m;(3)见解析
20.(1);(2)
21.(1);(2);(3)
22.(1);(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