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辛亥革命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辛亥革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1-14 09:0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 第8课 辛亥革命学习目标: 1.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
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 知道辛亥革命发生的过程及相关事件,使学生学习革命志士为振兴中华英勇奋斗、壮烈献身的 革命精神和牺牲精神。列强侵略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开明人士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孙中山 孙中山名文,号逸仙,因曾用过中山樵的名字,此后以孙中山著称于世。1866年出生在广东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受其大哥孙眉资助到香港西医书院读书,毕业后成为一个高明的医生,但后来他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从此放弃了医生的职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的主张,遭到拒绝。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才能够拯救中国。革命团体、革命政党的建立创办兴中会时间:地点:性质:奋斗目标:1894年檀香山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华兴会光复会共进会日知会文学会兴中会总会革命团体、革命政党的建立建立同盟会时间:地点:性质:革命纲领:1905年8月日本东京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及其机关报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核心推翻清政府统治 推翻君主制 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解决土地问题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同盟会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解 释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浙皖起义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墓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萍浏醴起义1906刘道一第一次失败浙皖起义1907秋 瑾徐锡麟失败失败失败镇南关起义1907孙中山黄 兴黄花岗起义1911孙中山黄 兴影响最大二、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起义军迅速占领楚望台军械库,夺取枪支弹药。接着,起义军又攻占了汉口和汉阳。二、武昌起义过程(1911年10月10日)占楚望台军械库-攻总督衙门-
占武昌-占汉口、汉阳爆发—武昌起义北京★武昌武昌起义后全国
15个省宣布独立武昌起义后,各省响应,清政府土崩瓦解武昌起义后,各省响应,清政府土崩瓦解三、中华民国成立时间:1912年1月1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地点:南京  五色旗
由临时参政院通过,采用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国旗。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袁世凯垂钓于洹水之上,貌似“隐居”,确仍遥控着北洋军清宣统帝
爱新觉罗·溥仪 袁世凯在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五、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及原因 1、帝国主义的支持
2、袁世凯的两面三刀
3、立宪派和旧官僚的进攻
4、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性和软弱性四、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或者在多大数程度上达到了。辛亥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根本目的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直接目标成功的一面: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的一面: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酝酿兴中会
同盟会1905
日本东京
驱除达虏,恢复中华
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族、民权、民生)
爆发 武昌起义 1911.10.10
成果 中华民国成立 1912.1.1
结局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历史意义 辛 亥 革 命性质     成果     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