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变化
1.曲折落寞的苏联
2.迷惘剧变的东欧
3.突破发展的中国
1、苏联的发展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材料一 德军破坏了1700座城市,7万座村庄,六万五千公里铁路,三万座工厂但在第四个五年计划之后,1950年苏联工业超越了战前水平,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5年中,国家3次降低日用工业品零售价格,在城市和工人区修建住宅1亿多平方米,在农村建房270万所。文教科技事业也有较大发展。推行了十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文盲,并且国家修建了多座顶尖大学。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苏共兴衰轨迹》
(1)苏联在国民经济,国防事业等方面取得了的巨大成就。
材料二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
——丘吉尔
苏联到50年代,问题暴露了出来。虽然工业发展很快,从1913年到 1950年增加了12倍,但是农业却徘徊不前,只提高了40%……城市中,副食供应不足,多数消费品质量低劣。农村情况更差。
(2)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改变,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徐天新《平等、强国的理想与苏联的实践》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原苏联领导人。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他只有小学四年级的文化水平做事简单粗暴被称为“鲁莽的改革家”。
赫鲁晓夫改革
2、苏联的改革
赫鲁晓夫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就如他的墓碑一样黑白分明,毛泽东也曾经形象的说过,赫鲁晓夫两条腿走路,一条腿勇敢的迈向新时代,另一条腿却没有离开地,陷入了旧时代的泥滩之中。
政治:平反冤假错案,改革干部制度。
赫鲁晓夫改革
(1)主要内容
2、苏联的改革
赫鲁晓夫上任以后,并平复了大量的冤假错案。无数无辜流放到西伯利亚的人们得以返回他们深爱着的家乡,2000万受害者恢复名誉,从哈萨克斯坦开往莫斯科,列宁格勒的列车上,挤满了成片刚刚剃干净胡须,换上新衣服鬓发皆白的未老先衰者。而车站月台和出站口,无数对夫妻,父子,母子喜极而泣,紧紧相拥,旁观者也是潸然泪下。
苏联仍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总路线
苏共中央已认识到了农业的落后,要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
我当过工人,那时候没有社会主义,可有土豆;如今社会主义建成了,土豆却没有了! ——赫鲁晓夫
2、苏联的改革
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
狂飙猛进的玉米运动
1959年被胜利冲昏头脑(当时苏联农业大丰收)的赫鲁晓夫,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肉类指标,各州委纷纷竭泽而渔,甚至去别州抢购宰杀奶牛。
亲爱的国民们……解决农业困境的唯一出路就是发展畜牧业,玉米的奇迹效应无疑是解决该问题的良药,玉米能够使农庄像插了翅膀一样飞腾起来。我们改革的目标是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政治:平反冤假错案,改革干部制度
赫鲁晓夫改革
(1)主要内容
经济: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
售制改为收购制。
(2)评价
效果: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
局限: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打破了个人崇拜(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但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
2、苏联的改革
在这一个时期,苏联可以轻松的发射人造卫星上天,但是人们却为了明天的面包发愁。
勃列日涅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秉性保守,习惯于因循守旧,最怕重大的变革和转折,有人称他为“妥协能手”。同时他特别喜欢自己给自己颁发勋章,他的葬礼上勋章需要四十四个人抬。并且他会见外国领导人时,喜欢亲吻礼,被称为恐怖之吻。
2、苏联的改革
有人这样描述苏联的窘境:“苏联的火箭可以以惊人的准确性找到哈雷彗星并飞上火星,其宇宙飞船可以遨游太空,但其汽车却缺乏足够动力,故障频出并且耗油惊人;许多家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以至于苏联人开玩笑说本国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
▲内容(前期)
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
▲内容(后期)
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最后,戈尔巴乔夫决定把火车拆了,到有铁轨的地方再拼装起来。于是苏联解体了。
“赫鲁晓夫把苏联搞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搞僵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搞没了”。
▲内容
①经济领域: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②政治领域: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结合上述观点阅读教材,归纳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
3、苏联的解体 戈尔巴乔夫改革
成效甚微
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裂主义随之兴起。
1991年苏联解体。(国家分裂,制度背离)
(1)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2)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3)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学习探究】苏联解体的原因
东欧各国在苏联帮助下建立了人民民主国家。各国着手恢复国民经济。
斯大林神化为政治符号
一些东欧国家希望摆脱苏联控制,通过改革,走自己独立发展道路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二战后东欧国家的改革(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末)
南斯拉夫 其余国家 波兰 民主德国
改革内容 社会主义自治, 改革成效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发展迅速 经济发展水平居东欧之首
改革虽然有一定成效,但都没有真正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东欧国家一直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在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过程中又迷失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发生了剧变。
——教材122页学习聚焦
领导人迷失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共产党领导地位。
20世纪80年代苏联鼓励东欧进行改革和西方和平演变影响下,
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改革和剧变
学习聚焦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历史发展大势,前途光明。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号兴复
三、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发展
——前途是光明的
时期 内容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1954年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1956 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1956年之后,中国进入全面的大规模的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取得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
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
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前途是光明的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后,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二位。
2018年,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30%,
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
二、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前途是光明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发展
社会主义的变化和发展
1.曲折落寞的苏联
2.迷惘剧变的东欧
3.突破发展的中国
虽然一些国家的社会主义遭到严重挫折,但是中国人民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变得更加坚韧,即便身边的战友日渐稀少,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脚步愈发坚定,经历百年苦难,中国就凤凰一般浴火重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历史发展大势,前途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