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世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恐龙,初步了解恐龙的种类、习性和生活环境,运用线描写生等形式,大胆表现恐龙造型和故事。
过程与方法:
学生尝试运用自主、合作学习方法学习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观察、思考、交流,继而根据资料和自 己的想象,大胆运用线条表现恐龙的造型和故事,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
情感态度就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关注、热爱、保护自然的情感自然生成,渗透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优势:
(1)大多数学生喜欢上美术课,同时对恐龙有浓厚的兴趣,乐于表现;
(2)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有一定的线条和造型表现的基础和能力;
(3)学生初步尝试过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并体验到学习与创作的乐趣。
不足:
(1)基于中年级段的学生年龄特点,观察、认知、表现、创造能力有限;
(2)学生对构图的完整性,写生的方法,线条流畅、疏密程度的把握等基本美术知识、技能掌握不够;
(3)多数学生对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比较生疏;
(4)学生对自然界的关注度还有限。
重点难点
重点:
尝试运用线描写生的形式表现恐龙世界的故事,培养学生组织画面的能力。
难点:
学习运用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尝试表现恐龙外形、动态、生活环境。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引入:(设问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
1.提问:
⑴你们喜欢恐龙吗?请介绍一、两种。
⑵想知道有关恐龙的哪些知识呢?(学生思考,提出问题:恐龙生活年代、生活环境、灭绝时间、灭绝原因、何时发现?…)
2.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带着问题,走进神奇的恐龙世界里,了解有关恐龙的更多的知识。板书:《恐龙世界》
活动2【讲授】二、新授:(指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学习方法学习知识;多种教学活动突破教学重、难点。)
1.介绍资料:(通过活动交流课前准备,组织学习资源。)
学生之间互相介绍各自课前收集的恐龙的各类资料。(学生将收集到的恐龙的资料初步了解,为分类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2.自主、合作学习:
⑴资料分类:(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分成立体玩具组,图书、图片组,文字资料组。(学生按组将自己收集的恐龙资料进行分类。)
⑵自主、合作学习:(运用观察法,认识不同种类的恐龙,了解其生活环境,重点抓住不同恐龙的特征。实践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
①先找到你感兴趣的恐龙,再观察、思考、自学、交流:(学生看一看,找一找恐龙有哪些种类,按提示思考、学习、交流。)
A.这只恐龙叫什么名字?
B.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C.它身上的斑纹是什么样的?
D.它有什么样的生活习性
E.它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②反馈:(小组交流,突破教学难点。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学生出示几种恐龙的资料,并加以说明。(学生介绍恐龙,训练综合、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3.完善知识:(巩固知识,为创作铺垫)
观看影片,了解神秘的恐龙世界:《侏罗纪》观察恐龙的不同种类和生活环境。(学生观看,复习知识)
4.板书演示:(指导选材、构图、表现恐龙的创作方法。突破教学重点。)
恐龙由于生活习性等原因,身体外形相差很大。今天教师用线描的形式,表现一只食草类恐龙——雷龙
⑴外形:先观察,再表现。从头、颈、身体、四肢、尾巴……
⑵背景:地面、植物、远山......
⑶完整板书:看,又来了几只恐龙。(学生观察,了解多种绘画技法)
⒌ 欣赏、构思:(指导构思,开阔思路,为创作铺垫。)
⑴喜欢哪幅作品?(学生欣赏书上学生作品,从造型、线条、构图、背景等方面分析、构思)
⑵什么表现形式?
⑶你想怎样表现恐龙?
⑷反馈:
活动3【活动】三、创作:(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大胆用线描形式表现恐龙世界。)
1.表现要求:(明确创作要求,为创作、评价铺垫)
⑴选自己最喜欢的恐龙进行表现。
⑵注意构图、造型及线条的变化。
2.辅导巡视:(学生创作。选定恐龙、构图设计)
引导学生注意线条疏密,画面设计丰富、生动。
活动4【测试】四、展评:(指导学生欣赏评价方法,巩固知识,培养多方面能力。)
1.展示:学生评价
⑴自评:介绍恐龙种类、生活环境,设计意图。(学生交流对作品的认识)
⑵他评:构图充实饱满,造型生动形象,线条疏密得当……
2.小结:教师评价
活动5【作业】五、拓展:(引导学生形成保护自然的意识。)
1.播放录像片:从恐龙的灭绝,引申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学生欣赏、思考、表达。)
2.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